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61635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7-3 7-3 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 和条件形成常数和条件形成常数n 以上讨论了简单络合物平衡体系中有关各 型体浓度的计算。实际上,在络合滴定过程中 ,遇到的是比较复杂的络合平衡体系。在一定 条件和一定反应组分比下,络合平衡不仅要受 到温度和该溶液离子强度的影响,而且也与某 些离子和分子的存在有关,这些离子和分子, 往往要干扰主反应的进行,以致使反应物和反 应产物的平衡浓度降低。一、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一、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n 能引起副反应(除主反应以外的反应,林 邦建议称为副反应)的物质有:H+、OH-、待测 试样中共存的其他金属离子,以及为控制pH值

2、 或掩蔽某些干扰组分时而加入的掩蔽剂或其他 辅助络合剂等,由于它们的存在,必然会伴随 一系列副反应发生。其中M及Y的各种副反应不 利于主反应的进行,而生成MY的副反应则有利 于主反应的进行。(一)滴定剂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1.酸效应H+与Y4-离子的副反应对主反应的影响,或由 于H+的存在,使络合体Y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称为酸效应,也叫质子化效应或pH效应。在一定情 况酸效应不一定是有害因素。当提高酸度使干扰离子 与Y的络合物能力降至很低,从而提高滴定的选择性 ,此时酸效应就成为有利的因素。酸效应的大小,可以用该酸度下,酸效应系数 Y(H)来衡量。Y(H)= cY /Y=1/YcY表示

3、络合反应达平衡时,未与M络合的EDTA 的总浓度为:cY=Y+HY+H2Y+H3Y+H6Yn 可见:在副反应中Y型体的分布分数Y与酸效 应系数Y(H)成倒数关系。n 酸效应系数Y(H)的计算:n根据多元酸有关型体分布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nY(H)=(H+6+Ka1H+5+ Ka1 Ka2 H+4+ Ka1 Ka2Ka6)/ Ka1 Ka2Ka6 n =H+6/ Ka1 Ka2Ka6 + H+5/ Ka2 Ka3Ka6+n H+4/ Ka3Ka4 Ka5Ka6 +H+3/ Ka4 Ka5Ka6+H+2 / Ka5Ka6+H+/Ka6+ 1可见,Y(H)只与溶液中H+有关,是H+浓度的函数 ,酸度越

4、高,Y(H)越大,酸效应越严重。n根据质子化常数来表示ncY=Y+ 1HYH+ +2HYH+2 +6HYH+6 即 Y(H)=1+1HH+2HH+2+6H H+6n =1+iHH+i例7-2 计算 pH等于5.00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Y(H) 和lgY(H)。n 解:已知EDTA的各累积质子化常数lg1H lg6H分别为:10.26、16.42、19.09、21.09、 22.69和23.59,n H+=10-5.00mol/L,将有关数据代入式n Y(H)=1+1HH+ +2HH+2+6HH+6 得n Y(H) =1+1010.2610-5.00+1016.4210- 10.00+1019

5、.0910-15.00n+1021.0910-20.00+1022.6910-25.00+1023.5910-30.00n =1+105.26+106.42+104.09+101.09+10- 2.31+10-6.41n =106.45 n所以 lgY(H)=6.452.共存离子的影响n 若溶液中同时存在可与EDTA发生络合反 应的其它金属离子N,则MN与EDTA之间将会发 生竞争,N将影响M与EDYA的络合作用。若不考虑其它因素,则nY(N)= cY /YncY=Y+NYnY(N)= Y+NY /Y = 1+KNYN (2 )3.EDTA的总副反应系数若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存在,则cY=Y+HY

6、+H2Y+H3Y+H6Y +NY由H+和N所引起的Y的总副反应系数为;Y= CY /Y =(Y+HY+H2Y+H3Y+H6Y +NY)/Y= (Y+HY+H2Y+H3Y+H6Y)+(Y +NY- Y)/Y =(Y+HY+H2Y+H3Y+H6Y)/Y +(Y +NY)/Y - Y/Yn=Y(H)+Y(N)-1n当Y(H)或Y(N)1,YY(H)+Y(N)n或Y(H)Y(N) ,YY(H):nY(N)Y(H),YY(N) 例7-3 某溶液中含有EDTA、Pb2+和(1)Ca2+, (2)Mg2+,浓度均为0.010mol/L。在pH=5.0时, 对于EDTA与Pb2+的反应,计算两种情况下的 Y

7、和 lgY值。解: 对于EDTA与Pb2+的反应,受到酸效应和共 存离子的影响。查附录一之表4,pH=5.0时 lgY(H)=6.45;由查附录一之表3可知, KPbY=1018.04,KCaY=1010.7,KMgY=108.7由于络 合物的形成常数相差很大,可以认为EDTA与 Pb2的反应完成时,溶液中CaY的浓度非常低, Ca2+0.010mol/L=10-2.00 mol/L;镁共存 时的情况类似。由式 Y(N)=1+KNYN 可得:(1) Y(Ca)=1+KCaYCa2+=1+1010.710-2.00=108.7再由式 YY(H)+Y(N) 可得:Y=Y(H)+ Y(Ca)-1=1

8、06.45+108.7- 1108.7lgY=8.7(2) Y(Mg)=1+KMgYMg2+=1+108.710-2.00=106.7Y=Y(H)+Y(Mg)-1=106.45+106.7-1106.9lgY=6.9计算结果表明,共存离子对主反应是有影响 的。如果相差100倍或更多时,可将其中数值较 小者忽略,反之要考虑其影响。 (二)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n1.M的络合效应和络合效应系数n 另一种络合剂与M离子的副反应对主反应的 影响称为络合效应。n 采取与酸效应类似的处理办法,求得络合效 应系数M(L)nM(L) =1+iLinY(H) = 1+ 1H H+ +2H H+2 +n +6H H+

9、6n =1+iHH+in2M的水解效应n 同理: M(OH) =1+iOHin3. M的总副反应系数n 若两种离子同时存在,即M离子与络合剂 L和OH-均发生了副反应,则其总副反应系数为 :nM=M(L)+M(OH)-1n当M(L)或M(OH)1,MM(L)+M(OH)n或M(L)M(OH) ,MM(L)nM(OH)M(L) ,MM(OH)例 7-4 在0.10mol/LNH3 0.18mol/L(均为平 衡浓度)NH4+溶液中,总副反应系数Zn为多少?锌 的主要型体是哪几种?如将溶液的pH调到10.0, Zn又等于多少(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n 解:已知锌氨络合物的积累形成常lg1 lg4

10、 分别为2.27,4.61,7.01,和9.06; NH3=10-1.00 mol/L,npK(NH4+)=9.26。 因为pH=pK+lgNH3/NH4+=9.26+lg0.10/0. 18=9.00n查附录一之表6可知,pH=9.0时,lgZn(OH)=0.2 。n =1+1NH3+2NH32+3NH33n +4NH34 =105.10n 由于式3NH33和4NH44中这两项数值较 大,因此可知锌在此溶液中主要型体是Zn(NH3)32+和 Zn(NH3)42+ 。所以 n Zn= +Zn(OH)-1105.10 所以 lgZn =5.10 当溶液的pH=10.0时,查表lgZn(OH)=2

11、.4, NH3的质子化常数KH=109.26。因为n =NH3+NH4+=0.10+0.18=0.28=10- 0.55 mol/Ln由分布分数可得:n NH3= K/(H+K)=10-0.62 mol/Ln =1+102.2710-0.62+104.6110- 1.24+107.01n 10-1.86+109.0610-2.48=106.60 此时 n Zn =106.60n 计算结果表明,当 一定时随着溶液酸 度的降低,NH3有所增大,使NH3对Zn2+的 络合效应亦有所增大。同时也可以看出,由于 辅助络合剂的作用,此时Zn2+的水解反应可以 忽略不计,Zn 。若溶液的pH=11.0 ,此

12、时, =5.4 ,就必须考虑水解影响 了。 (三)络合物MY的副反应n pH3,形成酸式络合物,MHY;n pH6,形成碱式络合物,MOHY。n 由于这两种络合物不稳定,一般情况 下,可忽略不计。 四、MY络合物的条件形成常数n 条件形成常数亦叫表观稳定常数或有效稳定 常数,它是将酸效应和络合效应两个主要影响因素 考虑进去以后的实际稳定常数。n 在无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下,M与Y反应达到平 衡时的形成常数KMY,称为绝对形成常数。nKMY=MY/MYn 对有副反应发生的滴定反应:nM=cM/MnY= cY/YnMY= cMY/MY 代入KMY定义式:nKMY= cMY/(cM cY)MY /MYn 或KMYMY /(MY)= cMY/(cM cY)n 令: KMY=KMYMY /(MY )n KMY称为表观形成常数或而条件稳定常数,而 cM 、cY、 cMY则称表观浓度。KMY表示在有副反应的情况下,络合反应进行 的程度。nlgKMY=lgKMY lgM lgY +lgMY (1)n 在多数情况下,MHY和MOHY可以忽视,即n pMY=0。n lgKMY=lgKMY lgM -lgY (2) 此式为计算络合物表观形成常数的重要公式。当溶液中无其它配离子存在时: n lgKMY=lgKMY - lgY(H) (3) 若pH12.0,lgY(H)=0n lgKMY= lgKM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