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580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理】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理】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理】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理】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义八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第I卷 选择题(14页,共60分)(30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根据这首童谣,回答12题。1.这首童谣中的“小星星”大多属于A行星 B恒星 C流星 D星云2下列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八大行星及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且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C.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D.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抑制了地球生命物质形成的进程读图1,回答第3题。 3.下列选项中,最贴近图示漫画反应主

2、题的是A人类掘井技术的进步B地下水位下降 C干旱加剧D气候变暖读图2 “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 45题。4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人、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D褶皱、岩浆侵人、岩浆喷出、沉积、断裂5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A地壳张裂作用 B地层沉陷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作用图3为我国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68题。图 36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7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

3、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8此系统易造成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中共十八大将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回答910题。9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的,2012年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6月8日 B7月8 日 C9月8日 D11月8 日10中共十八大召开期间A藏南地区正值多雨时节 B云贵高原的农民正忙于播种小麦和油菜C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高温少雨 D长城站开始出现极昼现象图4为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回答1112题。图 411该水库蓄水的

4、最高水位出现在 A5月 B6月 C10月D12月12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A黄河流域 B塔里木河流域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314题。图 513.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14.有关图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B.乙地背斜成山C.丙地向斜成谷D.丙、丁之间有断层读图6“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1516题。图 615图示时刻A长春的气温较哈尔滨高,且天气晴朗 BB地吹西北风 C甲地对流活动显著 D我国

5、山东半岛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16图示天气系统不会造成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 B暴雪 C海啸D干旱图 7读图7“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718题。17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18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201

6、2年9月7日发生的云南彝良地震给当地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81人死亡,1000余人受伤。回答1920题。19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A地壳中 B上地幔中 C下地幔中 D地核中20这次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图8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122题。图 821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B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从至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22在图中河段,较符

7、合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的图形是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4日23时30分,在美国墨西哥州东南部罗斯韦尔地区,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从128000英尺(约3.9万米)高空携带降落伞自由落体跳下。凭借这一跳,他成为用最大的气球从最高的地方以超音速自由落体降落到这个星球的人,打破了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他在飞行中的最高时速曾达到833.9英里每小时(1342公里/小时),成为名符其实的“天外来客”。读图9,回答2324题。图 923. 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的“壮举”A.穿越了大气的对流层、平流层和电离层 B.穿越了大气的电离层和对流层C.完全穿越了大气的对流层和平流层 D.穿越了大

8、气的对流层和平流层的一部分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携带降落伞自由落体跳下的过程中,大气的温度持续升高B. 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实现“壮举”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 C. 图9中C层顶部具有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的特点 D. 图9中A、B两层的温度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均来自地面辐射的影响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回答2526题。25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措施是A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 B提高农

9、业机械化水平C合理开发水能 D积极植树造林26假如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等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 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图 10读图10“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2728题。27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a Bb Cc Dd28当太阳直射点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A悉尼昼长夜短,且夜渐长 B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我国冬季风活动频繁 D我国北方河流进入汛期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图11是

10、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29.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30.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第卷 综合题(56页,4个小题,共40分)图 1231.(10分)读下面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交通干线类型最大限制坡度公路7%9%铁路3%材料二交通线示意图(如图12) (1)若该地选择了

11、山地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图11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6分) (2)简要分析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的原因。(4分)32(12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1分)(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2分)(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

12、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是 带。(2分)(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 和 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地的自然带是 带。(3分)(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丙丁甲乙图 14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4分)33(6分)读图14,回答问题。(每空1分)(1)若图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则“南水北调”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2)若图示的是太平洋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 半球,洋流按性质属于 (填寒、暖)流,如果丁处附近海水温度明

13、显升高,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即出现所谓的“ 现象”。(3)若图示的是“热岛效应”的局部,则表示郊区的是 ,气压值最低的是 。34.(12分)读图15“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国内矿产资源缺乏,但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请具体分析A国内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2)说出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可从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等方面入手)。(8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I卷 选择题(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B2.D3.B(图示时间持续长达近百年)4.A(从覆盖的状况可判断)5.D 6.C(气温持续下

14、降,气压持续升高,即可判断是冷锋)7.C8.B9.A(2012年夏至日是6月21日,6月8日距离6月21日最近)10.B (立冬前后正值我国冬小麦和油菜的播种忙季,长城站无极昼极夜现象,藏南地区多雨时节在夏季,旧金山冬半年温和湿润) 11.C(7月流入量少,说明天气晴好,正值伏旱时节)12.C13.B14.A15.A(A为冷锋,B为暖锋)16.C(海啸的生成受海底地震、火山和风暴潮影响)17. B 18.D19. A 20.D(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 21.C(注意图中的断层和冲积扇)22.D(我国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受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右岸侵蚀)23.D24.C25.B 26.C27.C(直射点

15、的移动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与晨昏线移动的方向一致)28.D29.C30.A第卷 综合题(4个小题,共40分)31.(10分)(1)a处不合理(1分),理由:通向大城市应选最短线路,尽可能减少占用耕地(2分)。b处合理(1分),理由: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可以省力(2分)。(2)增加交通运输量(2分),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2分)。32.(12分)(每空1分)(1)整体(2)盛行西风带(如下图所示)(3)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4)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纬度(由低纬向高纬) 热量 经度(由沿海向内陆、干湿) 水分33.(6分)(每空1分)(1)(或地表径流)(2)南 寒 厄尔尼诺(3)甲 丙34.(12分)(1) A为日本国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众多且落差大,水流急;(2分)而且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2分)(2)热带雨林气候(2分) 受来自海洋东南信风影响;(2分)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2分)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