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modernism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64383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ostmodernism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postmodernism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postmodernism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postmodernism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postmodernism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ostmodernism》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ostmodernism(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ostmodernismThree phases of capitalism by Frederic Jameson market capitalism realismmonopoly capitalism modernismmultinational or consumer capitalism postmodernismDifference 延异Differ(区分) defer(延搁)差异的痕迹Difference 延异n德里达认为,符号并非是能指与所指的紧 密结合,符号不能在字面上代表其所指的 东西,产生出在场的所指:一个关于某种 东西的符号势必意味着那种东西的不在场 (而只是推迟所指

2、的东西)。n在空间(共时态)上,符号总是为其他符 号所限定,从而使词的意义不能确定,而 只能在语境关系的区别中决定。Difference 延异n在时间(历时态)上,符号是一系列差异 区分的产物,总是延搁所指的在场。这种 由共时态区分引出的历时态的延搁,加深 了符号意义的不确定性本质。n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终极不变的意义。Metafictionmetafictionn在创作小说的同时又对小说创作本身 进行评论.n关于小说的小说:n谈这篇小说如何成为小说的小说n关于先前小说的小说n类文本元小说(寓言式小说)谈这篇小说如何成为小说的小说n这类小说自我揭示虚伪、自我戏 仿,把小说艺术操作的痕迹有意 暴露在

3、读者面前,自我点穿了叙 述世界的虚构性、伪造性。关于先前小说的小说n这类小说把前人的著作当作戏仿对象,也 可称为“前文本元小说”。n后现代派小说家们回归叙述的源头,以后 现代意识重写旧故事,从而创造出别具一 格的新故事。n原始的神话在后现代小说中被嘲弄、戏仿 并转化。类文本元小说n后现代主义把一切事物都界定 为文本,从文本与文本的关系 中,从文本的上下文中去探讨 文本的意义。语言游戏和读者解读n后现代主义作家不是运用语言作为工 具来表现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 感或表现自己的想象的人,而是“一 个思考语言的人,一个思想家兼语言 家(换言之,既不是思想家,又不完 全是语言家)”。n n 罗兰 巴

4、尔特(法国文论家)语言游戏和读者解读n任何后现代文本都没有同一的意义核心。n文本的意义不是来自作者对文本的创造, 而是来自读者对文本的解释。任何人都可 以对文本作出自己的解释。n后现代的读者以一种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姿 态,通过主观地建构意义,探索文本的言 外之意,最终重新书写了原文本。通俗化倾向n在后现代,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 ,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纯文学 与俗文学的界限基本消失。n后现代主义填平了批评家和读者 之间的鸿沟,更为重要的是,它 弥合了艺术家与读者的裂痕,或 者说,取消了内行和外行的界限 。David Lodgen矛盾:意味着同时存在,指文本中是非、 虚实、正误等二元对立的同时存在。n

5、排列 在种种排列中,传统小说只注重选 择其中的一种或数种,而后现代主义小说 则往往将各种可能全部纳入文本里。David Lodgen中断:传统小说推崇持续性,意在描绘一 个逻辑世界,所以在行文和叙述结构上, 遵循因果、时间的持续性,后现代主义小 说则常常借用拼贴发和排版上的技巧来中 断这种持续性,所以呈现出 一个光怪陆 离的荒诞世界。n随意:对无连贯的推崇导致了随意性。随 意性的张狂导致了过分。过分与短路n过分:指细节的堆砌,对事物不厌其烦、 反反复复的描写,给读者太多的信息,以 致于有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感觉。n短路:指作者在文本的描写或叙述中常常 介入文本,同时又怀疑作者存在的地位, 强

6、调文本与现实之间的“断裂”,艺术和生 活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短路”的主要手法n1.将截然不同,甚至彼此对立的叙述形式交错重叠,不断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 到障碍。 2. 作者本人突然出现在作品中,在对作家 的身份提出以连串疑问后又突然消失。“短路”的主要手法3. 将明显的事实与纯属虚构的内容糅合在 一 起。4. 在嘲弄传统形式的同时故意对其进行夸 张性的模仿等戏 仿 (Parody)n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对日常生活中的 某些现象,对古典文学名著的题材、 内容、形式和风格进行夸张的、扭曲 变形的、嘲弄的模仿,使其变得荒唐 和滑稽可笑,从而达到对传统、对历 史和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对过去文 学范式进

7、行批判、讽刺和否定的目的 。是后现代主义中互文性的体现。戏 仿 (Parody)n这种手法通过具有破坏性的模仿,着力突 出模仿对象的弱点、矫饰和自我意识的缺 乏。n所谓模仿对象可以是一部作品,也可以是 某些作家的共同风格。n戏仿的明显功能是讽刺。n对某个模式有意的模仿可能产生一个富有 独创性的作品。滑稽模仿的表现形式n模仿:模仿原作的文类、形式、结构、文 字、节奏、韵律、风格、口吻等。n颠覆或改造:颠覆是在模仿基础上的颠覆 ,如在模仿文类或形式的基础上颠覆其内 容。改造指对原文在字、句、形、节奏、 风格、题材等方面的改造。n借用:直接移植,引语(quotation)n拼贴画和拼凑法(pasti

8、che)滑稽模仿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小说中的运用n1. 用心上的不同n2. 用法上的不同n3. 滑稽模仿的效果不同n4. 使用程度有所不同Intertextuality 互文性、文本间性Textn从词源上来说,它表示编织的东西 .n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 n对语言学家来说,文本指的是作品的可见 可感的表层结构,是一系列语句串联而成 的连贯序列。文本可能只是一个单句,例 如谚语、格言、招牌等,但比较普遍的是 由一系列句子组成。文本和段落的区别在 于,文本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自足的系 统。 Textn罗兰巴特n文本一方面是能指,即实际的语言符 号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词、句子和段 落章节

9、,另一方面是所指,即固定的 确定的和单一的意思,为表达这种意 思的正确性所限定。Textn“文本”一词来自英文text,另有本文、正 文、语篇和课文等多种译法。这个词广泛 应用于语言学和文体学中,而且也在文学 理论与批评中扮演活跃的角色。但它含义 丰富而不易界定,给实际运用和理解带来 一定困难。可以一般地说,文本是语言的 实际运用形态。而在具体场合中,文本是 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 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有待于读者阅 读。Hypertext 超文本n1965年,德特纳尔逊(Ted Nelson)创造了 术语“超文本”.1981年,德特在他的著作中 使用术语“超文本”描述了这一想

10、法: n创建一个全球化的大文档,文档的各个部 分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中。通过激活成为 链接的超文本项目,例如研究论文里的参 考数目,就可以跳转到引用的论文。 Hypertextn超文本是用超链结的方法,将各种不 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 文本。超文本更是一种用户介面范式 ,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之间相关的 内容。现时超文本普遍以电子文档方 式存在,其中的文字包含有可以链结 到其他位置或者文档的。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n一种文本理论n注重将外在的影响和力量文本化,一切语 境无论是政治的、历史的,或社会的、心 理的都变成了互文本,这样文本性代替了 文学,互文性取代了

11、传统,自主、自足的 文学观念也随之被打破。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n互文性理论以形式分析为切入点,最终让 自己的视线扩展到整个文学传统和文化影 响的视域之内,即一个从文本的互文性到 主体的互文性(也可称之为“互射性”或“互 涉性”)再到文化的互文性的逻辑模式。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n互文性理论以“影响”为其核心要素,将众 多的影响文学创作的因子纳入其关注的领 域,从而也使自己超越了单纯的形式研究 的层面,而进入到多重对话的层面。而互 文性理论的对话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n文本的对话n主体的对话n文化的对话 intertextualityn

12、“任何文本都好像是一幅引语的马赛克镶嵌画, 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之吸收与转化,构成文 本的每个语言符号都与文本以外的其他符号相 关联,任何一个文学文本都不是独立的创造, 而是对过去文本的改写、复制、模仿、转换或 拼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根本就不存在 什么创造性,所有文学都是互为文本的。”n Kristeva 克丽斯蒂娃(法国符号学家、文评家 )互文性n互文性是指话语或文本与其他话语或文本 的关系。Kristeva的观点是:一切文本都 不可独立于其他文本。在存在借用、引语 、典故的地方,互文性尤为突出明显,而 依赖借用和改造的parody当然就是一种互 文性。n通过拼贴和模仿,小说文本产生了

13、一种戏 谑的效果,文本中的不确定性和游戏性也 就自然而然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含义n“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 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 本之间的关系”;n“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之 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 存在着其他的文本;譬如,先时文化的文 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对过 去的引文的重新组织”。 “互文性”概念 视域下的写作n横向n它将一个文本与其他 文本进行对比研究, 让文本在一个文本的 系统中确定其特性; n纵向n它注重前文本的影响 研究,从而获得对文 学和文化传统的系统 认识。 intertextualityn用“互

14、文性”来描述文本间涉的问 题,不仅显示出了写作活动内部 多元文化、多元话语相互交织的 事实,而且也呈示出了写作的深 广性及其丰富而又复杂的文化内 蕴和社会历史内涵。 n在文本的层面,“互文性”强调一个文本与 可以论证的存在于此文本中的其他文本之 间的关系,也即“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 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 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并且依据 这种关系才可以理解这个文本。” 文本网络n对文本间的踪迹,即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 关系的考察是互文性理论在实践操作中的第一 步,文本的语词、修辞、题材、文体等都是文 本间踪迹的表现,互文性批评也正是在文本的 细节中获得批评可成立的前提条件

15、。对于这种 文本间的踪迹,从狭义的范畴学上讲,它是一 个文本和另一个它进行吸收、改写的文本,二 者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构成一种互文性;而 从广义的角度看,互文性注重的是在文本的海 洋中,一个文本对其他文本的折射关系,罗兰 巴特贯之以网络学的新名词,“文本就意味着织 物主体由于全身在这种织物这种组织之 中而获得解脱,就像蜘蛛在吐丝结网过程中获 得解脱一样。 Roger FowlernLinguistics and Noveln在语言学与小说中,他将“互文性”形 象地比喻为一张将原有文学刮去后再度使 用的羊皮纸,在新墨迹的字里行间还能隐 约地看见先前文本尚未擦净的遗痕。文本网络n互文性视野下的文本

16、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毋 须其他的自我了,它们的生命力更在于它们是 在一个文本之网中确定自我。解构主义者米勒 就此曾谈到,“一个文学文本自身并不是一个有 机统一体,而是与其他文本的关系,而其他文 本反过来又是与另外文本的关系文学研究就 是对文本互涉性的研究。”这样,互文性批评最 终就必须要在文本和文本间的关系中寻找可追 寻的踪迹,从而获得对整个文本群的整体认识 。主体间性n文学本身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文学 所面临的各种关系也集中表现为“主体主体”之 间的关系,互为主体的双方间的“对立、对峙 对话、交流”是双方能动的、双向的相互作用 ,而不仅仅是主客体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这种主体之间的交流首先是一种共同参与,一 种主体的分有、共享或一种共同创造。它强调 相互间的投射、筹划,相互溶浸,同时它又秉 有一种相互批评,相互否定,相互校正、调节 的批判功能。在此二者基础上展开了主体间本 位的广阔天地,不断达成主体间的意义生成。 主体间性能够清晰地体现出它在语言和传统的 运作中所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