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成本-ERP中的產品成本控制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15474 上传时间:2017-03-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標準成本-ERP中的產品成本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標準成本-ERP中的產品成本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標準成本-ERP中的產品成本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標準成本-ERP中的產品成本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標準成本-ERP中的產品成本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標準成本-ERP中的產品成本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標準成本-ERP中的產品成本控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准成本的产品成本控制产品标准成本是在 与生产和会计都相关的领域。标准的制定是有效控制成本的前提。借助产品标准成本的计算,可以分析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并比较不同产品和不同生产方式在成本上的差异。产品标准成本的信息将被用于企业预算和市场盈利分析。众所周知,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模块一般按企业内部的职能划分,比如从企业运作整体来看,可以分为物流、会计和人力资源等模块,而物流下又可以分出生产、销售、采购和储运等模块。同样地,会计下也可以分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等模块。各模块之间,数据是集成和共享的。在上两期我们分别探讨了 的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它们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述两

2、个专题都涉及到了 的产品成本信息。事实上,产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是 一个重要模块。 产品成本控制模块是生产和管理会计的交叉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产品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的概念及其制定过程。和实际成本不同,这个子模块的作用主要有:产品销售成本(2. 决定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并计算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的附加价值(统其他模块提供信息,比如:为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及生产效率控制建立比较基准;更新物料主记录中的产品成本;为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提供产品成本信息(参见本刊第 6 期的盈利分析和第 8 期的企业预算);为销售模块设定价格底线。 在介绍具体计算过程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和产品标准成本

3、计算有关的概念和数据准备工作。计算产品成本的数据准备物料清单( 料清单是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关于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物料清单是 基础。对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物料清单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单。这样就构成了多层物料清单(图 1 就是一个多层物料清单。对于多层物料清单,统首先计算物料清单中最低层次物料的成本。随后逐步计算上一层次的物料(半成品),计算过程中包括了已经计算过的下层物料的成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成本上卷( 当我们保存最终产成品的成本估算时,该产成品下的每

4、一层半成品的成本估算和成本构成也被保存了。通过成本上卷我们就可以分析每个生产层次的附加价值了。有些公司在内部各部门使用一种统一的 构。这种结构通常由产品设计部门创建,供储运部门和生产装配部门使用。统允许公司的各个不同部门和领域维护各自的 每个 必须有唯一的编号并明确指明它的用途(这样,每个部门只需处理各自相关的数据。工作中心( 工作中心是一种抽象的组织机构,它可以被灵活地定义为各种实际的工作中心,如一台机器或一组机器,一条生产线,一个装配中心,一个生产班组,或者一个车间(参见图 2)。工艺路线中的每一道工序(必须在工作中心中完成。工作中心在 物流(理中很重要,和它相关的功能很多,比如生产进度安

5、排(产能计划(等。对于产品成本计算来说,工作中心是计算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基础。工作中心中定义了和产品制造成本相关的公式,比如机器生产准备时间(批次有关而和批量大小无关,而生产机时或工时则和批量大小成正比,等等。工艺路线(工艺路线描述了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每一道工序(以及执行这些工序的先后次序。图 3 中绿色的箭头代表了一种产品的工艺路线,其中每个箭头都是整个工艺路线中的一道工序,如工序 10,工序 20 等等。除此之外,工艺路线中还包含了每一道工序在哪个工作中心中执行,需要哪些材料部件以及其他一些与计算生产期、产能和生产成本相关的技术信息。图 3 中四道工序分别在上文中的工作中心 完成。对于每

6、道工序,系统中还须定义完成该工序的标准作业(比如图 3 中一道装配工序是由生产准备(装配(、关机(项作业完成的。作业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以及 目实施的要求非常灵活地定义,比如对于日用化工品的制膏工序,可以定义备料投料、制膏、固化、罐体清理等作业,这时生产准备和关机作业被赋予了具体的含义。系统使用工作中心中定义的公式和工艺路线中的标准值就可以计算标准的作业耗用量。随后根据成本中心会计中计算出来的作业价格,系统就可以计算出标准的制造成本。成本中心和作业(本中心是 统中归集和控制成本的组织机构。任何一个工作中心都必须明确地隶属于一个成本中心。图 4 中以工作中心例,属于成本中心 实上几个工作中心可以同

7、时属于一个成本中心。在实际中工作中心和成本中心的隶属关系通常应遵循能明确成本控制责任和方便成本核算的原则。在本例中我们采用成本中心和工作中心一对一的关系。成本中心有投入也有产出。图 4 左侧的箭头表示我们投入固定资产、人员、水电煤等等企业的资源到成本中心 此同时,成本中心 产出表现为各项作业些作业完成了产品制造的过程,同时也将价值转移到了产品中去。如图 4 右侧的箭头。物料主记录(料主记录包含了管理一个物料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对于产品成本计算,统主要从物料主记录中获取外购材料的标准价格和缺省生产批量(注:其他还有一些相关参数,本文不作赘述)。除了物料主数据外,系统还可以从采购信息记录(获取材料价

8、格。采购信息记录包含了从某个供应商处购买某件商品的信息,比如和供应商之间签定的价格条款。使用采购信息记录具有一些好处,比如该记录中包括运输成本,如运费、关税和保费,这样可以更好地估算实际材料价格。另外,采购信息记录可以更好地估算转包和外协加工产品的成本。但是使用采购信息记录必然涉及到供应商选择的问题,相对物料主记录来说就较为复杂。物料主记录除了提供产品成本计算所需信息外,在成本计算完成后,标准成本还会保存在主记录中。产品标准成本计算举例 表 1 牙膏 A(1 支) 部件 数量 单位 部件性质 铝管 1 个 原材料 膏体 100 克 半成品 表 2 膏体(1 吨) 部件 数量 单位 部件性质 D

9、 400 公斤 原材料 E 600 公斤 原材料 表 3 工作中心 成本中心 作业 作业价格 标准公式 膏车间 产准备 12000 和批次成正比 膏 2000 时 和批量成正比 化 500 时 和批量成正比 包装车间 包装 40 小时 和批量成正比 表 4 批量 72000 支 工序 作业 数量 投入部件 10 产准备 1 批 D、E 膏 48 小时 化 96 小时 20 包装 1000 人小时 铝管、膏体 表 5 原材料 价格 单位 铝管 D 34000 E 4000 下面我们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具体看一下 统是怎样计算产品标准成本的。同时也可以看到系统提供了哪些产品成本的分析工具。某企

10、业生产各种日用化工品,其中某一特定产品牙膏 A 的物料清单如表 1。半成品膏体的物料清单如表 2。该企业有两个工作中心,具体情况如表 3。产品牙膏 A 的工艺路线如表 4。从物料主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材料的标准价格如表 5。上述这些数据和配置都是在实施 统时收集整理的。实际上这些数据并不是产品成本模块单独使用的,像 作中心、工艺路线、物料主记录等,都是物流管理各领域的必需数据。系统实施完毕后,这些数据还必须不断维护和更新,保持系统运行的真实和流畅。下面我们看一下系统中产品标准成本的各类分析。 成本构成分析首先是成本构成分析。如图 5,由于该公司是生产日化产品的,因此定义了如图中所示的成本构成

11、结构。该结构由 5 类成本构成,分别是原材料成本、生产准备成本、制膏成本、固化成本和灌包装成本。该结构对其所有产品都适用,因此可以方便进行产品之间的比较。从图 5 我们可以发现 成本构成分析类似传统成本会计中的平行结转法,半成品膏体的成本构成被平行地转入了产品牙膏A 的相应成本构成中,而不是将 71200 都作为原材料成本转入产品牙膏 A 中。图中数字的计算过程如下:原材料铝管的原材料成本 = 72000 支 1 个/支 = 8800半成品膏体的原材料成本 = 72000 支 100 克/ 支 400 公斤/ 吨 34000 + 72000 支 100 克/支 600 公斤/吨 4000 =

12、15200半成品膏体的生产准备成本 = 12000 1 批 = 2000半成品膏体的制膏成本 = 2000时 48 小时 = 6000半成品膏体的固化成本 = 500时 96 小时 = 8000产品牙膏 A 的原材料成本 = 28800 115200 44000产品牙膏 A 的灌包装成本 = 40小时 1000 人小时 = 0000制造层附加价值分析利用上文成本构成分析的结果,统可以分析产品价值在各个制造层次增加的情况。本例中生产产品牙膏 A 经过两个制造层次,上层是制造牙膏 A 本身,下层是制造半成品,即膏体。如图 6 右上方,我们可以看到在上层制造层投入了价值 灌包装成本,加上下层制造层总

13、共成本,产品牙膏 A 的总成本是 果想分析下层制造层的成本构成,可以在系统中直接切换到如图中右下方的报表即可。原始成本构成分析在成本构成分析中,除了原材料成本,其他成本构成都是以企业内部作业成本的形式体现。而习惯上,我们经常需要分析成本的原始状态,即产品成本中包括多少人工,机器折旧费用,水电燃料,机物料消耗等等。再看一下图 4,这些原始成本都作为成本中心的投入,而在成本构成分析中出现的成本都是成本中心的产出,即各种作业的成本。因此在 统中又提供了另一种成本构成分析相对于成本构成分析的一个优点是:由于一种产品中的人工成本、水电燃料成本等都是可见的,因此这些成本的价格变化对于产品成本的影响就更容易预测。要理解系统是如何生成原始成本构成分析的,首先必须了解作业价格的确定。图 7 给出了成本中心 3 项作业价格确定的过程。首先,在图的下方我们看到企业已经完成了产品的销售量计划(参见第 8 期的企业预算),该计划是通过盈利分析模块完成的。随后结合各种产品的标准工艺路线,我们可以得到成本中心 3 项作业的计划耗用量。在本例中我们按月进行分析。根据计划的作业耗用量,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