【政治】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0889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政治】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政治】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政治】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政治】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 2014-2015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题 2 分,总分 70 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而形成的,回答 12 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

2、水、火、气、土等形态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4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在生活上,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A.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经验时

3、,经常讲:“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 ”据此回答 67 题6.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骛远”是指: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不切实际的幻想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2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7.上述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要告诉我们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爱因斯坦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回答 89 题:8.“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是指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

4、.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9.“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说明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C.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10.中国气象局日前印发的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2015 年,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将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且有降水形成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气象干预措施,消减雾霾,清洁空气。这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依据 人工影响天气的活动是有意识有

5、目的的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够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必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A. B. C. D.11.近期有很高死亡率的埃博拉疫情在非洲肆虐。根据目前的调查,埃博拉病毒很可能是因动物携带的病毒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人体造成的。这给我们的警示是:A.人能认识和改造规律 B.人最终能战胜自然C.人要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D.人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12.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毁林开荒,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生态灾难。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人们不择手段对大自然过度索取,造成了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物种减少等生态灾难,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这启示我们A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人们要积极地

6、改造客观世界,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C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 D人们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313.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而已” 。这说明A.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B.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不同的C.神鬼概念是对事物虚幻的扭曲的反映 D.神鬼观念是人凭空想出来的14.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有一句经典名言:“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这表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认识具有

7、反复性追求真理是无止境的 认识具有无限性A. B. C. D.15.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但是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而言,它又有静止的一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下列能够体现这一哲学道理的是:航天员太空行走,飞船无明显位移 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自古及今,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A. B. C. D.16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 2000 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

8、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17.“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一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18.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永恒使命。关于真理和认识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认识是不断变化的,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真理属于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A

9、B C D419.“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 B. C. D.20.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 。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21右图漫画坚持原则表明 A正确的认识产生于争论之中B对同一事物人们很难有共识C人们立场、

10、观点不同,认识往往不同D受知识水平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22.以往台湾改良水果注重提高甜度,水果以甜而多汁著称。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台湾的科研人员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水果回到合理的“糖酸比” ,使菠萝、释迦、葡萄等当地优质水果带有一定酸味,以扩大销路。这表明认识总是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 认识决定于实践并始终落后于实践认识始终受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A. B. C. D.23.亚里士多德从人的自然发展角度,即从人由身体、情感到理性的自然发展过程来思考教育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从人与社会联系和交往来思考教育问题。两者虽有不同,但都基于对教育对象

11、-人的尊重。他们思考的角度表明:A.教育应该反映客观世界 B.教育应该解释客观世界C.教育应该推动客观世界发展 D.教育应该改造客观世界24.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 ,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5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A B C D25.我国地

12、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B. C. D.26.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A.人的主观随意性 B.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C.真理的条件性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27.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挤压孩子的休息时间,不管孩子是否感兴趣,强迫孩子参加各类课外补习班,结果往

13、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认识活动,外来的干预不利于学习的进步学习是以生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学习效果受到生理条件的制约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课外补习不利于学生成长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保证学习效果A. B. C. D.28.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

14、代的烙印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A. B. C. D.629.国画的“写意” ,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意识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 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A. B. C. D.30.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 100 分,就奖励你 100 块钱”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

15、了。 “德西效应”启示家长们:A.既要注重物质条件,更要运用精神条件 B.既要关注外部条件,更要把握内部条件C.既要认识有利条件,更要重视不利条件 D.既要把握间接条件,更要重视直接条件31.“螃蟹效应”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篮来装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因为相互扯后腿就没有一只能爬出来了。破解“螃蟹效应” ,对建设高效团队的启示有:要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 要重视关键部分的决定性作用要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要坚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A. B. C. D.32.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 ”这说明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33.3D 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黏合材料为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