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681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治】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政治】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政治】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政治】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 2012-20132012-2013 学年高二下学期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 2 分,共 50 分) 1、临近岁末,中国式“剩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多的人开始反思“舌尖上的浪费” 。 中国人大吃大喝的问题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就遭到过热议,明知是浪费却因为“面子文化” 一直就未杜绝。餐桌上的奢华浪费成为不少人讲面子、讲排场、体现热情的表达方式。这 一现象反映了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 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A、

2、B、 C、 D、 在与诺贝尔文学奖 108 次擦肩而过之后,中国籍作家莫言终于摘取了这一桂冠。出生于山 东高密的莫言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 间艺术、民间文化伴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进行文字创作 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 艺术风格。 ”根据材料,回答 2-3 题 2、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说明文学艺术 能够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 能够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 能够凌驾于实践之上 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A、 B、 C、 D、 3、 “高密的泥塑、剪纸

3、、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伴随着我成长,当我拿起来进行文化 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 品的艺术风格” 。莫言的话体现了 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4、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 式建筑比肩而立,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 B、 C、 D、 5、对于美国大片2012中的很多灾

4、难性画面,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其官方网站上特别进行 了澄清:电影只是电影,不存在真实的成分。但是,由于全球极端天气日益频繁,地震陡 然增加,海啸频频上演等,这使我国少数人还是提前感受到了人类在地球上生活是由危机 的, “末日说”的追随者着实不少。很多灾难性画面的电影使我国少数人感受到生活危机, 这表明 人类精神生活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 文化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而人们往往对不 同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A、 B、 C、 D、 6、伴随着京广高铁的开通,北京铁路局下属供餐公司为迎合南方旅客的口味调配了新菜,2包括川菜、湘菜、粤菜等套餐,都首

5、次“出炉” 。此外,餐饮还照顾了少数民族以及素食人 士的饮食习惯,甚至还标识有“麻辣”指数,细节上做得非常贴心。这既满足了旅客的多 元化饮食需求,也提高了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我国饮食文化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 A、 B、 C、 D、 7、2012 年 7 月 28 日,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幕。贾庆林同志提 出了四点建议:巩固政治基础,保持和平发展势头;深化经贸合作,扩大和平发展成效; 加强文化交流,拓展和平发展内涵;造福两岸同胞,汇聚和平发展力量。这表明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中

6、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两岸的共同责任 文化具有丰富的民族性 论坛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 B、 C、 D、 8、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 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 。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 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包容性 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 C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9、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件汇编,它的“典” 、 “谟” 、 “训” 、 “诰” 、 “誓” 、 “命”六 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

7、的是谈话记录。 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 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这说明 史书典籍能将史实如实记载下来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存留丰富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A B C D 10、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从这部纪录片里,有 人看到了美食,有人看到了乡愁,有人看到了传承,有人看到了国魂。这表明 传统文化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生活方式 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 B C D 11、信宜镇隆飘色是流传于粤西地区的一种传统艺术活动,而踩高跷则是流行于我国北方 的一项

8、传统艺术活动,虽然一南一北,但各有各的精彩。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2、 论语子罕说“为仁由己”;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商 君书画策说“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也”。这体现了 A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D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13、报载,当中国年轻人热衷过“洋节”的时候,韩国却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 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因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中国人不要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 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体现了文化的 特征。 A社会性 B民族性

9、C时代性 D阶级性 14、中国首届庙会民俗文化节于 2012 年 9 月 29 日至 10 月 7 日在沈阳皇寺广场举行,会中 展示了辽宁及其他地区的庙会文化特色。并启用闲置 8 年之久的北市商城,打造成沈阳老3北市文化园。老北市文化园的一、二层分别经营特色餐饮和文化会所,三层是城市记忆老 沈阳博物馆,四层为东北地区书画院、画廊。举办首届庙会民俗文化节 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有利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真正做到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 B C D 15、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可以浏览网页,通过博客、BBS 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 技进步 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

10、容 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改变了文化存在的形式 扩展了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 16、 “浙学”是浙江学术思想传统的总称,它深深扎根于浙江土壤,又对当地社会生产和人 们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上述事实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C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17、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西湖,在诗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人画卷,让 人流连忘返。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 35 次大会上, “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唯一的中 国项目,申遗成功。该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因为它 蕴涵着民族文化的魅力

11、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A. B. C. D. 18、2012 年 10 月 1 日国庆 63 周年,天安门广场安置了 56 根民族团结柱,每根民族柱正 面刻画一对相应民族的青年男女和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与歌舞相伴的情景,而背面是金色 的各民族代表图案,如代表汉族的龙图案、代表回族的清真寺图案。这表明 不同民族呈现出各自特有的文化色彩 各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同化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 神支柱 A B C D 19、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也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和

12、重视,比如韩国、越南也同中国一样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个国家的春节习俗各不相同: 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 可见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AB CD 20、2013 年 1 月电影演员徐峥导演的泰囧已创造了超过 10 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并带 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 B. C. D. 21、 “在成都有一种赞美叫巴适,有一种舒服叫安逸”近日这种新兴的“方

13、言微博体”在全 国网友间蔓延。 “方言微博体”在客观上能促进方言的传播,有利于传承文化多样性,避免 语言多样化的消失。 “方言微博体”在网络上蹿红,从语言多样化、文化多样性的传承角度 看是由于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4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网友在寻找地域内的熟悉感、认同感 A B C. D 22、2012 年我国很多居民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 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 ,这些 活动难以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这是因为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

14、融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 C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D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23、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发表 2013 年新年讲话,指出:“中国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诺” 。文化学者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 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华民族友好的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以和为贵”的和谐文 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 华民族精神之中 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A B C D 24、 “键盘冲击”催生网络时代的汉字保卫战。之所以要保卫汉字,是因为 汉字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