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回购资产剥离与企业分立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649749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份回购资产剥离与企业分立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股份回购资产剥离与企业分立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股份回购资产剥离与企业分立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股份回购资产剥离与企业分立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股份回购资产剥离与企业分立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份回购资产剥离与企业分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份回购资产剥离与企业分立(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股份回购、资产 剥离与企业分立主 要 内 容股份回购企业分立分拆上市.资产 剥离第一节 股份回购一、股份回购的意义二、股份回购的方式和程序三、国外和香港地区关于股份回 购的法律、法规、制度安排.股份回购是指股份公司向股东购 回自己发行的股票的一种理财行为。 股份回购可以调整股权结构,改善公 司的资本结构,有利于提高股票的价 格。在发达国家非常普及,但在我国 只能在严格的限制下进行,主要是为 了:防止产生内幕交易;维护债权人 的利益;以减资为目的股份回购尚未 成为主流。股份回购的涵义调整股票结构调整资本结构提高公司价值实施反收购(4个原因)利于员工持股.股份回购的作用1 公开市场回购(股价推高,

2、成本 上升)2 要约回购3 协议回购.(我国的规定)回购的方式与程序国外和香港地区关于股份回购的 法律、法规、制度安排美国:原则允许,比较普遍.德国:禁止日本: 禁止,与我国类似.英国:允许,与美国相似.香港:禁止第二节 资 产 剥 离一 资产剥离的涵义二 资产剥离的动因三 资产剥离的形式.资产剥离的涵义资产剥离是指企业将现有部 分子公司、部门、产品生产线、 固定资产等出售给其它企业,并 取得现金或有价证券的经济行为 。资产剥离的动因满足经营环境和公司战略目标改变的需要改变公司的市场形象,提高公司股票的市 场价值满 足 公 司 的 现 金 需 求甩 掉 经 营 亏 损 业 务 的 包 袱迫 于

3、 政 府 压 力资产剥离的形式出 售 资 产出 售 生 产 线 出 售 子 公 司清 算第三节 企 业 分 立一 企 业 分 立 的 涵 义二 企 业 分 立 的 类 型三 企 业 分 立 的 动 因四 企 业 分 立 的 程 序。企业分立的涵义从广义上讲企业分立是指在不改 变原公司股东持股比例的前提下,将 一个企业分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 自独立的公司。从狭义上讲企业分立是指将母公司 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 母公司的股东,形成与母公司股东相同 的新公司,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 公司从母公司中分立出去。企业分立的类型1按照被分立 公司是否存 续分派生分立新设分立2按照股东对 公司

4、的所有 权结构变化 形式分并 股拆 股企业分立的动因消除“负协同效应”企业适应经营环境变化的需要企业扩张的需要帮助企业纠正错误的并购作为企业反并购的一项策略从实质上降低公司对债权人的承诺使企业避免反垄断诉讼企业分立的程序董事会提出分立方案股东会作出分立决定签订分立合同 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进行公告办理工商登记第四节 分 拆 上 市一 分拆上市的涵义二 分拆上市的作用三 分拆上市的分类四 分拆上市的程序。分拆上市的涵义广义的分拆上市是指上市或未上 市的母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某个子公 司从母公司中分拆出来单独上市。 狭义的分拆上市单指已上市母公 司将其部分业务或子公司独立出来另 行上市。分拆上市

5、的作用1 对母公司的作用:提升公司业绩; 开辟融资新渠道;消除盲目扩张带 来的负效应。2 对子公司的作用(以联想分拆数码 神州上市为例)分拆上市的分类横 向 分 拆纵 向 分 拆混 合 分 拆主讲人黎安原第七章 资产重组本章主要内容:l资产重组概述l债务重组l债转股l企业失败与破产重组。第一节 资产重组概述一 资产重组的意义二 资产重组的方式。 资产重组的内涵微观来讲,企业通过对其资产的分 拆、整合和结构优化,求取竞争优势的 过程。宏观来讲,是指整个国家所有资 产的内部组成结构的重新组合。本书的资产重组是指:对一定企业 重组范围内的资产进行分拆、整合和优 化的活动,是优化资本结构,合理配置 资

6、源的资本经营方式。资产重组的现实意义1 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产业、地区、组织 、产品)3 企业优势的集中化需要4 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变化需要5 迎接国际竞争挑战的必要选择。2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按资产结构变动按重组主体按具体操作角度产品型重组资本流动型重组 混合型重组行政型重组 市场型重组 拍卖出售 划转置换 破产资产重组的方式第二节 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的内涵债务重组的内容与基本模式债务重组遵循的原则债务重组方式债务重组的运作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思路与对策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 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 步的事项。它是通过部分豁免、停息 挂帐、展期还款,以及改变债权债务 关系

7、等办法重新安排债务。债务重组的内涵债务重组的内容与基本模式内 容基本模式对现有债权债务关系进行调整对调整后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管理行政模式市场模式注意适用范围债务重组遵循的原则法律保证减少损失可行性配套进行债务重组方式O以低于债务帐面价值的 现金清偿债务O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O债务转为资本O修改其他债务条件O混合债务重组方式债务重组的运作1。明确重组债务的类别:应付帐款、应 交税金、职工福利费、长期借款、长期 应付款2。接受负债的实体分析:国内银行、国 内其它法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原企 业分立后的其它法人实体、企业职工解决国有企业过渡负债的思路与对策基本思路:深化改革、转化机制、化解包袱、增加

8、积累对策:1。从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入手:存量的调 整(债转股)、增量的注入。2。从国有企业内部要着力提高企业效益, 逐步降低过度债务。(6种方法)3。推进配套改革。第三节 债 转 股债转股是指债权人将其对债务 人所享有的合法债权依法转变为对 债务人的投资,增加债务人注册资 本或者债权人以其债权出资与债务 人新设公司,并取得股权的投资行 为。它包括债权的消灭和股权的产 生两个法律关系及过程。几个概念1商业性债转股;政策性债转股2广义的债转股;狭义的债转股3直接的债转股;间接的债转股一、债转股基本法律关系及其特点3 债权的消灭2 股权的产生债转股包括股权的产生与债权的消灭 两个法律关系和过程,其特

9、点为:1 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仅限于债权人、 债务人、债务人股东4 股权的产生与债权的消灭发生的时间相互衔接并互为因果关系 5 债权、股权的转换需要谈判二 、债转股的适用范围(一) 债转股适用的“股权”范围 :包括任何形式、性质的公司及非 公司企业的“股权”。(二) 债转股适用的“债权”范围1合同债、非合同债。2法人债权、 自然人债权。3内债、外债。4到期债 权、未到期债权。5货币债、实物债、 行为债务三、国有企业债转股操作过程债转股的具体过程可分为三大基 本主体和三个基本环节。 三大基本主体是:参与债转股国 有企业、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四大资 产管理公司。三个基本环节是:国有商业银行 债转债、资产

10、管理公司债转股和国有 企业债转资(股)。从债转股的具体程序看,1.四家金融资产 管理公司作为债转股的投资主体,先收购四大 国有商业银行1995年底以前形成的部分重点国 有企业逾期呆滞贷款,完成国有商业银行债转 债;2.再通过债权转股权,将这些不良资产转 变为其对国有企业的股权,完成资产管理公司 债转股;3.在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得到改善的同 时,相应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 结构,改善经营机制,在提高经营效益后,再 通过回购、上市和转让等手段最终退出该企业 ,完成国有企业债转资(股)。四、债转股的风险分析债转股的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1 债转股工作有可能演变成政府行为2 债转股助长赖债思潮五

11、 我国实施债转股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债转股操作程序不顺畅企业财务数据不真实,资产评估有水分 债转股企业股权退出缺少硬性约束 企业债转股后配套流动资金无法落实债转股中正常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所占比重较大债转股工作有刮风的倾向六 债转股实施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1政府要制定相应配套措施,做 好领导、策划。2银行要加强信贷监督,防止 逃废债务,积极参与债转股企 业的推荐。第四节 企业失败与破产重组一 企业失败及其原因二 企业失败的补救措施三 企 业 清 算企业失败的分类企业失败包括经济失败和财务失败两大类。1经济失败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获取盈利。2 财务失败是指企业无力偿还债务。企业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管理者缺少 管理经验和管理才干。客观原因:政治事件、自然 灾害、欺诈。企业失败的原因企业失败的补救措施补救方式自愿和解法定程序企业重整破产清算债务展期债务减免企业清算的涵义企业清算是企业终止时,为了 债权人和所有者等有关各方的权利 ,对企业的资产、债权、债务进行 清查、估计变现,据此清理企业的 债权、债务关系,并分配剩余财产 的活动。可以分为普通清算和特别 清算;自愿清算和强制清算。企业清算的程序1。组成清算小组2。登记债权3。清理财产4。支付清算费用5。提交清算报告、企业终止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