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横向纵向分解分论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22441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横向纵向分解分论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怎样横向纵向分解分论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怎样横向纵向分解分论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怎样横向纵向分解分论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怎样横向纵向分解分论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横向纵向分解分论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横向纵向分解分论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横向纵向分解分论点高 2012 级第三周集体备课主讲罗 英一、技巧讲解 一篇议论文大致可分为引论、 本论和结论三部分, 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 议论文 的结构布局主要是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 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要有新意、 有深意、 有个性、有层次,一种常用的、基本的方法是分解中心论点,然后用几个分论点 (实际已作了中心论点的论据)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论点分解的方法: 1横向分解法 横向分解, 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横向展开分解论点。我们通常将议论文分为 “提出 问题(是什么)” , “分析问题(为什么) ”和“解决问题(怎么样) ”三部分,但 是我们不一定要在同一篇文章

2、中将这三问题全部阐释清楚,可以选择自己得心应 手的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 (1)横向分解“是什么”。 从中心论点的内涵入手进行分解。即从中心论点的本质属性的角度对其 进行分解。 如,2006 年高考湖南一考生写“意气”这个命题,就是着眼于“意气”内涵的 发掘,对其进行分解的: 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 的;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虽然作者以“充满意气的人”为引子展开,但 三个层次的实质都集中在 “意气”的内涵上, 即坚韧不屈、 勇敢不惧、 自信乐观。 2006年高考安徽考生写的阅读是一种孤独 ,也是从“阅读”内涵的角度分解 论述的: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 阅读

3、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 阅读是一种精神 上的孤独。 从中心论点的外延入手进行分解。 即从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的角度其进 行分解。 如,2007 年高考江西一考生写“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这个命题,就是着眼 于“语文”的外延拓展,对其进行分解的:在那一泓清泉里,我看到了历史的沧 桑;在那一泓清泉里,我观赏了优美的生活图景;在那一泓清泉里,我感受了大 自然的神奇;在那一泓清泉里,我领悟了宽容的博大。考生着眼于“语文”的外 延,从历史到现实、从自然到人文,从不同的侧面,向人们展示“语文”的丰富 博大。 (2)横向分解“为什么” 。 这是一种因果分解,主要分析提出中心论点的意义 和原因。 如,2007

4、年高考吉林省一考生写的帮助盛开的花朵一文,在提出“帮 助,是盛开的花朵,自有她的芬芳和硕果”之后,这样安排分论点:帮助是盛开 的花,她点燃生命的希望;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开出了青春的芬芳;帮助是盛 开的花朵,她结出了事业的辉煌。 实际上,作者也正是从三个方面阐述了 “帮助” 的意义。 (3)横向分解“怎么办” 。 就是从解决问题办法的角度分解论点。 如,2007 年高考广东考生写的爱,用心来传递 ,在确立了“爱,需要我们用 心来传递”的中心论点之后, 从三个方面分解论点: 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 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

5、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作者从“笑出真诚”“做出宽 容” “伸出援手”三个方面,阐述传递爱心的途径和方法。 2纵向分解法 纵向分解,就是按照议论文由浅入深的顺序,或者分析、解决问题的顺序,逐步 地完成对中心论点的论述。 (1)时间为序,纵深推移。 如, 在荣誉面前一文这样分解论点:荣誉只表明过去;有了荣誉时不能骄傲; 应把荣誉当成新的进步的起点。作者将“荣誉”放在时间的链条上,着眼过去、 现在、未来三个视角安排分论点,从而将议论引向了纵深。 (2)由表及里,逐层剖析。 如, 扫盲表彰会一文这样安排分论点:四位“脱盲先进”却有三位未脱盲, 其原因是当事者不重实效而又好大喜功;此举可以糊弄不重调查、

6、喜听好言的上 级领导。其后果是欺骗愚弄群众,贻误大业;铲除官僚主义,让形式主义在大众 面前曝光,使之无地可容是杜绝这类现象的方法。 (3)步步推进,解决问题。 这种分解方法,按照“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步步跟进, 以解决问题为归宿。 如,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文在提出“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之后,这样分 解论点: 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 为什么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A符合人的本性(人具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 B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 C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 怎样使生活丰富多彩? A要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

7、 B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3修辞分解法 修辞分解法,就是借助比喻、对比、比拟等修辞手法,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1)比喻式分解。用比喻的手法化抽象为形象,论点不直接表明,而是借 助喻体,形象化地表达,使文章富有语言美、意蕴美。如,2007 年高考河南一 考生写的教育是门艺术在提出“艺术性的教育引导学生走向光明”这一中心 论点之后,这样分解论点:教育是导航标;教育是启明星;教育是支船桨。从三 个方面,阐述教育的艺术性,形象而富有启发作用。 (2)对比式分解。运用联想、对比思维,用对比手法分解中心论点,往往 是两个分论点,涵概正反两个方面。如,2005 年高考广东一考生,面对“铭记 与忘

8、记”这个话题, 调动联想、巧用对比写的 米卢与孔明 一文这样分解论点: (对米卢)我们铭记他的失败,忘忆他的成功;(对孔明)我们铭记他的成功, 忘记他的失败。由此反思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文明。这种联想、对比思维,显示 了作者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3)比拟式分解。调动想像思维,采用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对中心论点进 行分解,追求说理形象化和趣味性。如2007 年高考河南考生写的在爱的牵动 下飞翔一文,在确立了中心论点之后,采用比拟式分解:(借“风筝”之一口 向“引线”告白)爱我就不要把我牵得太紧;(借“蛹”之口向世人宣誓)不要用剪刀,剪开我周身的束缚, 痛苦让我自己来承担。 在饶有趣味的情节化段落

9、中 完成对论点的证明。 二、范文引路 读书是快乐的 养性莫若修身,至乐莫若读书。 喧闹和繁杂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主旋律,人和人的碰撞, 人和物的磨擦是 人们无从逃避的必修课, 社会的快节奏、 生活的多样化给人们带来许多诱惑和惊 喜的同时, 也带来了焦虑和烦恼心灵,时常被揉搓得疲惫不堪。 我们该到哪 里去找心灵的憩息地呢? 有人选择轻歌曼舞的筵席, 有人选择五光十色的荧屏, 有人选择费心劳神的 麻牌,但我要说一方有书的天地,是更适宜我们心灵憩息的乐园。 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古人云:书中日月长。书中有秦汉 的冷月,唐宋的歌舞,明清的悲歌,将世事沧桑、人生百态尽展眼底。在有月或 没月

10、的夜晚,去会见曹雪芹,去访问罗贯中,去聆听鲁迅的教诲,瞬间完全进入 了心灵被净化的状态。 以书为伍,少了一分浮躁, 多了一分沉静; 少了一分庸俗, 多了一分儒雅;少了一分愚蠢,多了一分睿智。仿佛与对贤相对而坐,感到心灵 充实丰盈,思想豁然开朗。 读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打开一部史书,犹如展开一部历史的长卷谛 听历史的脉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翻开一册文学经典,如同走进一片风景胜地, 诗情画意呼之欲出。李白的孤傲,陈子昂的愁怀,鲁迅的激昂,朱自清的深情, 梁实秋的淡雅, 一一呈现在面前, 心境与文学互为水乳, 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进 入了如诗如画的意境。古贤今哲所论述的广泛空间,纵横万里,上下千年

11、,读之 陶冶性情,益人心智,发人深思。 读书之喜,结良师益友。书是良师,读旧书如见故人,看新书如遇新知。以 书为师似与先贤对话, 如同今哲低语, 以明净的心灵与智者娓娓道来,忘记了一 切得失荣辱, 有的只是一分恬淡求知的心境,一颗祈求解读人生的心灵, 让心绪 得到安祥和宁静。书又是益友,痛苦时,书给你安慰;消沉时,书使你振作;迷 茫时,书给你方向。与书为伍,如有良师益友指路导航,目光可以穿越历史的漫 长隧道,透彻人生的真谛。 我们的心灵需要文化的浸润滋养,读书不仅需要时间, 更需要心境。 只要有 心读书,便可忙里偷闲。 人人都知道开卷有益, 但忙人与书无缘, 俗人与书无分, 若非有意有情,很难

12、与书结为“百年之好”。没有阅读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学 会了读书,就学会的了沉静心灵,参悟人生,拥抱生活。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增知,修心,养性,致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写法指引 文章开头引用戚继光的名言“养性莫若修身,至乐莫若读书”,打出 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主体部分从“为什么”的角度,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三个分论 点: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读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读 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读书之喜,结良师益友。结尾照应开头之意,以反 问出之,收束干脆利落。 作者在语言的准确性和形象感方面用足了功夫:写读书 之乐,则有“书中有秦汉的冷月,唐宋的歌舞,明清的悲歌”;写读书之

13、益,则 有“陶冶性情,益人心智,发人深思” ;写读书之获,则有“沉静心灵,参悟人 生,拥抱生活”。丰富而畅达的比喻、排比,尽显作者表达个性。 三、针对训练 1.训练目标正确分解分论点。结构完整。书面整洁。 2.题目设计 阅读下面的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 子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干戈。管 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非但我们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 古希腊埃斯库罗斯 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 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造就了环境的美。冰心 请以“和谐”为话

14、题,写一篇800 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除诗歌 外文体不限。 3.思路指引 写“和谐”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打开思路: 从“和谐”涉及的范围思考。可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等方面 写作。对个人而言, 可从生活、学习、工作、健康等方面去谈; 对一个家庭而言, 可从父慈子孝、夫妻和睦等方面去谈;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可从农民工待遇、社 会保险、干群关系、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等方面去谈。 从“和谐”产生的条件思考。比如信任与和谐,要想和谐首先需要信任,没有 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人和单位,人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和谐就不会产生。此外, 宽容、友爱、善良等人格精神和健全的法律制度与构

15、建和谐社会也有密不可分的 联系。 从“和谐”的结果的来思考。 “家和万事兴”,和谐可能使家庭万事兴旺,美满 幸福; “美在和谐”,和谐可以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生活美和艺术美;和谐可以创造 盛世,真正的太平盛世应该是和谐的社会。 参考拟题 洒一缕春阳成长与环境逆风而行百炼方能成钢蓬生麻 中,不扶则直童心可敬早恋 =自毁 唱响正义之歌多一份信任,多一 份和谐 和谐来自友善 4例文点评 追寻和谐之美 天空的美,是穿一身蓝;森林的美,是披一身绿;太阳的美,是热情奔放; 月亮的美,是皎洁柔和 , 和谐之美,更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她宇宙间最伟大 的美丽;她是宇宙间所有生灵永远的追寻。 和谐之美给生命带来激情,

16、 给生活带来温馨, 期盼和谐的人们, 让我们一起 追寻和谐美的足迹 和谐之美在宽容中。 有宽容才会有和谐。 宽容是人类情感的种子, 她能在人 类心灵和片静土上让根发芽, 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宽容之心是伟大的, 她浇 熄怒火,化解仇恨;她感化邪恶,播种善良。她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得失,她能化 悲痛为力量,解千愁为云烟;她可与快乐相伴,毫无掩饰,她可与幸福同行畅游 天地。她可让人间充满真情,让人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滋润。宽容是和 谐的摇篮。 和谐之美在诚信中。 诚信人性的底色, 她是一切美德的心灵土壤, 她默无声 息地孕育着和谐之美。 诚信好比一枝玫瑰, 在和谐之春的花园中她最美,美得妍艳欲滴,美得热人心潮。百花丛中她最美,美的无瑕、美的高尚。有了诚信,和 谐之美足以体现! 愿你拥有诚信之花, 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让人间多一缕和谐 的馨香,多一曲和谐的旋律,多一首和谐诗篇。 和谐之美在友善中。友善之与和谐,如春花之与之阳光,如春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