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福州第十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5944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福建省福州第十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福建省福州第十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福建省福州第十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福建省福州第十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福建省福州第十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福建省福州第十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福建省福州第十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福州第十三中学福州第十三中学 2015-2016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抽查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抽查高三历史高三历史满分:100 分 时间:75 分钟第卷 选择题(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 某国政府重视贵重金属,除立法禁止输出金、银外,还规定外国商人前来贸易时,须以金、银支付货款。为振兴经济,又取消国内贸易障碍,已建立单一市场,并补贴本国商品奖励出口,同时还限制殖民地仅能与母国贸易。某国是指A十五世纪的荷兰 B十七世纪的法国C十九世纪的日本 D二十世纪的英国2. 以

2、下是两则有关罗马帝国时代的资料:资料甲:“罗马前期皇帝甚少主动采取影响全帝国的措施,通常于地方社群或个人要求后才作回应。皇帝与人民的接触最主要的模式为要求与回应 。 ”资料乙:公元 112 年小亚细亚总督普林尼写信向罗马帝国图拉真请示如何对待基督徒。图拉真回复:“你处理基督徒的方式很正确;要规定一个普遍原则,以为处理这类事的标准是不可能的。 ”比较两则材料,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合理的A两者角度不同,甲是整体的概论皇帝所为,乙是一则皇帝作为的具体例证B两者观点不同,甲说明罗马皇帝角色较为消极,乙凸显皇帝角色较为积极C两者可以印证,甲有关罗马皇帝的分析论点能从乙的具体实例中得到支持D两者可以对应,甲对

3、皇帝角色的分析有助于理解乙中地方官和皇帝的关系3.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m 现了“五口通商大臣” “总税务司”“总理衙门” 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4.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飞跃是从铲除君主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第二2个巨大飞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 ”其中, “铲除君主专制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 “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54 年宪法、十届三中

4、全会B辛亥革命、 共同纲领 ,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C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 十届三中全会D辛亥革命、1954 年宪法、 “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5. “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语“demos”,意为人民。在我国先秦经典尚书中曾多次提到“民主”,如“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这说明( )A古代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 B古代中国的民主政治源于西方C商朝政治具有民主特征 D古代东西方民主存在本质区别6. 法国历史学家德尔玛指出:现代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因为欧洲人从希腊那里“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 ”对“动力线”的概

5、括最全面准确的是( )A公民大会机制和陪审法庭监督B人民主权原则和轮番而治方式C人文主义思想和民主政治形式D个人主义理想和民主社会观念7. 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 ”这说明( )A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 B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罗马法导致市场经济形成 D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局限性8. 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 “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

6、,叩求示禁。 ”这实质上反映出苏州( )A劳资矛盾尖锐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商品经济发达D商业法律十分完备39. 下列有关隋唐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激轮转”,发明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翻车B “海上霸王”,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C “千峰翠色”,越窑青瓷中出现了极品秘色瓷D “灯火不绝”,一些繁华的大城市出现了夜市10.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 ,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7、B “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 “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 “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11.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12. 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 )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D人心至灵,此理

8、至明13.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与该思想最为相近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因材施教、有教无类C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D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14.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 19 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的共同之处是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反映资本主义萌芽C通过绘画等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415.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

9、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工厂制组织形式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机器大工业生产 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16. 1850-1870 年的法国,煤产量从不到 450 万吨增至 1,333 万吨;钢产量从 28 万吨增至101 万吨。20 年内工业总产值增长两倍,对外贸易额增长三倍。农业也开始由工业装备起来,化肥、脱粒机、收割机、刈草机的使用日益普遍。由材料可以得出的深层历史结论是( )A.到第二帝国晚期,法国成为欧洲工业中心 B.重工业、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C.到第二帝国晚期,法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D.君主制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17. 1931

10、 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而 60 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很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原因应该是( )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18. 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对权力的监控 B对君主的制约 C突出法治 D强调主权在民19.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

11、;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 世纪70 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5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20. 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 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 ,1998 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这种变化反映出( )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D市场经济的

12、发展已不需要计划21. 2010 年 1 月第 40 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 。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A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B动荡局势的加剧C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复杂格局 D经济一体化的形成22. 1931 年,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曾说:“大家都知道,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史中,(他)的地位将在最前列。他现在是并且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深入到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 ”他评论的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23.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

13、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C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24. 1965 年 6 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 “百家争鸣”的方针6B “百花齐放”的主张C “文化革命”的

14、观点D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卷 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本题共 3 小题,其中 25 题 16 分;26 题 21 分;27 题 15 分;共 52 分)25. 从中国古代到近代, “体用”范畴经历了从哲学概念到政治概念的转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朱熹以心的“未发”状态指心之体(或性) ,以心的“已发”状态指心之用(或情)。心是性、情的统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结合所学,指出宋明理学家关注“心之体用”的根本目的。 (2 分)材料二:明道存心以为体,经世宰物以为用,则体为真体,用为实用。(明)李颙答顾宁人先生(2)依据材料和所学,概述李颙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4 分)

15、材料三:愚以为在今日又宜曰“鉴诸国” 。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且也通市二十年来,彼酋之习我语言文字者甚多,其尤者能读我经史,于我朝章、吏治、舆地、民情类能言之,而我都护以下之于彼国则瞢然无所知,相形之下,能无愧乎?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 (1861 年)材料四:以康有为为主要代表的维新(派)打出来的口号仍然是文化的口号,叫做“会通中西” 。他对“会通中西”主张,做过一种概括,叫做“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 。丁伟志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的启示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比较冯桂芬、康有为看待中西文化态度的异同点。 (6 分)7秦 汉 魏晋南北朝 五代隋唐 宋 元 明 清秦秦 汉汉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