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福建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3703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福建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福建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物】福建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物】福建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物】福建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福建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福建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2015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 1 I 卷。第 1 卷为必考题,第 1 I 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本试卷共 12 页,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选择题答案使用 2 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

2、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相对原子质量:H 一 1、N 一 1 4、O 一 1 6第第 1 1 卷卷 本卷共本卷共 181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6 分,共分,共 10810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符合题目要求。1有关酶和 ATP 的正确叙述是A基因表达过程需要酶和 ATP 参与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C温度不会影响 ATP 与

3、ADP 相互转化的速率D酶氧化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2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右图中、表示细胞自噬的三种方式,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2A细胞通过减少有害蛋白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延长细胞寿命B自吞小泡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吞噬颗粒物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能确保细胞内的稳态D细胞自噬贯穿于正常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的全过程3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 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

4、错误的是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4miRNA 是一类在人体内广泛分布的内源性非编码 RNA,长度为 1 925 个核苷酸,不同miRNA 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miRNA 通过与靶 mRNA 结合或引起靶 mRNA 的降解,进而特异性地影响相应基因的表达。请根据材料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第 1 页,共 1 2 页AmiRNA 指导合成的肽链最多含有 8 个氨基

5、酸BmiRNA 在转录水平特异性地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C。不同 miRNA 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与细胞分化有关D不同 miRNA 的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5玉米籽粒黄色基因 T 与白色基因 t 是位于 9 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 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 Tt 的黄色籽粒植株 A,其细胞中 9 号染色体如图 1 所示。以植株 A 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产生的 F 1 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 B,其 9 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 2。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A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3B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

6、色体未分离C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D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6次氯酸钠能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该过程不可能涉及的变化有A置换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电离 D水解第 1I 卷必考部分第第 1I1I 卷必考部分共卷必考部分共 1010 题,共题,共 157157 分。分。 26(1 4 分,每空 2 分)科研人员为研究土壤 pH 对粳型杂交稻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将消毒后生理状态良好且相同的水稻幼苗分别置于 pH 为 4.0、5.0、6.0、7.0 和 8.0的培养液培养,其它条件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水稻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

7、叶绿素 a、叶绿素 b 的含量,计算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 ab 的值,结果如下图。分析回答:(1)培养水稻幼苗的过程中,隔天更换培养液,除了可以防止缺氧造成烂根和营养不足之外,还能防止培养液_的改变,影响实验结果。(2)测定叶绿素含量前,需要提取叶绿素。提取的方法是:避光条件下,在剪碎的绿叶中加入二氧化硅、_后快速研磨,经过滤获得色素滤液。研磨过程中要避的原因是_。4(3)测定水稻幼苗叶片呼吸作用速率时需在_条件下进行。(4)由图乙可知,水稻对 pH 的适应范围较广,在_范围内对水稻的生长影响不大。结合甲图分析,pH 的变化主要导致_的变化,从而影响光合速率。(5)若 pH 为 4.0 时,水稻

8、幼苗要正常生长,每天适宜的光照时间不少于_小时。27(1 2 分,每空 2 分)下列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中填数字)。(1)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液体、内环境与细胞之间可以进行一些物质的交换,如图中的箭头所示,其中有一个箭头的方向画错了。请用文字叙述该错误:_。(2)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成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的含量有关。(3)某人对花粉过敏,当花粉再次进入其体内时,就会引起图中的【 】_的通透性增强,增多等一系列过敏反应。(4)结核杆菌、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通常生活在中,此时,人体首先通过特异性免疫中的_细胞的直接作用使靶细胞裂解。(5)若是胰岛 B

9、细胞,导致中胰岛素增加的刺激因素是:_。(6)依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A若表示甲状腺细胞,则中不可能存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若表示肝脏细胞,则:的氧含量的氧含量的氧含量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消化酶不存在于、中D若该图所示的部位是皮肤,当人体所处环境气温达到 3 5时,的变化是“舒张” 。528(1 4 分,每空 2 分)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花小,杂交育种工作量巨大。水稻的紫叶鞘对绿叶鞘完全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 A 和 a)。现有紫叶鞘(甲)和绿叶鞘(乙)两个纯系水稻品种,将甲、乙两种种子间行种植。(1)若要获得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乙植株进行_(操作)并套袋

10、隔离,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授粉并进行套袋隔离。种子成熟后收获_(填“甲”或“乙”)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播种这些种子所得的幼苗表现型只有 1 种,若某次实验的这些幼苗出现了性状分离,原因可能是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待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长出的幼苗将会出现紫叶鞘和绿叶鞘两种表现型。其中_性状幼苗是乙的自交后代,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你的判断。_(3)由于甲、乙两品系各有一些不同的优良性状,研究者欲以此为基础培育优良杂种。请你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实现甲、乙间的杂交,获得杂种植株。你的方案是:_。选考部分选考部分第第 1I1I 卷选考

11、部分共卷选考部分共 5 5 小题,共小题,共 3535 分。其中第分。其中第 2929、3030 题为物理题,第题为物理题,第 3l3l、3232 题为化学题,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 2929、3030 题都作答,则按第题都作答,则按第 2929 题题计分,若第计分,若第 3l3l、3232 题都作答,则按第题都作答,则按第 3131 题计分;第题计分;第 3333 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请将答案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请将答案都填写在答题卡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都填写在答题卡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33(10 分)大兴安岭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 5 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如下图所示,图中数据为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试回答:6(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_结构。白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_。(2)下面是落叶松沼泽中,落叶松种群碳元素的流动过程模型。图中碳的流动形式是_。落叶松的碳流出途径除图中已经表示的外,还有_。(3)下表是大兴安岭 5 种沼泽地不同层次的年有机碳储量测定结果(单位:kgm-2)。试回答:与灌丛沼泽相比,毛赤杨沼泽的灌木层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低,这是因_。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