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0260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政治】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政治】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政治】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政治】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吉林一中吉林一中 2015-2016 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期中考试试题(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第 16 届亚洲杯足球赛于 2015 年 1 月 9 日至 31 日在澳大利亚五个城市成功举办。亚洲杯虽然结束了,但亚洲杯掀起的文化热潮却愈演愈烈,在澳大利亚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都可以领略到人们唱歌、跳舞、绘画、演奏的风采。这说明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C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 “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 其实, “伙伴

2、”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 。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 ,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3 一代可以造就富翁,三代才能熏陶出绅士。经济腾飞一代人就可以实现,而文化积累却需要三代人的努力。这表明A文化发展总落后于社会发展B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而逐步培养出来的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4 160 多年来, 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

3、 20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 D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5 “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2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传承性A B C D6 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

4、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 ,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 B C D7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主义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这一目标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

5、要因素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物质力量A B C D8 “一个只能出口机器设备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 。这一观点启示我们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积极地向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A B C D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通过历史图片、文物、油画、景观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以及文字材料展示了自 1931 年 9 月至 1945 年 8 月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增强人民都只提供了重要基地。这表明A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 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C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D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

6、精神世界10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下列关于它们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A B C D11英国人认为,人应该随时保持绅士风度,所以与人讲话时总会刻意保持一段距离,而3阿拉伯人认为朋友之间应该亲密无间,所以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会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这说明了A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12近年,网络语言、游戏、情感等网络文化正悄无声息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由

7、此可见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人们对文化的接受程度是消极被动的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最主要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主要是因为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D只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14 “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就扶不起来了。 ”充满正能量的央视春晚小品,引发了国人的共鸣。 扶不扶小品之所以能引发国人共鸣,是因为优秀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

8、感召力 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 15近年来,我们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 。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 B C D16 “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 ”从文化视角看,这句话表达了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尊重文化的多

9、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4A B C D17 “广场大妈”在公共场所或小区跳集体舞,是当今中国城市里的一个文化娱乐现象。美国华人集中的地方,也有广场大妈。从中国来的新移民,很自然把这种结合娱乐、社交和运动为一体的“广场舞” ,介绍到美国来。他们的活动地方,大多在公园里。2014 年 7 月7 日纽约的广场大妈一早到公园播放歌曲,跳健身舞,遭到公园附近居民投诉,后被美国警察铐走。广场大妈:在美国和中国的不同命运说明应了解对方民族的行为规范,以便真正做到入乡随俗 既要认同本民的风俗习惯,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 要积极

10、接纳对方的优秀文化,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尊严A B C D18商业贸易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可以 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加以交流 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A B C D19下列对传媒认识正确的是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失去作用 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传媒手段 A B C D20 “烽火

11、狼烟” 、 “晨钟暮鼓” 、 “驿寄梅花” 、 “鸿雁传书” ,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够看到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多种手段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大众传媒总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A B C D21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 ,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5技术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A B C

12、D22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应该是思想的潜移默化而不是模式的简单输出。在文化交流和贸易中,不要把对方当成异类、当成敌人,要解疑释惑。这就是文化的功能,也是文化的责任。材料告诉我们要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 要接纳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要尊重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A B C D23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A每次社会变革,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艺工作者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会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24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杜甫提倡文字创作要努力学习屈原、宋玉的作品。不要步齐梁诗风,一味讲求辞藻华丽的后尘,这说明文化发展要注意文化的独立性 文化的传承性 文化的创新性 文化的时代性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