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道式干燥实验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61818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道式干燥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洞道式干燥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洞道式干燥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洞道式干燥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洞道式干燥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洞道式干燥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道式干燥实验(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福州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室二九年十月干燥实验干燥实验(洞道式)(洞道式)一 实验目的二 实验任务三 实验原理四 实验流程五 操作要点六 数据处理七 报告要求实验六 洞道式干燥实验福州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室了解洞道式循环干燥器的结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及在工业干燥设计中的意义。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任务干燥条件对干燥特性曲线的影响研究利用实验室洞道式干燥器,完成湿含量、干燥面积 、绝干质量一定的纸浆板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恒定干 燥速率的比较实验,进行不同干燥条件对干燥特性曲 线的影响研究。任务要求 (1)在相同介质流速、不同介质温度(两种温度) 下,测

2、定恒定干燥速率曲线。 (2)在相同介质温度、不同介质流速(两种流速) 下,测定恒定干燥速率曲线。 (3)改变纸浆板厚度(两种厚度),在一定的介质温度、介质流速下,测定恒定干燥速率曲线。(4)每个实验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条件进行实验。(5)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不同干燥条件下,对恒速干燥速率、降速干燥速率以及临界湿含量和平衡湿含量等干燥特性参数的影响,以及测定干燥速率曲线的工程意义。 二、实验任务干燥条件对干燥特性曲线的影响研究(续)干燥是利用热量去湿的一种方法,它不仅涉及到气、固两相间的传热与传质,而且涉及到湿分以气态或液态的形式自物料内部向表面传质的机理。由于物料的含水性质和物料形状的差异,水分传递速

3、率的大小差别很大,概括起来,它受到物料及其含水性质,干燥介质的性质、流速,干燥介质与湿物料接触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对干燥机理的研究尚不够充分,干燥速度的数据还主要依靠实验。 三、实验原理若将湿物料置于一定的干燥条件下,如一定的温 度、湿度和气速的空气流中,测定被干燥物料的质量 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则得图1所示的曲线,即 物料含水量时间曲线和物料温度时间曲线。干燥 过程分为3个阶段:物料预热阶段, 恒速干燥阶 段, 降速干燥阶段。图中AB段处于预热阶段,空气中部分热量用来加热物料,故物料含水量和温度均随时间变化不大。三、实验原理在随后的第阶段BC,由于物料表面存在自由水分,物料表面温度

4、等于空气的湿球温度,传入的热量只用来蒸发物料表面的水分,物料含水量随时间成比例减少,干燥速率恒定且较大。到了第阶段,物料中含水量减少到某一临界含水量时,由于物料内部水分的扩散慢于物料表面的蒸发,不足以维持物料表面保持润湿,则物料表面将形成干区,干燥速率开始降低,含水量越小,速率越慢,干燥曲线CD逐渐达到平衡含水量 而终止。 三、实验原理在降速阶段,随着水分汽化量的减少,传入的显热较汽化带出的潜热为多,热空气中部分热量用于加热物料。物料温度开始上升,与交点处的含水量称为物料的临界含水量 ,在图1中物料含水量曲线对时间的斜率就是干燥速率 ,若干燥速率 对物料含水量进行标绘可得图2所示的干燥速率曲线

5、。 三、实验原理图1 干燥曲线 图2 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速率曲线只能通过实验测得,因为干燥速率不 仅取决于空气的性质和操作条件,而且还受物料性质 、结构及所含水分性质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123456789101211131-风机,2-片式阀门(排出空气),3-入口温度计,4-孔板流量计, 5-电加热器,6-电器面板,7-干球温度计, 8-湿球温度计,9-电子天平, 10-干燥室,11-出口温度计, 12-风速调节阀, 13-片式阀门(吸入空气)四、实验流程图空气由风机输送,经孔板流量计、再经电加热器后流过干燥室,然后回入风机循环使用,空气流动 方向如上页图中箭头所示。电加热器由智能数显调节仪

6、设定操作温度,并使实验的空气温度恒定。智能数显仪表可以以直观的 操作及显示实验过程中的湿球温度,干燥室前、后 的温度及孔板流量计入口的空气温度。装在风机出口端的热电阻探头用于测量流经孔板时的空气温度(入口温度),这温度是计算流量的 一个参数。四、实验流程图空气流速由风速调节阀12(碟形阀)调节。任何时候这个阀都不允许全关,否则电热器就会因为空气 不流动而过热,引起损坏,除非两个片阀2和13全开 。风机进口端的片式阀门13用于控制系统所吸入的空气量,而出口端的片阀2则用于调节系统内的热气 湿度。本实验设备还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其操作过程如下页所述。四、实验流程图操作方法开动干燥

7、设备,启动计算机, 双击桌面上的“ 干燥实验”图标 ,按计算机的提 示操作并输入资 料,即可开始实 验。同时计算机 会实时显示温度 和干燥曲线。数据采集与处理干燥室及试样的准备试样天平试样架重 量 传感器实验前将已知绝干质量的试样放入水中浸泡片刻,让水分均匀扩散至整个试样,然后称取湿试样质量(约吸水60g )。待干 燥系统温度稳定后,打开干燥室的门将湿试样放入。加热2加热1仪表电源风机开关入口温度出口温度总电源开关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孔板压差电流表电器面板及加热控制依次开启电源总开关、仪表电源和风机开关,在干球温度显示面板上设定实验所需的温度值。按下加热1 和加热2开关,开始加热。电器面板及加热控

8、制加热1由智能数显调节仪控制,加热2通过组合开关由手动控制,用作起动或冬季辅助加热。当干球温度计显示值接近设定值时,关闭加热2,使加热温度平稳,如果加热2关闭后长期达不到控制温 度(欠温控制)则应重开加热2。相反如果超温失控,则 应关去加热2乃至加热1。湿球温度计本装置是利用干燥室内的 正压,使空气按图中箭头方 向向外排出,以获得较高流 速,同时湿气往外排出也可 避免系统内湿度增加。湿球湿度计示意图湿度计安装前应检查图中A 处是否畅通;水从喇叭口加入 ,注意加至刚到U形管下端顶部 为止,不要过多,以避免流入 风道内。实验过程,视蒸发情 况,中途加水一、二次。 (1)实验前量取试样尺寸(长、宽、

9、高),并记录 绝干试样的质量。(2)将已知绝干质量的试样放入水中浸泡片刻,让 水分均匀扩散至整个试样,然后取出称取湿试样质量。(3)检查电子天平是否灵活,并复零位。(4)往湿球温度计内入适量的加水。(5)依次开启电源总开关、仪表电源和风机开关, 调节蝶形阀12至预定风速值。适当打开片阀2和13。五、实验操作要点五、实验操作要点(6)在干球温度显示面板上设定实验所需的温度值 。按下加热1和加热2开关,开始加热。待温度接近 预定温度时,视情况增减辅助加热器,避免“超温 失控”或“欠温失控”,直至确信控制正常后,才 让其自动运行。(7)待空气状态稳定后,打开干燥室门,将湿试样 放到支架上,关好干燥室

10、的门。待天平显示一个整 数值时,立刻开动第1只秒表(实验用2只秒表)。(8)待水分失去3g后,停第一只秒表,与此同时 开动第2只秒表。记下干燥时间。以后每失去3g水(在 降速阶段可以失去2g或1g水) ,均记下其干燥时间。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试样接近平衡水分为止。(9)实验结束,先关电加热器,使系统冷却后再 关风机,卸下试样,并收拾整理现场。 五、实验操作要点(续)六、实验数据处理(kg/m2s)式中: 干燥速率,kg/(m2s);A 干燥表面 (m2) ; 相应的干燥时间 (s);汽化的水分量,kg。式中: 湿物料中绝干物料的质量,kg; 湿物料含水量,kg水kg绝干料。负号表示物料含水量随

11、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 分别为 时间间隔内开始和终了时湿物料的质量 kg横坐标 为相应于某干燥速率下的物料的平均含水量。 以 为纵坐标,某干燥速率下的湿物料的平均含水量 为横坐标,即可绘出干燥速率曲线。六、实验数据处理六、实验数据处理风速的计算1、计算体积流量: 式中: 流经孔板的空气体积流量,m3/s;(表压 强约544Pa,温度与空气入口温度一致)。 压差计示值,Pa; 流经孔板的空气密度,kg/m3 ,状态和 状态相同。 其中 空气入口温度,K。 六、实验数据处理风速的计算2、计算平均风速U:如果孔板流量计的压差示值 Pa,平均风速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U按流量计算的平均风速,m/s;S2干燥室流通截面积,S2=0.150.2=0.03 m2; T,T1 空气入口温度和干燥室前温度,K。实验报告总体要求同以前的实验。报告在实验结束一周内交。实验结果讨论要求:每份报告至少要有两条干燥速率曲线,以便探讨不同干燥条件下,对恒速干燥速率、降速干燥速率以及临界湿含量和平衡湿含量等干燥特性参数的影响。建议第2套、第3套、第4套的同学分别与第1套比较,第1套的同学与第2套比较。将2条恒定干燥速率曲线标绘在同一直角坐标纸上。七、实验报告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