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202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微山一中微山一中 2012-20132012-2013 学年高一学年高一 5 5 月质量检测月质量检测地理地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 题 2 分,共 50 分。 ) 1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 )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 B C D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C.资源状况 D.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3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一现代社会一工业时期

2、B农业时期一原始农业一工业社会一现代社会 C工业时期一原始社会农业时期一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一工业时期一现代社会 4.目前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 A.欧洲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亚洲国家 B.北美国家城市化进程比拉美国家快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发达国家慢 D.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 9 月份 30S80S 平流 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 6-7 题。 6. 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 CO2 浓度而增加 7. 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3、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 8-9 题。 8.图中字母 F、H 代表的含义是( ) F 表示资源获取 F 表示产业消费 H 表示废 物排放 H 表示产品消费 A. B. C. D. 9.E 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过度排放污 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 染排放 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A. B.C. D. 210下列城市的服务范围最大、职能种类最多的是 ( )A襄阳市 B武汉 C 上海 D广州市11估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在于( ) A.指

4、导农业生产的发展 B.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C.限制消费水平的提高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 读下图“六边形服务网络图”判断 12 题:12.按城市等级由高到低排列,图中的排列顺序应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13.右图反映了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 长属于现代型的国家是:( ) A B C D 14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B.19 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移居东南亚 D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 读“人口相等的四座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图” ,完成 15-16 题

5、15.有关这四座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是 D.人口数量增长最少的是 16.城市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口问题,其原因可能是:( ) A.实行计划生育 B.医疗卫生事业退步 C.鼓励晚婚晚育 D.已进入“现代型”的增长模式 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 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 ,回答 17-18 题17.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B. C. D. 18.图中四个阶段表明( ) A.阶段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等级不明显 B.阶段区域以

6、小城镇为主,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阶段逆城市化格局已经出现,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 D.阶段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人口状况及流动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下图,回答 19-20 题。319下列影响我国不同地区人口环境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东北地区水力资源 B东部地区气候资源 C中部地区矿产资源 D西部地区水资源 20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从东北、西部向中部 B从内陆向东部沿海 C从资源贫乏区向资源丰富区 D从非季风区向季风区 2005 年元月 6 日,是我国大陆“13 亿人口日” ,巨大的人口数量,

7、再一次向我们敲响 了警钟。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汇,即增长高峰、老 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据此回答 21-22 题。 2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基数大 C人口死亡率低 D国外人口迁入 22有利于缓解我国就业紧张形势的措施之一是( )A实施西部大开发 B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C加快农业机械化 D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读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回答 23-24 题。23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A高级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 C电子工业区 D公园游览区 24关于该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

8、) A工厂企业集中 B文化教育发达 C环境污染严重 D地租昂贵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 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 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 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 600 元、1000 元、 1400 元,生产成本分别为 200 元、400 元、600 元,运费4与距离成正比。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 25 题。 25X、Y、Z 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二、综合题:二、综合题:(50 分) 26.城市是社会经

9、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共 15 分)(1)1950 年至 2000 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 、 。 (3 分)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核心标志是 。 (2 分)(2)与 F 城相比,E 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 用。 (2 分)(3)图 2 的两线中,反映 G 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这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G 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其原因是 、 等社会经济问题(任意两点即可) 。 (5 分) (4)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多项选择) (3 分)A 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 促进

10、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5C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 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 分) 材料一 2011 年 3 月 25 日大连日报报道 日前,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成功生产出第一 批芯片组,预计在今年上半年,配备大连产芯片组的个人电脑将在中国和全球上市。昨日, 英特尔技术与制造事业部副总裁兼全球芯片制造部总经理周伟德将一块由英特尔大连芯片 厂生产,并在成都完成封装测试的芯片组赠送给大连市政府,市长李万才说,这块珍贵的 芯片组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和友谊,也将见证大连与英特尔合作的美好前景。 材料二 大连市未来发展方向是“三个中心一个基地”东北亚物流中心、东北

11、亚航 运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信息化产业基地。 (1)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属于( ) (2 分) A原料导向型工业B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技术导向型工业 (2)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 ) (2 分) A丰富的原料B庞大的市场 C廉价的劳动力D先进的技术 (3)目前大连作为信息化产业基地与美国“硅谷”相比主要有何优势和劣势?(分)(4)你认为大连市在未来建设信息化产业基地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7 分)28读下列柱状图(资料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回答:(10 分)(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考虑,其主要原因是

12、:;(1 分) 结合你所了解的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 有利的方面: ; ;(2 分) 不利的方面: ; ;(2 分)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结构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1 分) , 分析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有 ; ;(2 分) 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 ;(2 分) 29.下图是某发达国家,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三个阶段) ,读图回答:(10 分)6(1)城市形成阶段(阶段)决定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 ,它为城市的发展提 供了 和 功能。 (3 分) (2)阶段商业用地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或 两侧。 (1 分) (3)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阶段住宅区出现了分化,从住宅质量来说 图中甲、乙两住宅区,甲为 ;乙为 。 (2 分) (4)从阶段到阶段反映了该地区 过程(1 分) ;在该过程的具体表现 为 。 (3 分)7参考答案:1-5 DCDAD 6-10 CBADcABB 11-15 BBACA 16-20 DCBDB 21-25 BABDD26.(1)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3 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2分)(2)公路运输(或交通运输) (2 分)(3)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