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诗原型意象探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0411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捣衣诗原型意象探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捣衣诗原型意象探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捣衣诗原型意象探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捣衣诗原型意象探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捣衣诗原型意象探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捣衣诗原型意象探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捣衣诗原型意象探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捣衣诗原型意象探微活动内容: 提要: 捣衣诗是闺怨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那月下捣衣的凄凉哀怨的砧杵之声,是古代文学许多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捣衣诗的原型意象始于汉代班婕妤的捣素赋,她的这篇工于体物言情的小赋,直接开创了捣衣一类题材的创作。而在文学的发展流变中,以捣素赋为原型意象的捣衣诗也在经历着由艳丽而到逐渐切近现实人生的变化。关键词:捣衣;砧声;闺怨;思妇;原型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熟读唐诗者无不知晓。诗中那萧瑟的秋风、朦胧的月色、凄清的砧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以及向往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交织在一

2、起,有声、有色、有情,形成了一个富有特殊美感的艺术境界,是为捣衣一类诗歌的千古绝唱。捣衣诗, 始见于汉代,盛于六朝和唐。它的产生与汉唐时多边境战争,男子服兵役而女子缝制寒衣有关。早在古代, 就有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悲凉哀怨的传说,而捣衣诗更多地表现捣衣带来的对远戍之人的思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现实的怨刺。所谓捣衣, 是古代的服饰民俗,就是把织好的布帛置于平滑的石砧上,用杵捣平捣软, 然后再缝制成衣服。 诗经中早就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句,秋天是准备冬衣的季节。因此, 捣衣往往在秋夜中进行,凄清的砧声联系着季节,又联系着捣衣的佳人对远方之人的深婉情愫。 捣衣还另有一义,即在砧石上用杵捶打衣物,使

3、之洁净,但现存的捣衣诗一般都指前者,故又谓之曰“捣素”。在中国文学史上, 最早将捣衣带进文学家视野并将它与远戍的征人联系在一起的是汉代代班婕妤的捣素赋 。在这篇工于体物言情的小赋中,作者把捣衣这一单调枯燥而又沉重的劳动安排在凉秋之夜的月色之中:“广储县月,晖水流清。桂露朝满,凉襟夕轻。”她用美仑美奂语言描绘了捣衣人娇好的装饰容貌和优美的体态,罗裙飘舞,环珮叮噹,明眸皓齿,举步生芳。真可谓精妙绝伦,举世无双。后世曹植的洛神赋、 红楼梦中的警幻仙姑赋都似大有此风调:“改容饰而相命,卷霜帛而下庭。曳罗裾之绮靡,振朱佩之精明。若乃盼睐生姿,动容多致。弱态含羞,妖风靡丽。皎若明魄之升崖,焕若荷华之昭晰。

4、调铅无以玉其貌,凝朱不能异其唇。若云霞之迩日,似桃李之向春。红黛相媚,绮组流光。笑笑移妍,步步生芳。两靥如点,双眉如张。颓肌柔液,音性闲良。”她把捣衣的动作描绘得像舞蹈般轻盈和婀娜多姿:“任落手之参差,从风飚之近远。或连跃而更投,或暂舒而长敛。”然后,她对空旷凄清的静夜中的砧声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通过比喻和对音乐产生的效果的描写,委婉地传达出砧声中所蕴含的缅邈深情:“于是投香杵扣纹砧,择鸾声争凤音。 梧因虚而调远, 柱由贞而响沉。 散敏轻而浮捷,节疏亮而情深。 含笙总筑, 比玉兼金。 不埙不篪, 匪瑟匪琴。 或旋环而纡郁, 或相参而不杂。或将往而中还,或已离而复合。翔鸾为之徘徊,落英为之飒沓。

5、调非常律,声无定本。,清寡鸾之命群,哀离鹤之归晚。”最后,染成玄黄之色的精美的丝帛已织就,准备精心缝制寒衣却不知长久在外的远戍之人现在是怎样的身材,不禁百忧盈其心而悲从中来,于是只有把对远人的深切关怀之意一针一线地缝进不知何时才能送到的寒衣之中:“望明月以抚心,对秋风而掩镜。阅绞练之初成,择玄黄之妙匹。准华裁于昔时,疑形异于今日。 , 怀百忧之盈抱,空千里兮饮泪。侈长袖于妍袂,缀半月于兰襟。表纤手于微缝,庶见迹而知心。计修路之遐迥,怨芬芳之易泄。书既封而重题,笥已箴而更结。惭行客而无言,还空房而掩咽。 ”班婕妤的 捣素赋体物言志,凄婉动人。其实这篇赋中很大程度上蕴含了她自己独特悲剧人生体验。班

6、婕妤(名已失,不可考)是著名史学家班固的姑母,左曹越骑校尉班况之女,善诗赋,有美德。汉成帝时选入宫,始为少使,为几受宠幸,封为婕妤。后为宫人赵飞燕夺宠,居长信宫,作有自悼赋、 捣素赋、 怨歌行。其中怨歌行在早期的五言诗中,是难得的一首好诗。诗人以扇自喻,借扇寄怨, 表现了宫中女性受皇权捉弄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内心时时感到的惴惴不安和恐惧。而秋扇见捐以喻女子似玩物遭弃,形象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普遍的悲剧命运,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因此,该诗流传甚广, 影响甚大,后代诗人多有以“宫怨” 、 “班婕妤”、 “团扇诗”等为题而赋诗者。在后代的诗词中,“团扇”已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时的象征,慨叹数奇而失意的

7、男性文人反复吟咏,乐此不疲, 是因为这一题材成了他们寄寓自己内心深处的政治伤痛的最好的物质载体。班婕妤的自悼赋抒发了她被成帝遗弃后的悲苦心情,用委婉曲折的形式,在感恩戴德的外表下,倾诉她深切的不幸与悲哀,是为宫怨之题材。其赋有云:“潜玄宫兮幽以清,应门闭兮禁闼扃。华殿尘兮玉阶苔,中庭萋兮绿草生。广室阴兮帷幄暗,房栊虚兮风泠泠。”她的捣素赋以捣素为题材,描写月夜秋风中辛勤捣素,制衣寄远,怀念远人而不得,辞旨缜密,哀怨缠绵,感物言志,那“怀百忧之盈抱,空千里兮饮泪”、 “望明月以抚心,对秋风而掩镜”、 “惭行客而无言,还空房而掩咽”,何尝不是冷宫中凄苦生活的真实写照,又何尝不是内心哀怨之情的宣泄。

8、捣素赋的美学价值正在于它委婉地表达了幽禁深宫之中的宫女孤独悲凉的心境,其真正的意义是宫怨。班婕妤的 捣素赋是工于体物言情的小赋,受当时赋体美学风范之影响,一样写得铺陈而文辞富赡艳丽,它特别留意于捣衣这一特殊事物的节候和景物,以及它的姿态动作和特殊的音响效果,而且,它描写了捣衣的全过程。首先是捣衣的典型环境:季节是霜华桂露的寒秋,明月高悬,相约相伴的妇女,环珮珠玉,罗裙飘曳,妙若天仙,来到波光粼粼的河畔,纤手玉腕繁杵叩清砧,于是,“哀音缘云发,断响随风沉”(何景明捣衣 ) ,凄婉的砧声便会像一曲曲从思妇心中流淌出来的悲歌一递一声地传送在空旷寒夜中的每一个角落,“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余音袅袅,不绝

9、如缕”(苏轼前赤壁赋 ) 。此时的佳人,必定是辛勤劳作,在皓腕参差的投杵之间以至芳汗淋漓。然后是染丝、裁剪、制作衣服,把佳人对远戍之人的切切深情缝进一丝一缕之中。远戍之人历久不归,山长水阔,天高地迥,寒衣做好而又往往难于寄达,作品就在无限的凄苦哀怨中作结。捣素赋虽有赋体典雅端庄的雍容华贵之气, 但是我们透过表面的这些艳丽的文辞,看到的是它在闺怨的题材中注入了闺中日常生活的细节,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思妇在现实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开辟了闺怨诗的新境界,使之成为一种沿用不衰的原型意象,直接启迪了许多后人的创作。瑞士心理学家容格在研究作家创作的原型时,提出了 “集体无意识” 的人格层次。“所谓集体无意识

10、,是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人员心理上的积淀物。容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显现在反复出现的某些意象、故事和想象之中,他称之为原型。作家的创作,在无意识中表现了对这些原型的向往和追求”。捣素赋上述的原型意象,一经班氏的创作后,逐渐成为一种凝固的格式。在六朝和唐出现了一批以捣衣为题材的诗,这些诗都是出自于男性作家之手,虽然诗与赋的体裁不同,但诗赋相通, 这些诗大体沿袭 捣素赋的上述的抒情体式,在诗中通过表现妇女捣衣之情怀来寄寓自己的人世艰辛以及对现实人生的关怀。 这种现象表现了文学上原型创作的一般规律,一个原型意象一旦形成,便具有某种稳固性和延续性。而“伟大的艺术之所以伟大,全在于它发现了集

11、体潜意识的原型并把它表现出来,从而唤起藏在人们头脑中同类意象,形成顿悟,产生美感”。思妇怀念远戍征人是传统的闺怨题材,在诗经 的“国风” 中,早就有 君子于役 和伯兮 等著名篇章。在闺怨诗的发展中,逐渐在夫妇相思离别的痛苦中掺进了更多的人生感喟,特别是屈原首创了“美人香草”以弃妇比拟逐臣的抒情模式以来,闺怨诗便常常成为男性文人借闺音以浇心中之块垒的一种方式。捣衣诗是由闺怨诗生发出来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受到了文人的青睐。翻开玉台新咏 ,我们可以看到一批咏捣衣的诗,这些诗基本上沿袭捣素赋的模式。写寒秋的凄清、捣衣的动作、最后以寄衣怀人作结。由于玉台新咏成集之时宫体诗所追求的文学风

12、尚,因此这些诗和捣素赋一样,以绮丽为其基本风格。如产生较早的曹毗的夜听捣衣 :寒兴御纨素,佳人理衣襟。冬夜清且永,皓月照堂阴。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清风流繁节,回飙洒微吟。嗟此往运速,悼彼幽滞心。二物感余怀,岂但声与音。就诗而言, 是以捣衣为题材的闺怨诗,比较新颖,但实际上从表现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基本上是源于捣素赋之体式。以后的诗人谢惠连、柳恽、王僧孺、费昶、萧衍、庾信等人,都曾作过捣衣诗 ,虽然各有特点,但风调都与曹毗之作相似。现举几首较有代表性的诗如下:谢惠连捣衣衡纪无淹度,晷运倏如催。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螿涕。夕阴结空幕,霄月皓中闺。美人戒裳服,端饬相招携。簪玉出

13、北房,鸣金步南阶。櫩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纨素既已成,君子行不归。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盈箧自予手,幽缄俟君开。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柳恽捣衣诗一首 孤衾引思绪,独枕怆忧端。深庭秋草绿,高门白露寒。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兰。不怨飞蓬苦,徒伤蕙草残。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寒园夕鸟集,思囿草虫悲。嗟兮当春服,安见御冬衣。鹤鸣劳永叹,采绿伤时暮。念君方远徭,望妾理纨素。秋风春绿潭,明月悬高树。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步櫩杳不极,离家肃已扃。轩高夕杵散,气爽夜碪鸣。瑶华随步响,幽兰逐袂生。踟躕理金翠,容与纳宵清。泛艳迴烟彩,渊旋龟鹤文。凄凄合欢袖,冉

14、冉兰麝芬。不怨杼轴苦,所悲千里分。垂泣送行李,倾首迟归云。王僧孺捣衣足伤金管处,多怆缇光促。露团池上紫,风飘庭里绿。下机鹜西眺,鸣砧遽东旭。芳汗似兰汤,彫金辟龙烛。散席广陵音,掺写渔阳曲。别鹤悲不已,离鸾断更续。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费昶华观省中夜闻城外捣衣阊阖下重关,丹墀吐明月。秋气城中冷,秋砧城外发。浮声绕雀台,飘响度龙阙。婉转何藏摧,当从上路来。藏摧意未已,定自乘轩里。乘轩尽世家,佳丽似朝霞。圆珰耳上照,方绣领间斜。衣熏百和屑,鬓摇九枝花。昨暮庭槐落,今朝罗绮薄。拂席卷鸳鸯,开缦舒龟鹤。金波正容与,玉步依砧杵。红袖往还萦,素腕参差举。徒闻不得见,独夜空愁伫。独夜何穷极,怀之在心侧。阶垂

15、玉衡露,庭舞相风翼。沥滴流星辉,灿烂长河色。三冬诚足用,五日无粮食。杨云已寂寥,今君复弦直。萧衍捣衣驾言易水北,送别河之阳。沉思惨行镳,结梦在空床。既寤丹绿谬,始知纨素伤。中州木叶下,边城应早霜。阴虫日惨烈,庭草复云黄。金风但清夜,明月悬洞房。袅袅同宫女,助我理衣裳。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轻罗飞玉腕,弱翠低红妆。朱颜色已兴,腼睇目增光。捣以一匪石,文成双鸳鸯。制握断金刀,薰用如兰芳。佳期久不归,持此寄寒乡。妾身谁为容,思君苦入肠。以上各诗,基本沿袭这样一个模式:写景容饰捣衣裁衣缝制念远独悲。在这种抒情模式下捣衣的妇女,衣着华丽,纤手弄砧杵,举步生香,情感凄切婉转,到底是平民还是贵族妇女?笔者

16、认为这主要是对捣素赋 原型意象的一种重复,也是诗歌的时代风尚。 再有就是男性作家作闺音,无非是借此美丽的形式表达几许现实人生的感伤罢了。捣衣的原型意象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时代文学风尚之流变,也逐渐少了些绮丽的色彩,北朝诗人温子昇著名的捣衣诗虽还有齐梁遗风,但他已在诗中引入了边塞之荒凉,与初唐某些诗人的诗风已比较接近了: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到了唐初诗人沈佺期有“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 古意呈乔补阙知之 ) ” ,与温子昇之诗体式基本相似。张若虚有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沿用以捣衣寄相思之情的模式。唐宋诗人的作品中,尽管仍有少数诗人沿袭以上所述之抒情格式, 但更多诗人的捣衣诗中,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