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考试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09606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微生物--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微生物--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微生物--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微生物--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考试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一. 以一个具体事例说明微生物引起疾病在人类历史上的影响。鼠疫杆菌在历史上也曾被用于生物战。日本在侵略中国时就曾将鼠疫菌用于细菌战,在中国不少地区投掷带菌疫鼠,造成鼠疫流行,中国人死伤无数。1942 年日本人在哈尔滨 731 部队制造细菌弹,在湖南、浙江等地空投大量染有疫蚤的谷物棉絮等,造成当地鼠疫流行。鼠疫菌的传播有两种方式:鼠蚤人、人人。寄生在鼠类身上,染有鼠疫菌的跳蚤咬了人,经伤口到淋巴腺而发病(称腺鼠疫)。当病人发病严重时鼠疫菌可随血流传播到肺,造成肺炎,然后经病人飞沫通过空气而传给另一个人(称肺鼠疫),这个时候鼠疫传播速度加快。欧洲和中国都有因鼠疫大流行而造成人

2、口大量死亡的记载。 历史上鼠疫之所以会被人利用作为战争武器,一是因为它的传播速度快,二是病死率高,如不及时治疗,很易死亡。二. 简述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及其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以及未来微生物的发展展望。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是自然界中许多有机物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它们的作用, 自然界中各类元素及物质就不可能被周而复始地循环利用,生态平衡就会破坏,整个生命世界就会绝灭,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1、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是自然界中许多有机物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它们的作用, 自然界中各类元素及物质就不可能被周而复始地循环利用,生态平衡就会破坏,整个生命世界就会绝灭,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2

3、、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空气中的氮气被固氮微生物及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体固定成氨态氮,经过硝化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硝态氮, 后者被植物或微生物同化成有机氮化物。动物食用含氮的植物,又转变成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尸体及排泄物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氨的形式释放出来, 这种过程叫做氨化作用。 由硝化菌产生的硝酸盐在无氧条件下被一些微生物还原成为氮气,重新回到大气中, 开始新的氮素循环。 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几种作用归纳为: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同化作用、氨化作用和反硝化第 2 页 共 6 页作用。3,地位:腐生类担任分解者的角色,另外自养型微生物如蓝藻等对大气中氧气的贡献几乎不弱于植物,还

4、有一些与各种动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互利互惠4,未来微生物的发展展望:手机里三. 什么是消毒和灭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按照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的?,1,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以消毒的药物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s)一般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只对细菌繁殖体有效。对于芽胞则需要提高消毒剂的浓度和延长作用的时间。灭菌( 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体和非病原体的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因此,灭菌比消毒的要求高;但在日常生活中,消毒和灭菌这两个术语往往通用。,2, 医学生常用抗生素和酒精消毒实际上就是抑制微生物生长

5、。生活中我们常用糖渍、盐渍等高渗溶液,烘干除去水分抑制微生物生长。一、控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1 抗微生物剂 抗微生物剂(antimicrobial agcnt) 是一类能够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 学物质,这类物质可以是人工合成的,也可以是生物合成的天然产物。,2,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常常需要一些生长因子才能正常生长,那么可以利用生长因子的结构类似物干扰机体的正常代谢,以达到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目的。 例如磺胺类药物是叶酸组成部分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类似物,磺胺类药物被微生物吸收后取代对氨基苯甲酸,干扰叶酸的合成,抑制了转甲基反应,导致代谢的紊乱,从而抑制生长。3 抗生素是由某些生物合成或半合成

6、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或衍生物,它们是能抑 制其他微生物生长或杀死它们的化合物,它们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破坏 细胞质膜、 作用于呼吸链以干扰氧化磷酸化、抑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等方式来抑制微 生物的生长或杀死它们。 二、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 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主要有温度,辐射作用、过滤、渗透压、干燥和超声波等, 它们对微生物生长能起抑制作用或杀灭作用。 1 高温灭菌 当温度超过微生物生长的最高温度或低于生长的最低温度都会对微生物产生杀灭 作用或抑制作用。 高压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煮沸消毒间隙灭菌法巴氏消毒法 2 辐射作用第 3 页 共 6 页辐射灭菌(radiation Steriliza

7、tion) 是利用电磁辐射产生的电磁波杀死大多数物质 上的微生物的一种有效力法。 3 过滤作用 高压蒸汽灭菌可以除去液体培养基中的微生物,但对于空气和不耐热的液体培养 基的灭菌是不适宜的, 为此设计了一种过滤除菌的方法。过滤除菌有三种类型。 一种 最早使用的是在一个容器的两层滤板中间填充棉花、玻璃纤维或石棉, 灭菌后空气通 过它就可以达到除菌的目的。第二种是膜滤器,第三种是核孔滤器 4 高渗作用 细胞质膜是一种半透膜、它将细胞内的原生质与环境中的溶液( 培养基等) 分 开,如果溶液中水的浓度高于细胞原生质中水的浓度,那么水就会从溶液中通过细胞 质膜进入原生质,使原生质和溶液中水的浓度达到平衡,

8、这种现象为渗透作用 5 干燥 水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成分,占生活细胞的90 以上,它参与细胞内的各种生 理活动,因此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降低物质的含水量直至干燥, 就可以抑制微生物 生长,防止食品、 衣物等物质的腐败与霉变。 因此干燥是保存各种物质的重要手段之 一 6 超声波 超声波处理微生物悬液可以达到消灭它们的目的。超声波处理微生物悬液时由于 超声波探头的高频率振动, 引起探头周围水溶液的高频率振动,当探头和水溶液两者 的高频率振动不同步时能在溶液内产生空当即空穴,空穴内处于真空状态, 只要悬液 中的细菌接近或进入空穴区, 由于细胞内外压力差, 导致细胞裂解,达到灭菌的目的, 超声波的这种

9、作用称为空穴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超声波振动,机械能转变成热能, 导致溶液温度升高, 使细胞产生热变性以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目前超声波处理技术广 泛用于实验室研究中的破细胞和灭菌。四.什么是病毒?列举2-3 种常见的病毒引起的疾病,并说明治疗和预防方向。一,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合成的超显微“ 非细胞生物 ” ,其本质是一种只含DNA 或 RNA 的遗传因子,它们能以感染态和非感染态两种状态存在。在宿主体内时呈感染态(活细胞内专性寄生),依赖宿主的代谢系统获取能量、合成蛋白质和复制核酸, 然后通过核酸与蛋白质的转配而实现其大量繁殖;在离体条件下,它们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长期

10、存在,并可保持其侵染活性。二 1,病毒性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又简称上感,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治疗方法如下:多休息、多饮水、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常用的抗病毒药有病毒唑 ,病毒灵 ,中药有金银花、板篮根等 ,对症药有感冒中成药 ,一些感冒冲剂 ,退热药。还有抗病毒滴鼻液,滴眼液等。感冒的药物治疗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护理好 ,监测体温 ,防止热惊 ,让小儿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注意病情的转归 ,合并症的发生。因为 ,感冒是自限性疾病 ,病毒在体内有一定的生存期。到病程自然好转。另外 ,一些抗病毒药的疗效也不是很可靠,有的杀伤白细胞 ,造成白细胞减少 ,第

11、4 页 共 6 页因此 ,临床上多使用中药清热解毒,如金银花、板篮根等。症状重的服用一些对症药,如感冒冲剂 ,退热药。预防感冒: 1,热水泡脚 , 2,生吃大葱 3 盐水漱口 4 冷水浴面 5按摩鼻沟2,鼠疫: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直接接触被感染的组织或者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通过使用杀虫剂和驱避剂避免蚤的叮咬。在农村避免处理老鼠。实行“ 三报三不 ” 制度 , 鼠疫 “ 三报 ” 是指 :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鼠疫“ 三不 ” 是指 :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治疗:1.严格的隔离消毒

12、患者应严格隔离于隔离病院或隔离病区,病区内必须做到无鼠无蚤。入院时对病人做好卫生处理 (更衣、灭蚤及消毒 )。病区、室内定期进行消毒,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应用漂白粉或来苏液彻底消毒。 工作人员在护理和诊治病人时应穿连衣裤的“五紧”防护服,戴棉花沙布口罩,穿第筒胶鞋,戴薄胶手套及防护眼镜。2. 饮食与补液急性期应给患者流质饮食,并供应充分液体,或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利毒素排泄。3. 护理严格遵守隔离制度,做好护理工作,消除病人顾虑,达到安静休息目的。(二)病原治疗治疗(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链霉素 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 链霉素可与磺胺类或

13、四环素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疗程一般710 天,甚者用至 15天。五. 什么是超级细菌?产生的原因和避免其产生的措施有哪些?1.超级病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这种超级病菌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 更可怕的是, 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 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 超级细菌 ” 更为科学的称谓应该是“ 产NDM-1 耐药细菌引 ” , 即携带有 NDM-1 基因, 能够编码型新德里金属 -内酰胺酶,对绝大多数抗生素(替加环素、多粘菌素除外)不再敏感的细菌。临床上多为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造成

14、的感染。2.事实上,所有的 “ 超级细菌 ” 都是由普通细菌变异而成的。也正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对变异细菌进行自然选择, 从而产生了 “ 超级细菌 ” 。除了吃药打针, 我们吃的鸡鸭鱼肉之中也有许多抗生素。 因为它们生长过程中被喂了抗生素,侵袭它们的细菌可能变异。等到变异病菌再侵袭人类时,人类就无法抵御了。结果是,研究出来的新药越来第 5 页 共 6 页越短命。3. 民间预防1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抗生素,是预防超级病菌流行的最重要的手段。 合公众应慎重使用抗生素, 对抗生素的使用要坚持 “ 四不” 原则:不随意买药、不自行选药、不任意服药、不随便停药。2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正确洗手,加强身体

15、锻炼,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3如果去医院探视VRE 感染的患者,应听从医院有关人员的指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避免因探视而感染此种疾病。4自身免疫力是最好武器:其实,人身上平时就依附着大量细菌。但只要身体健康,抵抗力强,这些细菌就毫无兴风作浪的可能。由于“ 超级细菌 ” 难以治疗,对付它最好办法是防御。5 全球监控良好的监控和疾病控制程序可以阻止超级细菌传播。应该用极端严密的监控阻止多重抗药性细菌传播。他建议国际社会加强对超级细菌的监控,尤其是那些推广“ 医疗旅行 ” 的国家。6,科学检测尽管致命性的 CA-MRSA 变种并未在国内出现,但出现的MRSA 病例已对青霉素类、 红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多重耐药。凭着“ 对抗生素免疫 ” 这件刀枪不入的盔甲, MRSA 迅速超过乙肝和艾滋病,跃居世界三大最难解决感染性疾患的首位。7,世卫呼吁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再次呼吁,为控制抗菌素耐药性,全球应作更大努力,通过开发和使用临床诊断手段,并采用日益改进的全球信息技术,追踪和控制耐药性问题的扩散,避免不断出现“ 超级细菌 ” 。世卫组织分析说, 药房不用处方就出售抗菌素,制药企业促销抗菌素, 患者常常自行服用抗菌素, 以及多数抗菌素自身的安全性和疗程较短等特点,均是造成抗菌素滥用的重要原因。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