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河南省济源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977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河南省济源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物理】河南省济源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物理】河南省济源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物理】河南省济源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物理】河南省济源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河南省济源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河南省济源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选不全得 2 分) 1、质量相等的 A、B 两个物体,沿着倾角分别是 和 的两个光滑的固定斜面,由静止从同一高度 h2下滑到同样的另一高度 h1,如图 1622 所示,则 A、B 两物体( )A 滑到 h1高度时的动能相同B滑到 h1高度时的动量相同C由 h2滑到 h1的过程中所受重力的冲量相同D由 h2滑到 h1的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冲量相同2、在任何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的变化总是相等的运动可能是( )A匀速圆周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 D平抛运动3、.木块 a 和 b 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紧靠在墙壁上

2、,在b 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 1631 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尚未离开墙壁前,a 和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a 尚未离开墙壁前,a 和 b 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C a 离开墙壁后,a 和 b 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Da 离开墙壁后,a 和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4、如图 4 所示,A、B 木块紧靠在一起且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木块 C 以一定的初速度 v0从 A 的左端开始向右滑行,最后停在 B 木块的右端,对此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 C 在 B 上滑行时,B、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 当 C 在 A 上滑行时,A、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无论

3、C 是在 A 上滑行还是在 B 上滑行,A、B、C 三物块组成的系统都动量守恒D当 C 在 B 上滑行时,A、B、C 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5、小车 AB 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 端固定一个轻质弹簧,B 端粘有橡皮泥,AB 车质量为 M,长为 L,质量为 m 的木块 C 放在小车上,用细绳连结于小车的 A 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 AB 与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 1 所示,当突然烧断细绳,弹簧被释放,使物2体 C 离开弹簧向 B 端冲去,并跟 B 端橡皮泥粘在一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 AB 车内表面光滑,整个系统任何时刻机械能都守恒B整个系统任何时刻动量都守恒C当木块对地运动速度

4、为 v 时,小车对地运动速度为 vmMD整个系统最后静止6、 (2011全国卷)质量为 M、内壁间距为 L 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 4 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 N 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并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A. mv2 B.v21212mMmMC. NmgL DNmgL127、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固体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 m的子弹以速度 v 水平射向滑块,若射中上层子弹刚好

5、不穿出,若射中下层子弹刚好能嵌入,那么( )A 子弹嵌入上层时对滑块做功多B两种情况滑块所受冲量一样大C两种情况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一样多D子弹嵌入上层时滑块所受冲量大8、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加B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C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可能不会发生光电效应D若改用相同强度的紫光照射,则相同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变9、白天的天空各处都是亮的,是大气分子对太阳光散射的结果。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由于在这方面的研究而荣获了 1927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假设一个运动的光子和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碰撞以

6、后,电子向某一个方向运动,光子沿另一方向散射出去,则这个散射光子跟原来的光子相比( )A频率变大 B速度变小 C光子能量变大 D波长变长10、如图 2 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 4.27,与纵3轴交点坐标 0.5)。由图可知( )A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0.5 eV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5.51014 Hz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D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4.271014 Hz11、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1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

7、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 4 所示。则可判断出( )A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B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B速度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C动量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D动能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14、关于波的波粒二象性,正确的说法是( )A光的频率越高,光子的能量越大,粒子性越显著B光的波长越长,光的能量越大,波动性越显著C频率高的光子不具有波动性,波长较长的光子不具有粒子性D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粒子性

8、,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波动性15、分别用波长为 和 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34为 12,以 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4A. B.hc22hc3C. hc D.344h5c16、在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 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 3中实线所示。图中 P、Q 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过 P、Q 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该 粒子的作用,那么关于该原子核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区域 B在区域C在区域 D在区域17、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下面说法正确的

9、是( )A原子可以处于连续的能量状态中B原子的能量状态不可能是连续的C原子的核外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时,要向外辐射能量D原子的核外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时,不向外辐射能量18、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则( )A电子绕核旋转半径增大 B电子的动能增大C氢原子电势能增大 D原子的能级值增大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 5 条。用 n 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 n 之差,E 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 3 所示)可以判断,n 和 E 的可能值为( )An1,13.22 eVE

10、13.32 eVBn2,13.22 eVE13.32 eVCn1,12.75 eVE13.06 eVDn2,12.75 eVE13.06 eV20、现有 1500 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 4 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发的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假定处在量子数为 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 )1n1A2 200 B2500C2750 D2 400II 卷5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 21、 (2011山东高考)碘 131 核不稳定,会发生 衰变,其半衰变期为 8 天。(1)碘 131 核的衰变方程:

11、53131I_(衰变后的元素用 X 表示)。(2)经过_天 75%的碘 131 核发生了衰变。22、(2012山东高考)氢原子第 n 能级的能量为 En,其中 E1为基态能量。当氢原E1n2子由第 4 能级跃迁到第 2 能级时,发出光子的频率为 1;若氢原子由第 2 能级跃迁到基态,发出光子的频率为2,则_。1223、 (2011江苏高考)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_(选填“越大”或“越小”)。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 E1(E10),电子质量为 m,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 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_(普朗克常量为 h)。三、计算题(每题 10 分,

12、供 30 分)24、 (27 页例题) 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光电管的阴极材料为金属钾,其逸出功为 W02.25 eV,现用光子能量为 10.75 eV 的紫外线照射光电管,调节变阻器滑片位置,使光电流刚好为零。求:(1)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2)若照射光的强度不变,紫外线的频率增大一倍,阴极 K 每秒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如何变化?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动能为多大?(3)若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动能为多大?25、如右图所示,内表面光滑的半球壳固定在平板小车上,A、C 等高。球壳与小车总质量为 M,球壳内半径为 R,小车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初时,球壳最高点 A 靠在竖直墙上

13、,现将一质量为 m 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沿球壳内表面由 A 处自由释放。求小球沿光滑球面上滑的最大高度。62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A1kg 的小车 A 以 vB1ms 的速度沿光滑水平地面向左匀速运动,某时刻有一质量为 mB2kg 的物块 B 以 vB2ms 的速度从左向右滑上小车后,使小车 A 恰好没有碰到前方的障碍物,已知小车 A 上表面水平且足够长,物块 B 没能滑下小车,物块 B 与小车 A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物块 B 冲上小车 A 时,小车 A 离障碍物的距离;物块 B 在小车 A 上相对小车 A 滑行的距离。7济源一中济源一中 20112011

14、级四月月考物理试卷级四月月考物理试卷 卷3(第 9 页跟一) .木块 a 和 b 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紧靠在墙壁上,在 b 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 1631 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尚未离开墙壁前,a 和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a 尚未离开墙壁前,a 和 b 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C a 离开墙壁后,a 和 b 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Da 离开墙壁后,a 和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4、 (课时作业 58 页 8)如图 4 所示,A、B 木块紧靠在一起且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木块 C 以一定的初速度 v0从 A 的左端开始向右滑行,最后停在

15、 B 木块的右端,对此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 C 在 B 上滑行时,B、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 当 C 在 A 上滑行时,A、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无论 C 是在 A 上滑行还是在 B 上滑行,A、B、C 三物块组成的系统都动量守恒D当 C 在 B 上滑行时,A、B、C 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5、 (59 页 3.)小车 AB 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 端固定一个轻质弹簧,B 端粘有橡皮泥,AB 车质量为 M,长为 L,质量为 m 的木块 C 放在小车上,用细绳连结于小车的 A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 AB 与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 1 所示,当突然烧断细绳,弹簧被释放,使物体 C 离开弹簧向 B 端冲去,并跟 B 端橡皮泥粘在一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8A如果 AB 车内表面光滑,整个系统任何时刻机械能都守恒B整个系统任何时刻动量都守恒C当木块对地运动速度为 v 时,小车对地运动速度为 vmMD整个系统最后静止6 (59 页 8)(2011全国卷)质量为 M、内壁间距为 L 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 4 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 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并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