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11556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1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恶性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恶性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恶性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恶性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恶性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恶性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性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课件(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癌药物 疗效评价标准的再考量刘小军兰大一院肿瘤内科19801981-WHO 标准1990200020101994-RECICL2000-EASL 标准2004-RECICL revised 2008-AASLD/JNCI 标准2009-modified RECIST 2009-RECIST(revised)2000-RECIST2007-Choi 标准 (GIST)2009-RECIST 1.1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估标准的演变实实体瘤指南肝癌指南10个AASLD:美国肝病协会 EASL: 欧洲肝病研究会 RECICL: 肝癌疗效评估标准恶性肿瘤疗效评估标准-回顾14个 1960年,美国国家癌症研

2、究所(NCI),首次提出了癌症化 疗疗效评价标准的概念和方法 20世纪70年代,通过影像检查或体检等肿瘤评估方法, 以测得的客观缓解率为依据批准抗肿瘤药物上市1 1980年,WHO评估化疗药物,是以肿瘤大小为标准2 2000年, NCI 实体瘤疗效评估小组制定,用肿瘤大小评 估抗肿瘤药物疗效的指导原则(RECIST)31. Guidance for Industry Clinical Trial Endpoints for the Approval of Cancer Drugs and Biologics. 2. Miller AB,et al.Cancer. 1981 Jan 1;47(1

3、):207-14. 3. Therasse P,et al.J Natl Cancer Inst. 2000 Feb 2;92(3):205-16.传统疗效评估以肿瘤大小变化为标准WHO疗效评价标准(1979年) 以肿瘤大小的变化作为判断疗效的标准 二维(双径)测量 以最大径(a)及其最大垂直径(b)的乘积代表肿瘤面积 ababWHO 标准 以肿瘤大小的变化作为判断疗效的标准特点疗效不足主要以肿瘤体积缩小 为目的(最大长径与 最大垂直径的乘积)CR:可见病变完全消失,1月PR :缩小50%,4周SD :缩小50%,新病灶1.对需测量的病灶及需评价 的病灶未作统一规定2. 是评价单个病灶还是全部

4、 肿瘤不明确3. 对已广泛应用的检查方法 如CT、MRI并未提及CR: complete response 完全缓缓解PR: partial response 部分缓缓解NC/SD: stable disease 稳稳定PD: progressive disease 进进 展基线8 周WHO bi-linear measurementBaseline:92.2100.3=92008 Weeks:72.273.7=5250缩小不足50%,SDWHO疗效评价标准的不足可评价的和可测量大 小病灶的改变混为一 体,导致疗效判断在 各研究组间 各不相同对最小病灶的大小及 病灶的数量亦无明确 的规定PD的

5、定义在涉及单个 病灶还是全部肿瘤 ( 可测量肿瘤病灶的总 和 )不明确新的诊断病变范围的 影像学方法,如CT和 MRI己被广泛的应用 ,但未明确规定疗效评价存在差异而难以比较,往往导致不 正确的结论 2000年美国NCI等正式发表RECIST标准: 采用单径测量代替双径测量 保留WHO标准中的CR、PR、SD、PD概念 相比WHO标准,更精确、简便、重复性好,同时增加了治疗机会,进行全面评估,并引进了影像学新概念。RECIST 标准:以肿瘤单径变化作为判断疗 效的标准特点疗效不足测量肿瘤最大长径CR: 所有目标病灶消失 PR :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 SD: 缩小未达PR或增加未到PD P

6、D: 病灶长径总和增加 20%或出现新病灶1. 当肿瘤形态不规则或瘤 体在治疗后发生不均匀 性退缩时,是否还适用未 知 2. 以稳定肿瘤细胞为主要 目的的分子靶向药物及 介入治疗,RECIST并 不完全适用(双径乘积增大25%,相当于体 积增大43%),过高评定PD(假 性进展),使得一些病人过早 地失去了治疗机会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标准:单径测量法,以肿瘤最大径的变化来代表体积的变化 a cab最长径之和: b+c最长径: aRECIST和WHO测量方法比较Suzuki C et al. Rad

7、iographics 2008;28:329-3442008 by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疗效 RECIST评价 指标肿瘤最大径用常规方法测量 20mm;螺旋CT测量 10mmCR所有靶病变完全消失PR靶病变最大径之和缩小30%SD变化处于部分缓解和进展之间PD靶病变最大径之和增大20% 或出现新病灶http:/RECIST 1.0标准RECIST 1.1标准测量病灶的数目每个器官最多5个,总数不超过10个每个器官最多2个靶病灶,总数不超过5个淋巴结未指定靶病灶短径15mm,良性病灶2 cm病灶,只需1项影像学技术证实.The AASLD p

8、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HCC目标病灶1 cm,无法确 定是否为新 病灶目标病灶增大 至1 cm 以上, 并具有典型强 化特征 总评估,综合靶病灶,非靶病灶和新病灶mRECIST 评估HCC(A)使用传统RECIST评估最大单径; (B) 使用mRECIST 评估活性病灶 的最大单径mRECIST:CRPD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RECIST = SD mRECIST = CRRECIST = PD mRECIST = CR治疗前治疗后RECIST = SD mRECIST = PR治疗前治疗后介入后肝内靶病灶测量

9、平扫期 动脉期Despite Lipidol retention from prior chemoembolization, a clear-cut hypervascular mass that can be accurately measured on arterial-phase scansRECIST = SD; mRECIST = PD治疗前治疗后贝贝伐珠单单抗 mCRC治疗疗不同疗疗效评评价标标准患者 实实例Chun YS, et al. JAMA 2009;302(21):2338-2344.很多肿瘤治疗后退缩呈现囊性病变而影像学病灶的消 失却相对较少 RECIST评价SD, C

10、T形态学为部分有效的患者实例RECIST评价SD, CT形态学为显著有效的患者实例mRECIST标准 小 结 病理和影像的结合非常重要 抗血管生成药物改变肿瘤血流,对肿瘤评估具有 重要影响 计算机直接容积测量强化病灶,确定PR和PD应 在未来临床试验中予以优先考虑 肿瘤强化病灶不规则,混杂强化,不易测量 人工测量的误差CHOI标标准:来源及疗疗效评评价方法2004年,Choi发现在GIST中以FDG-PET为标准, 与肿瘤直径相比,肿瘤密度能更有效地评估伊马替尼的 疗效Choi H, Charnsangavej C, et al. Am J Roentgenol 2004;183:1619-1

11、628.伊马替尼治疗前 : HU=87(CT值 ), FDG-PET高代 谢伊马替尼治疗后 : HU=29, FDG-PET无代 谢疗效 CHOI评价指标CT评价Hu值(肿瘤密度)的变化CR所有可测量病灶和不可测量病灶全部消失 ,无新病灶PR肿瘤最长径之和缩小10%, 或肿瘤密度下降(Hu)15%,无新病灶 SD非CR/PR/PD ,肿瘤相关症状无加重PD肿瘤最长径之和增加10%, 或肿瘤密度 (Hu)改变不符合PR标准; 出现新病灶;瘤内新生结节或原瘤内新生 结节体积增加伊马马替尼评评价标标准: CHOI vs. RECIST伊马替尼治疗GIST后,CHOI标准评价与OS有良好相关性,而RE

12、CIST标准则未体现这种相关性 CHOI标准RECIST标 准Benjamin RS, et al. J Clin Oncol 2007;25(13):1760-1764; C. D. Blanke, etc. JCO February 1, 2008 vol. 26 no. 4 620-625 达到SD(疾病稳定)与达到PR(部分缓解)的患者生存期基本相同,获得SD与PR治疗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获益是相似MASS标标准: 晚期肾肾癌中的抗血管生成疗疗效评评价MASS=Morphology, Attenuation, Size, Structure疗效 MASS标准良好缓解未出现新病灶;并包括下列

13、任何一项: 1. 肿瘤大小缩小20% 2. 一个或多个实质性肿瘤病灶发生中心坏死或密度 降低40%中等缓解不符合良好缓解或缓解不良的标准缓解不良符合以下任一标准: 1. 肿瘤大小增大20%,且不伴有肿瘤中心坏死或 密度降低 2. 新发转移灶,肿瘤中心变实a,或治疗前密度较低 无增强的病灶出现密度升高中心变实是指治疗前肿瘤中心坏死,治疗后肿瘤中心完全或接近完全密度升高(增强CT)Smith AD, et al. AJR 2010;194:1470-1478.PFS:RECIST标准下,PR与SD患者无差异IrRc Immune-Related Response Criteria 免疫相关疗效标准

14、免疫检查点作用机制(- )(+ )(+ )恶性肿瘤与PD-L1u 表达于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细胞膜表面,表达率不一u PD-L1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u 在临床试验中,获得2050%缓解率u PD-1 抑制剂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效应为什么临 床试验只 检测PD- L1表达?早期 / 快速 缓解缓慢/延迟 缓解进展后缓解新发病灶, 再次治疗后 缓解再次治疗后 ,出现混合 型缓解免疫阻滞剂的疗效缓解方式A 早期/ 快速 缓解类似 化疗 药物B 缓慢/延迟反应模式类似于一 般分子靶 向药物C 进展后缓解D 新发病灶,再次治疗后缓解基 线 2008/2/10 开始治疗12 周 2010/11/17

15、停药24 周 2011/2/15 进展42 周 再次治疗前 新基线56 周 再次治疗后 CRE 再次治疗后,出现混合型缓解治疗前:右侧 下肢,恶黑转 移灶治疗3周,病灶 增大,数目增 多治疗1年,病灶 逐渐缩小,直 至消失Change in Target Lesions From Baseline After Nivolumab Therapy免疫治疗肿疗肿 瘤反应应模式Wolchok JD,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9 Dec 1;15(23):7412-20. Hoos A. Ann Oncol. 2012 Sep;23 Suppl 8:viii47-52.起

16、始肿瘤体积增大后发生缓解 出现新的病灶后,肿瘤体积缩小25-100-50时间 (天)时间(天)肿瘤体积自基线的变化(%)肿瘤体积自基线的变化(%)治疗开始 治疗开始500-25-75-125-6321105189273357441525-125-63-212163105 147189 231273315 357-100-75-50-2502550虚线为进展性疾病 的疗效阈值 (RECIST)时间(天)肿瘤体积自基线的变化(%)治疗开始150-125-100-75-50-2502550100-63-212163105 147189 231273315 357时间(天)肿瘤体积自基线的变化(%)治疗开始总体 基线 新病灶-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