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5956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历史】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历史】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历史】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历史】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2016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但版上由两位作者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加了这么一句话:“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A.第一国际的瓦解 B.马、恩革命运动的实践C.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D.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2毛泽东主张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 ,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我们说:请看事实 。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2、 D解放战争时期31925 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 年 9 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4有学者指出,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并罗列论据有: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可见,该学者认为伯里克利改革对雅典民主的“发展”表现为( )A民主基础的扩大 B对一般民众的讨好C阶级矛盾的缓和 D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5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这意味着( )A. 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B. 英国领事享有对

3、南京条约的解释权C. 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2D. 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6下图是某纪念馆的标识,下列文物、文献最适合入选该馆的是( )北纬 38°线标志牌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被拆除的柏林墙残体 上海合作组织宣言A. B. C. D.7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在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英国的历史发展走了一条和平、渐进的道路,它首先把专制制度转变为贵族寡头制,然后再把贵族寡头制改造成民主政治。英国以和平方式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事件8 年光荣革命1689 年权利法案 1832 年议会制度改革A. B. C. D.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

4、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 年第二次发生于 1911 年第三次在 1949 年”材料中三次“革命”分别对应的是确立B.皇帝制度确立 临时约法的颁布 共同纲领的制定C.秦的统一 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解放战争的胜利D.秦的统一 辛亥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9 “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 ”该会议的召开(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310在雅

5、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 )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11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联合国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贸总协定A B C D12某国际组织成立于 20 世纪 90 年代, “它内部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很大,是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它有大国的主导,大国

6、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地位,为它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它的显著特点。 ”该组织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亚太经合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 D欧洲联盟131949 年春夏,刘少奇在视察天津的时候说:“工人政治解放,还不能完全不受剥削,不是愿意不愿意,而是做不到。现在是资本家太少,而不是太多。工人的痛苦不是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在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 ”刘少奇说这番话的主要意图是( )A利用私人资本恢复国民经济 B义经济 14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白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白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化年间,白银大量流入我国,民间

7、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 B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 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15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1619 世纪中期英国首相迪斯累利在其著作西比尔对他所在时代描绘道:“(它们好像)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

8、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 ”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与新教水火不容 B.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C. 19 世纪中期东西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C列宁已经认识到 8 日晚上 8 时,央视一套在全国首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剧本主要从 1976 年毛泽东同志逝世 27 天后开始写起,直到 1984 年 10 月1 日,邓小平在天安门城

9、楼上检阅国庆游行队伍。可以作为剧中邓小平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互依存19离,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A马克思反对皇权主义 B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C小农人数众多却互不来往 D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20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 ,描述一个美国家庭 抵制“0 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可阻挡的潮流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21历史学家钱穆以为, “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

10、,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彩陶画与汉赋 B话本与小说C唐诗与风俗画 D楚辞与文人画22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 ;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如 。题干中划线内容很可能是( )A辛亥革命取代戊戌变法 民国与清朝B戊戌变法取代洋务运动 “预备立宪”与戊戌变法C民国取代清朝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D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23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

11、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说明文艺复兴( )A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 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24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6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 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 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 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25清初某思想家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D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26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 ,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