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侧管理的主导:政府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63692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需求侧管理的主导:政府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需求侧管理的主导:政府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需求侧管理的主导:政府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需求侧管理的主导:政府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需求侧管理的主导:政府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需求侧管理的主导:政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需求侧管理的主导:政府(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需求侧管理的主导:政府1政府为主导是电力需求侧管理(DSM)的主导者和 推动者,主要是因为在参加电力需求侧管理 的各个参与方中,只有政府才是全社会的责 任主体和整体利益的代表;要协调各个参与 方的利益分配,只有政府才能做到公平客观 ;要创造合适的政策环境,只有政府才能制 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和运营机制。 2政府为主导是全社会的责任主体和整体利 益的代表 是协调各方利益的最佳选择 是创造适宜制度环境的主体 3政府的主要职责在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的主 要职责包括制定法律法规、建立 激励和监督的市场机制、开展诱 导宣传和推动。 4组织机构政府电力企业、中介 机构、准政府机 构电力企业或其下属

2、节能服务公 司、独立的节能服务公司、电 力用户、承包商、产品生产销 售商主导项目管理项目具体操作52002.08.06 经济日报报 行业瞭望:用电高峰能否不拉闸限电?o主持人语电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动力。如果没有电, 人们的生产、生活一下子就被打乱了,特别是在人们 需要用电的高峰时期。但电力生产和供应有其特殊性 ,电是无法储存的,不可能在平时多存一些,等到高 峰时再用;又不能建设许多电厂,一年就用几个月。 这个难题不但我国有,发达国家也不例外。解决的办 法是什么?国电公司动力研究中心的胡兆光同志提出 了向管理要电能的解决方法,值得一试。678910政府为主导o国务院办公厅6月7日通知:强化电

3、力需求侧 管理o国家发改委电监会2004393号文件:加强 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1o江苏计划政府资助1/3(约4000万),企业负 担2/3,实施DSMo北京研究发电企业让利部分,政府支持部分o福建建立专项资金o上海建立专项资金12政府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导者政府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导者和推动者 ,主要是因为在参加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各个 参与方中,只有政府才是全社会整体利益的 代表;要协调各个参与方的利益分配,只有 政府才能做到公平客观;要创造合适的政策环 境,只有政府才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监 管体系和运营机制。1314政府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导者是全社会的责任主体和整体利益代表。是

4、协调各方利益的最佳选择。 是创造适宜制度环境的主体。 在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法律法规、建立激励和监督的市场机制、开展诱导宣传和推动。 15国外政府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成功经验一、完善法律法规,建立长效机制二、经济措施三、信息普及与引导措施四、政府引导企业参与自愿协议五、制定合理的电价政策 16完善法律法规,建立长效机制(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二)出台强制性标准(三)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机制长期规划目标17经济措施第一类政策:降价政策措施 。第二类政策:税收制度。 第三类政策:财务政策措施。 第四类政策:技术支持措施。 第五类政策:证书贸易制度。 18信息普及与引导措施19政

5、府引导企业参与自愿协议o自愿协议是一种多方计划,是政府部门 同某一行业或某一企业签订的协议,旨在降 低商业和工业能源使用者的能耗,一般情况 下根据行业分支或者贸易领域来定义。o自愿协议必须与国家各种现有政策相结 合,并与能效措施联系起来。一般情况下, 在设计自愿协议时,现有的税收政策、 法律法规、补助计划等均应考虑在内。 20制定合理的电价政策o不同国家制定的电价政策不同。 o不同用户电价存在一定差异。 o很多国家都根据自身情况出台了一系列分时电价。 o对工业用户取消优惠电价政策。 21我国政府开展需求侧管理的成绩和经验一、电力需求侧管理逐步纳入国家专项法规二、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意见不断丰富三

6、、多次出台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相关通知和文件四、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五、各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办法22需求侧管理逐步纳入国家专项法规o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首次将节能及能源的合理利用上升到国家经 济发展长远战略方针的高度,同时,对节能 管理机构的组织体系、国家鼓励的重点节能 技术类型及重点用能用户的节能责任、违规的高耗能行业用能的法律责任进行了系统 范,为后续电力行业相关政策的出台奠定了 基础,也成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展的重要依 据。23需求侧管理逐步纳入国家专项法规o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2000)作为节约能源法具体落实的配套政策, 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做了明确的深化定义,不 但明确将需求侧

7、管理作为电力规划、综合资 源规划的包含内容,而且还提出了国家鼓励和推广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这极大地推 动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开展。24需求侧管理逐步纳入国家专项法规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 (2001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2004 ) 节能中长期规划 (2004)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 知 (2005) 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2005) 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 (2005)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2006)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 “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 (2006 )25需求侧管

8、理指导意见不断丰富o2002年以来,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又相继制定 了关于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 见(国经贸电力2002470号)、加 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 能源2004939号)等。通过这些文件, 政府不断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在我国的 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文件的内容不 断丰富,为以后开展需求侧管理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思路。26出台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相关通知和文件o“十五”期间,我国遇到了新一轮的电力供应 紧张局面。在应对这轮供需矛盾的过程中, 电力需求侧管理得到了充分重视。相关部门 多次发出通知,给予推动和指导,使得需求 侧管理工作规范、有效、持续开展,在保证 电力

9、安全、稳定和供应方面发挥了很大成效 。27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一)主要用电产品强制性能 效标准1.建立了节能产品认证制 度2.建立了能效标识制度 (二)基于市场的节能技术服 务机制28各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办法o部分省(区、市)就已经根据当地情况制定 了本省的节约用电管理办法,比如河南省政 府于1994年9月7日发布的河南省节约用电 管理办法、湖北省政府于1995年12月2日发 布的湖北省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等。2000 年以来,部分省(区、市)在国家相关政策 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点,出台了地方性的 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和一些政策,对 促进地方电力需求侧管理起到了较好作用。 29推进需求侧管理工作

10、有效开展的举措一、完善法制环境二、建立市场机制三、诱导手段四、运作机制30完善法制环境(一)激励原则 (二)法律法规1.确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法律地位2.切实将电力需求侧管理纳入电力发展规划 (三)能效标准1.我国能效标准的分为指令性标准、最低能 效标准、平均能效标准、和能效分级标准四 类。31建立市场机制价格政策 1.电价在DSM中的作用电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中重要的经济手段, 是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市场机制的重要环节 。电价科学合理,可以促使DSM项目在市场 中自然运作并发展,反之,不合理的电价会 抑制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开展。32DSM的电价机制o合理的峰谷电价 。o执行尖峰电价 。o合理的峰

11、谷时段 。o分级电价制 。o建立发、供电联动的峰谷电价。 o适当提高居民用电价格 。o加大差别电价的执行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 整 。33我国的电价水平o电价水平总体偏低 。o电价水平同其他能源价格水平相比较低。 o居民生活电价偏低。 o峰谷电价比偏小。o执行分时电价的电量比例较低。 34财税政策oDSM专项资金oDSM税收政策o奖励政策o培育节能市场35诱导手段(一)技术手段 (二)行政手段1.组织体系建设2.扶持和推进示范项目实施3.节能监测与考核制度4.对DSM实施主体的激励5.有序用电 (三)扩大政府效率采购范围 (四)宣传培训36运作机制(一)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种以

12、减少的能 源消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 资方式。政府在合同能源管理中的作用: 1.政府作为中间担保人的方式减少双方的经济 纠纷。 2.针对节能服务产业进行财税激励政策。 3.鼓励电网企业成立节能服务公司。 4.化解信息、融资等方面的一些障碍。 37社会效益分析评价o减少社会成本o增加消费者福利o节能减排38什么是综合资源战略规划(IRSP)31综合资源战略规划(IRSP)是根据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在全国 范围内将电力供应侧资源规模(如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等) 与引入能效电厂(EPP)的各种形式的电力需求侧资源规模综合统一优 化,从战略的高度,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合理

13、利用供应侧与 需求侧的资源,在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前提下,使得整个规 划的社会总投入最小,社会总效益最大。 供应侧资源:火电、水电、核电、风电等。需求侧资源:绿色照明EPP、高效电机EPP、高效变压器EPP、高效家电EPP、蓄能设备EPP、可中断负荷EPP等。3931IRSP有4个模块:需求侧的EPP 、供应侧的传统电源、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它通过调整传统电 源与需求侧管理(新增EPP)的 比重(支撑点A),以及经济效益 及社会效益的权重(支撑点B), 实现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最大化 。同样在市场机制下,若电价高 、节电设备价格低;电力建设投 资高、运行费用高,都将使得支 撑点A向D处

14、移动;反之,若电价 低、节电设备价格高;电力建设 投资低、运行费用低;都将使得 支撑点A向G处移动。 IRSP原理图什么是综合资源战略规划(IRSP)4031在国家层面,政府有能力通过恰 当的电价政策、经济补贴政策来 推动能效电厂的发展,因此政策 可以调整IRSP中支撑点A,使其 向D方向移动,充分发挥IRSP对 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设计最佳 的市场机制及激励政策,达到能 源战略规划的目标。此外,通过 对B点的调整,可以权衡经济效 益及社会效益。IRSP原理图什么是综合资源战略规划(IRSP)4132IRP与IRSP的异同综合资源规划 (IRP)综合资源战略规划( IRSP)实施条件电力垄断(

15、发、输、配、 售一体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前后都适 用性质电力企业规划国家电力战略规划,可以 指导电力行业及用户节能 的规划目标企业的总成本最小、经济 效益最大全社会的总成本最小、社 会效益最大制定者电力企业政府42综合资源规划 (IRP)综合资源战略规划 (IRSP) 关注重点注重微观;注重宏观;电力企业根据其电力需 求及可行的DSM项目预 测,提出其发电装机进 度、生产模拟,并制定 具体到每台机组的开工 、建设、生产、运行甚 至检修等规划政府制定各时期不同类 型发电机组(如煤电、 气电、水电、核电、风 电等)及EPP的总体规模 、对能源种类的需求量 、对社会环境影响等宏 观规划32IRP与IR

16、SP的异同43综合资源规划 (IRP)综合资源战略规划 (IRSP)资源优 化的范 围可以将电力企业所经 营区域内供应侧与需 求侧的资源进行优化 配置可以将全国范围内供 应侧和需求侧的资源 进行优化配置国家政 策的体 现可以体现一部分更能体现国家的大政 方针和政策32IRP与IRSP的异同44为什么要开展IRSP在电力市场改革之前,IRP在电力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厂网分开后,电力企业无力再开展IRP随着EPP的出现,在国家层面,政府能够开展IRSP3345综合资源规划(IRP) 是在20世纪7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 。当时,中东石油危机、土地成本的上升及环境的压力,导 致美国垄断体制下的电力公司重新思考如何以最小的投入保 障电力供应?如何协调售电量和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关系,使 得电力公司投入最小,利润最大?此时,IRP应运而生,通过 微观上的企业行为达到全社会减少对一次能源的需求、缓解 环境压力的宏观效果。I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