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环境监测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5160034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章 环境监测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十五章 环境监测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十五章 环境监测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十五章 环境监测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十五章 环境监测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 环境监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 环境监测(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vv 监测的概念监测的概念 vv 监测的作用和依据监测的作用和依据 vv 监测计划的确定监测计划的确定 vv 几个环境要素的监测方案几个环境要素的监测方案 vv 环保设施的监督管理环保设施的监督管理一、一、 监测的概念监测的概念1.信息基础(耳目、哨兵)建设前环境状况,建设中,运行期。管理需要,防患于未然。 2.范围大,项目多,污染物时空分布;监测中的投入产出问题。 3.在哪测?测什么?怎么测?数据如何使用? 4.QA/QC要求:代表性、精度性、准确性、完整性、可比性(五性)二、监测的作用和依据二、监测的作用和依据l1. 把握现状,预测发展l2.

2、 “三同时”l 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 、投产。l l 环评监测(基本信息)l “三同时”阶段监测(执法)l 后评估监测(执法)3、监测计划(1)依据:法规要求标准的分类与选用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技术规范方法标准标准物质建设项目:原材料、工艺流程、产品,找出监测因子地理、气候诸条件(气的扩散、水的交汇等)(2)程序:项目分析例:水泥、电厂(煤、油)、石化、农药、化工、造纸需要和可能投入产出比(POPs、PCDDs)监测机构、人员、设备、技术;计量认证(CMA,项目、人员、设备、质量管理程序)实验室认可(CNACL)1. 目的环评要求制定出监测计划,含计划的技术、管理要求。 实用性 要

3、求能执行、起作用,监测能反映资源和生态变化,可持续发展。 2. 环境监测方案的基本组成1)监测项目2)监测点位3)监测范围4)监测制度(审核制度、监测机构、监测方法、经费预算等) 3. 现状监测的目的及同步气象、污染监测的必要性1)为预测提供背景数据2)用污染数据与气象质量评价现状3)验证或调整预测模式4)为区域例行监测点位优化提供依据 4. 基本内容 (1) 阶段性内容(主要因子)规划摸清本底(现状)建设施工现状附加运行污染负荷贡献三、监测计划的制定三、监测计划的制定(2) 监测因素水、气、噪声、土壤、废物(固、液);注意原料、产品的储运途径。城、镇、乡发展的影响。(3) 监测因子 项目可能

4、产生的影响; 全方位考虑亚洲开发银行要求:自然资源: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气候、土壤;自然生物资源:森林、沼泽、河流生态、河口、海洋生态;经济发展资源:农业、水产养殖、畜牧业、城市工业 、移民、基础设施、工业、旅游业;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学、公众健康、环境美学、历史、考古、文化古迹有质量和排放标准的因子参照国外、WHO标准(WTO) (4)监测的区域范围(监测布点)可能影响的范围满足预测要求 (5)方法选择采样(时间、频次、可能性)、制样、保存、传输等方法;监测分析方法;QA/QC的执行 (6)成本估算四、四、 几个环境要素的监测方案几个环境要素的监测方案1. 制定原则:经济、实用,够环评使用即

5、可;有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的优先;优先污染物,三致物质;总量控制的项目,水八项,气三项;国家政策:321111. 大气监测方案(1) 现场调查:污染物扩散环境、条件;背景情况;植被等;现有源:排放量、强度、排放方式及高度、总量及最大量。扩散环境。 (2) 监测项目:依据: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建设项目排放特征污染物 (3) 监测范围(布点)依据:项目排污特征、种类及扩散(高度、流速、流量)风向、风速、地理环境是否敏感区:居民、风景旅游、古迹保护;评价范围(基本一致)一级 1620Km;二级 1014Km;三级 46Km;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4) 点位布设功能区划(质量及污染现状)一级 10

6、个二级 6个三级 13个下风向,工业密集区,人口密集区,增加点位,其它可减少些,满足精度要求。目的:反映区域污染水平,消减或增加规律。要求:长期性、连续性、可比性。避开干扰地带,点位在开阔处,采样点至建筑物距离为其高度的2倍以上。距林木1020m,进样口270范围的气流进入,在行车道0.51m设点,采样口与建筑物夹角小于30 ,平行样采集距离1m(L)2m(H)。3. 水质监测方案 (1) 准备:现场调查: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相应标准?自然环境历史性监测资料、仪器 (2) 监测项目地表水质:GB383888(30项) GB38382002(小于24项,增加82项)水文:水位、流速、断面宽度、

7、水深(流量?)底质:As、Hg、Pb、Cr6+、Cu、Cd(Zn、硫化物、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地下水:矿化度、总硬度、K、Na、Ca、Mg、HCO3-、SO42-、F-水系原来受纳污水情况: (3) 监测范围:可能影响的区域、基本现状、污染趋势敏感污染源的把握老污染源的把握(1)点位(断面)布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背景断面;河宽 50m 设左、右50m 设左、中、右水深 5m 水面下0.5m,底上0.5m。15m 水面下0.5m1m 水面下0.3m10m 水面下0.5m,水底上0.5m10m 水面下0.5m,10m处,水底0.5m水温分层现象时:地下水:水面下0.30.5m干枯

8、河流?季节性河流? (2)监测时间:34天,每天至少2次;水源地,12次/年;丰、枯、平的划分;底质。(3)采样方法及保存、运输:采样器分类容器分类油类、硫化物、BOD、微生物特殊项目现场测试项目(1) 分析方法: 理化指标(现场项目) 三氮三氧(COD、BOD、TP、TN) 有机物 (2) QA/QC (3) 数据的合理性判断与使用DO、COD、BOD、NH3N、S2-关系;CODBOD;COD的概念;油类;有机污染物;4. 土壤监测方案: (1) 调查范围10001500公顷 510个点同类土壤 35个点表土 020cm中心土 2040cm原有污染源的问题土壤背景值问题 (2) 项目:养分

9、、重金属、农药类、其它 (3) 样品制备及保存 (4) 样品处理:As、Hg、Pb、Cd有机物、农药类 5. 固体废物监测方案 6. 噪声监测方案 (1) 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区域现有噪声水平评价项目的平面布局、声源及消声措施周边噪声环境 (2) 项目预测:单位区域为界敏感区范围扩大交通影响厂界是建筑物时,围墙外3.5m处厂区内测点间距大 100300m; 小 50100m。 (3) LAeq连续等效A声级如何计算四、环保设施的监督管理与监测 (1)废气(脱硫、除尘) (2)废水 (3)固废 (4)噪声(问题很大) (5)制度、人员设施本身环境噪声源监测要点环境噪声源监测要点 环境噪声源监测要点环境噪声源监测要点 环境噪声源监测要点环境噪声源监测要点 环境噪声监测要点环境噪声监测要点 环境噪声监测要点环境噪声监测要点 环境噪声监测要点环境噪声监测要点 环境噪声监测要点环境噪声监测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