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和使用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164299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和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和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和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和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和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和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和使用(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和使用一、命题是怎么来的?一、命题是怎么来的?二、二、“ “问题问题” ”是怎样的?是怎样的?三、怎样设计和使用问题?三、怎样设计和使用问题?四、结论和思考四、结论和思考一、命题的由来 80%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提问、应答和反应。 史蒂文斯(RStevens)第一次对教师的课堂问 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每 分钟大约要问24个问题。 70%-80%的问题需要简单回忆;20%-30%的问 题需要高层次的思维。弗洛伊(Floyd)的研究 表明,课堂中相当多的问题是直接从教材中援 引的。 需要激发好奇心的问题非学校化的社会(伊 里奇) 丰富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问二、

2、对问题的基本认识 “问题”的规定性:problemquestion 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对问题的分类继续美国吉尔福特:每当你碰到不 作进一步心理上的努力就不能 有效地应付情况时,你就遇到 了问题。当你要组织新的信息 项目,或以新的方式运用已知 的信息项目时,你就碰到了问 题。真正的问题:好奇但不知道答案。问题的三个构成(problem):给定,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问题的结论;障碍,解决方法。检查理解状况用的问题问题(question),从广义上讲是指任何 具有询问形式或功能的句子。课堂教 学中的“问题”可以理解为教师对学生 做出的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 理的刺激或要求他们做什么以及怎

3、样 做的提示”。返回教学目标的任务化和问题化个性化教学和有效教学的需要 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和使用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 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 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 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 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 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

4、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 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 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 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 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 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 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 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 行

5、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确定学生对特定内容的基本事实的理解和使学生运 用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技巧去应用所学的有关 事实的知识。此外:1、激励学生参与2、发动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或所读的材料3、发动学生运用过去所学讨论某一话题、论题或问题4、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5、诊断学生的能力6、估计学生对某一任务的准备情况7、确定目标已达到的水平8、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控制学生的行为10、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做出贡献返回对问题的分类(一) 从是否激发回应看 不产生回应、难以参与学习:无效问题 产生回应、积极参与学习:有效问题问题的有效性和问题的分类不仅 仅取决文本,还取决

6、于情境、问题的 对象和呈现方式。对问题的分类(二) 语义的清晰度 清晰型问题:结构简单、意义单一、容 易理解 含混型问题:结构复杂、叠床架屋、个 人倾见对问题的分类(三) 答案的固定性 内容问题:直接的、低层次的、聚合的、 闭合的、事实的 过程问题:间接的、高层次的、发散的、 开放的、概念的对问题的分类(四) 认知水平差异 认知-记忆:问题狭窄、封闭,要求学生对信息回忆或 再认。学生再认、回忆、下定义、复述、重复、摘录 、鉴定或回答是与不是 聚合思维:问题范围狭小,要求学生对记起的东西进 行分析和综合。学生翻译、说明、叙述、解释、比较 、对比、分析、联想、下结论或概括 发散思维:问题范围广阔、

7、开放,要求学生丰富已有 的信息或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主题。学生假设、推测、 设计、推论、预测、暗示、综合或解决 评价思维:问题范围广阔、开放,要求学生根据内部 的或外部的原始材料进行判断、评价或维护自己的选 择。学生依据一种明确的标准发表意见、判断、评价 或者做出并捍卫一种选择对问题的分类(五) 问题的作用 提示性问题:检验事实的 框 架 问 题 :框定范围引导深入初期:围绕具体情境现在:提升出指向学科的、抽象的问题返回三、怎样设计和使用“问题”设计问题的基本思路 V形层级图的启示 基本问题序列、问题矩阵、五何问题设 计法 基于绩效任务的问题设计法 六侧面设计法:解释、阐明、应用、洞 察、神入、自

8、知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问题工具包http: questioning.org/q7/toolkit.html继续基本问题序列:事实(what)、原理和规律(why)、 技能(how)、源头(who)、时间(when)、空间( where)、比较和选择(which)问题矩阵的构成:是(is)、曾经做(did)、能(can )、意愿将(would)、必须将(will)、也许可能(might )对问题矩阵的简化和改良:五何问题设计法返回返回例 大多数昆虫都是人类的益友,列举几种益虫。 生活中也有一些昆虫对我们有害,这些害虫是哪些?如何 防避它们。还有些昆虫正遭受着物种灭亡的命运,如何挽 救它们?请将你

9、的探索结果制作成一份书面报告。例 在一个科学实验中,由于机器的故障你被送到 了唐朝,写一篇游记,介绍你在唐朝的生活。游记的 内容必须包括唐朝的食品、衣着、住房、交通、职业、农 业五个方面。另外,你还需要在你的游记中插入一些反应 唐朝人生活的实景图片。 例 你将和你的小组一起采访被评为“市级十佳少年 ”的一位同学,以及他的学友和班主任,从采访中了解他是 如何安排学习和娱乐的,并就此主题为校报撰写名为“高效 率少年的习惯”的新闻稿。例 Big Bucks公司计划修建一条通往河对岸的公 路,以便建造一个新的水电站。这条公路将恰好穿过你 所研究的热带雨林,你将给土地管理部门写一封呼吁信 ,说服他们否定

10、Big Bucks修建公路的计划例 难道你喜欢被“宰”吗?我们都不喜欢,但是 有时也很难说。当承包商给你一份家庭维修报价单时, 你怎么知道这份报价单有没有做手脚呢?现在,我们告 诉你房间的尺寸、材料和劳动力的成本数,请你辨别一 下精明的承包商有没有“宰”你。 例 学生们将针对Boylston镇上池塘和学生建造 的池塘进行科学实验,比较两个池塘的水质,并且创建 实验报告,尽力回答所遇到的问题,给予确凿的证据。例 为一个公司设计一个花园,花园里要以各种 形状:圆形、方形或三角形来展现公司的标志。作品的 形式应该是一份有标识的花园素描和一份清单,列出各 种所需的植物及其数量和颜色。 例 今天你的心情

11、是愉悦还是略带忧郁?色彩可能是 你心情的最佳表露者。试用色彩画图为你一天的心情作个日 记,并在每个色彩图的旁边加上一小段文字来描述当时的心 境例 学校体育教研组决定发动全校学生的聪明才智和 创造力,来自己创编一些新的体育游戏。运用以下一种或几 种动作技能,创编一套体育游戏,并和小伙伴一起表演讲解 。例 为家长们设计并举办一次茶话会,你将与小伙 伴们一起设计制作邀请函、日程表、欢迎标准、签到表等, 还要为活动的一些特殊需要制订计划。例 假如你有机会可以打电话“订购”朋友。想一想 你想要的朋友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在你订购朋友之前,先描 述一下你想要的朋友的三种特征,每个特征都举个例子来说 明,还要说

12、明你为什么想要这样的朋友。返回课堂中使用问题的基本策略 呈现问题 候答 叫答 理答继续明确提问的目的: 一,我想检查一下,确保这一信息明白无误。二,让我们的想象力驰骋三,提问不是惩罚漫不经心的学生的手段激发:提供真正的挑战用于讨论的刺激问题:欢迎多种观点的问题。 例如:有些时候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些国家之间的 矛盾冲突会导致战争而有些则不会。当你思考 我们学习的现代战争时,你是否看到什么模式 可以帮助我们弄清这个问题?返回留有足够多的思考时间信任:与每个学生保持接触、给于帮助返回在非评价氛围中提供反馈机会(集体回答或悄悄回答)问题的分配:随机提问和允许pass返回理解学生:倾听、宽容失误、给于感谢和鼓励、对学生 的感受给于关注计划:判断什么是重要的创造:找到解决普遍问题的原创性方法澄清: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贡献和成就的价值从容自信:清晰和恰如其分地表达自我探询性问题:教学活动的偶发性、不可预测性和反应性返回返回返回四、结论和思考 1. 提问、回答、理答占据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 分时间; 2. 问题的设计和使用是多种教学思想、模式之 下共用的方法或策略; 3. 当前课堂教学中缺乏有意识的问题设计和有 效的设计方法体系; 4. 在问题的具体使用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 目性; 5. 探询性问题的提出需要教师更多的智慧和经 验,也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基础。欢迎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