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综合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5334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综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综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综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综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综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综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综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时间时间:120:120 分钟分钟 总分:总分:120120 分分 第第卷(共卷(共 1818 分)分)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9 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汉语,我为你忧心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

2、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3、。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 。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 目前,世界上有 100 多个国家的 2300 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 3000 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仅仅

4、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2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1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B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 “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C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

5、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国人文化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B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 ,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B “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6、”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232 分)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 ,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

7、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3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 ”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

8、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 ”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 ”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 ”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 ”安石笑而不言。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选自宋史苏轼列传)4对下列句子中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比冠,博通经史。 比:等到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 诣:下令C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庐:建房D大兵

9、大狱,汉、唐灭亡之兆 狱:刑罚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轼“才学高”的一组是( ) (3 分)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 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苏轼听完母亲讲的故事,就能复述出大意来,很小就表现出了才能。B苏轼写信给欧阳修,欧阳修看到信后,说他自己应该避开,从而让苏轼出人头地,表达了对苏轼的赞美。C苏轼路过金陵,拜见王安石,劝说王安石要敢于进谏,来报答皇上对他不一般的待遇,很让王安石生气。D苏轼的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

10、宋仁宗、宋神宗夸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4用。第第卷(共卷(共 102102 分)分)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 (5 分)(2)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7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甘肃省灵武县。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8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4 分

11、)9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三)10.名句名篇默写(6 分)(1) ,吾将上下而求索。(2)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3)呦呦鹿鸣, 。我有嘉宾,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1(1)(2)(3)11(1)(2)(3)题(题(1616 分)分)定风珠魏继新小镇多吊脚楼,旧称干阑。此屋沿溪而建,时传为避毒豸虫蛇而筑,人居其上,可眺山水岚雾,倒也有十分情趣。且房屋鳞次栉比,多为木柱板壁,街道为麻石路面,凹凸不5平,就有了几分古香古色。镇口岩头上的老藤粗枝,盘虬错节。小镇位于深山之中,极少人来往的。村野田埂之中

12、,常见老牛慢慢地吃草咀嚼岁月,仿佛日子也凝固了;只有小路上日子覆盖着日子,脚印覆盖着脚印。连风,也很难穿透时间凝固的墙壁,为这方圆百里惟一不通公路的小镇,送来些山外新鲜的气息。小镇有一屠夫,生得膀粗腰圆,每日里杀头肥猪,烫了刮毛开膛,然后用担挑了,步行几十里山路,到城去卖。却也不知何故,他的猪肉极好卖。他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于是,便沽些酒,买些油盐柴米,顺了山路回去。当然,担子里便捎了些镇人耗买的东西,或油或盐,屠夫总是把它们用信包包了,作上记号。他虽看上去五大三粗,心却极细,从不会错,加上有的是力气,也乐此不疲,如此一来,人缘极好,镇上人把自己喂的猪,

13、也往他那儿赶,所以,日复一日,小日子倒过得十分滋润。屠夫有一杀猪用的案桌,矮脚宽身,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开裂了,且血痕累累,年复一年,连木质也看不出了,屠夫对它,却十分钟爱,用起来也十分顺手。一日,镇上来了一老客,此人打扮倒也入乡随俗,穿了蓝布罩服,布底沿口鞋,只是银须飘飘,颇有些风骨:据云,此人乃名中医,回祖籍省亲的,偶尔也给镇上人看病。不知何故,却对屠夫的杀猪感了兴趣,一连数日,流连不去。屠夫为赶生活,杀猪时间是极早的,其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老者便来了,目不转睛地看。屠夫是个直人,见状,便嘿嘿地笑了,说:让老人家见笑了,我手艺不精呢。老者微微一笑,说:你手艺倒

14、是极好,人也不错,不过,我不是看你杀猪的。屠夫大奇:那你看什么呢?老者说:我是看你案桌呢。屠夫不解。老者问可否转让,愿出钱购买。屠夫说:区区一破桌,你愿要,便拿去吧。老者便说:那我代病家谢你了。不过,我将赔钱给你置买一新案桌。我隔七日后来取,这七日,你仍在此桌上杀猪吧。七日后,老者至,见屠夫已置新案桌,并言:你既为病家故,我何可让你破费,并置这新案桌送与你吧。老者大惊,急问旧案。屠夫日:我已劈矣。且见一巨大蜈蚣,伏于案内。老者遂长叹一声,仰天日:民风淳朴如此,我何言?!于是,老者告诉屠夫,此蜈蚣伏案内,已愈数十年,且日日以猪血为食,到今日,已愈百年,取出剖开,腹内有一珠,名曰定风珠,可治百种之

15、疾。我存有私心,怕说出来被6你敲竹杠,故此未言明,谁知竟毁于一旦矣!我要这新案桌,又有何用呢?以我这等褊狭之心,如何治世救人,真让人汗颜!老夫碌碌一生,看来仍是心不达,艺不精矣!言罢,大笑而归。倒是屠夫,常听人言及,他到手的富贵,竞被丢了。屠夫听罢,也无懊悔,只笑日:该来则来,该去则去,天意也。屠夫依然每日杀猪卖肉,乐此不疲。倒是老者,闻听此言后,仰天叹日:求不可求之求,吾何止心不达,艺不精,而是枉读药理诗书,不如一屠夫矣!遂摘牌罢医,不再悬壶矣。(选自四川文学1992 年第 4 期)1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A小镇屠夫每日里杀一头肥猪到城去卖,因为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这充分表现了城里人对小镇人人品的信任。B老者看屠夫杀猪时, “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 ,这两句景物描写极富特色,既渲染了悲凉气氛,又暗示宝珠被毁的悲惨结局。C小镇屠夫也是小说的主人公,受小镇淳朴民风的熏染,他为人实诚热情,谦逊爽直,古道热肠,淡薄名利,是小镇人物的优秀代表。D老者将给屠夫置买一新案桌,隔七日后来取杀猪旧案,且要求屠夫这七日“仍在此桌上杀猪” ,这主要是怕屠夫看出破绽,取走定风珠,足见其老谋深算。E这篇小说语言古雅,状景描物,言简意赅,富有地域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