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工业化水平判别标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1508869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工业化水平判别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年整理]工业化水平判别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年整理]工业化水平判别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7年整理]工业化水平判别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7年整理]工业化水平判别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工业化水平判别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工业化水平判别标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两化”融合主题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王杰义博士 研究员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2一、工业化的概念和内涵v 工业化的概念 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是利用机械化手段,以物质资 料为原料,以资本和劳动为生产要素,进行大规模的物质产品的 生产和消费,推动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实现以机 器大生产为特征的工业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的发展过程。 v 工业化的内涵 从生产要素角度看,工业化的内涵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 方面。 v 工业化的演进路线与模式 按照进入工业化的时间序列及其阶段性特征,一般可将工业化 分为三种模式:早期工业化英国模

2、式、中期工业化美国 模式、晚期快速工业化日本模式。3工业化的不同时期机器生产时代机器生产时代电气生产时代电气生产时代化学工业时代化学工业时代约在约在1717世纪末至世纪末至1919世纪初叶世纪初叶约在约在1919世纪至世纪至2020世纪中叶世纪中叶大致在大致在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至年代至6060年代年代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至年代至9090年代年代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自动化生产时代自动化生产时代网络生产时代网络生产时代4发达国家消耗大量的国际资源而实现了工业化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消耗了全球已探明能源的70%和其他矿产资源的60%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在生产力发展

3、的同时,也付出了过量消耗资源的代价。因此,后发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不仅会面临巨大的资源瓶颈,同时也将受到发达国家的阻挠和制约。08年3月份的英国经济学家(2008年3月15日)杂志的封面 文章指责中国是新殖民主义者(New Colonialists),夸大中国 对全球资源威胁。抛开意识形态的偏见,中国的资源消耗也是 惊人的。2006年我国GDP占世界的5.5,但消耗的能源占世界 总量的15,钢铁占30,水泥占54。中国在进口大豆、原 油上的花费是1999年时的35倍,在进口铜上的花费是23倍。我 国的工业化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约束。5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在工业

4、化过程中,长期毫无约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排放污染物。从工业革命开始到1950年的200年,在全世界由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95%;在1950-2000年这半个世纪,仍然占到排放总量的77%。在发达国家的工业经济时代,都曾经受过频繁的空气污染和水环境问题。中国走传统的工业道路也将面临环境约束问题。联合国公布的全球环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就占了7个,国内300多个经济最发达的大中城市中,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占43。由于全国70以上的江河湖泊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全国已有3.2亿人饮用水不安全。中国环保监督部门认为每年因污染造成的成本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显然,后发大国

5、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将难以为继。6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已没有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发达国家传统的能量转换 工具被信息技术提升改造成为智能工具,并广 泛应用,使其经济运行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竞争力更强。传统的以能量转换工具为推动力 的经济将难以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传统的工 业化发展模式已没有竞争力。后发国家要在国际竞争中迎头赶上甚至超越,就必须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型道路,这也是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7二、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点v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v 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

6、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型 融入全球化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坚持产业间动态平衡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和工业化与 城市化协调发展 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 的良性互动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以人为本” 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8三、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分析v (一)人均GDP水平显示我国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2000-2008年 我国人均GDP变化情况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人均GDP (元)7857.78621.79398.110542.012335.614053.016165.018934.022697.7人均G

7、DP (美元)949.21041.61135.41273.61490.41715.52027.82490.03266.8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按照当年美元汇率平均值计算9三、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分析v (一)人均GDP水平显示我国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人均收入水平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人均GDP(美元)1964年1970年1982年1996年工业化初期200400280560728145612402480工业化中期40080056011201456291224804960工业化后期18001500112021002912546049609300工业化后期2150024002100

8、33605460873693001488010三、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分析v (二)产业结构水平表明我国工业化处于中、后期阶段 塞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1989)下的产业结构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人均GDP (1980年美元值)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30039.428.232.450031.733.434.6100022.839.237.8200015.443.441.240009.745.644.711三、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分析v (二)产业结构水平表明我国工业化处于中、后期阶段 2000-2007年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水平年 份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00015.

9、145.939.0 200114.445.140.5 200213.744.841.5 200312.846.041.2 200413.446.240.4 200512.247.740.1 200611.348.740.0 200711.348.640.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12三、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分析v (三)根据就业结构判断我国工业化处于初级与中级交叉阶段 塞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1989)下的就业结构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人均GDP(1980年美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30074.99.215.950065.113.221.7100051.719.229

10、.1200038.125.636.3400024.232.643.213三、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分析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与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占全部就业人员比例工业化阶段50%以上工业化初期30%左右工业化中期20%以下工业化后期资料来源:中国产业发展与企业改革史忠良吴家俊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v (三)根据就业结构判断我国工业化处于初级与中级交叉阶段 14三、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分析1995-2007年我国就业结构变动状况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9552.223.024.8199650.523.526.0199849.823.526.7 199950.123.026.

11、9 200049.024.027.0200150.022.327.7200349.121.629.3200446.922.530.6200642.625.232.2200740.826.832.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v (三)根据就业结构判断我国工业化处于初级与中级交叉阶段 15三、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分析v (四)消费结构显示我国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 消费支出构成的国际比较消费支出构成比例(%)食品衣着医疗 保健交通 通讯教育 文化居住其他国际收入 水平1000美元或以下4883761117 1001-4000美元3896971021 4001-10000美元2787971428 10

12、001-20000美元15791371534 20000美元以上11512128183.4 中国城镇(1989年)54.512.31.90.99.55.74.3 (2007年)36.310.47.013.613.39.83.6 中国农村(1989年)54.88.33.11.65.719.70.8 (2007年)43.86.06.510.29.517.82.3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中国统计年鉴16三、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分析v (五)工业结构分析表明我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 1952-2007年我国工业内部结构变动情况年 份195219621978199019941998200220062007

13、轻工业 (%)64.547.243.149.447.142.939.130.029.5重工业 (%)35.552.856.950.652.957.160.970.070.5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 17三、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分析v (六)根据外贸结构判断我国工业化大约处于中期阶段1980年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变动情况年 份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合同外资额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外贸依存度 (%) 1980381.4-12.61985696.098.744.623.019901154.4120.9102.930.0 19952808.61032.1481.340.2 200047

14、42.9711.3593.644.5 200411545.51565.9640.759.9 200514219.11925.9638.163.3 200617604.01982.2670.865.8 200721737.3-783.465.7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计算按照当年汇率平均值18三、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分析v (六)根据外贸结构判断我国工业化大约处于中期阶段1990-2007年我国进出口商品构成比重变化年 份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7初级产品 出口比重(%)25.620.016.314.511.210.28.86.85.55.1初级产品 进口比重(%)18.516.414.218.316.420.816.720.923.625.4工业制品 出口比重(%)74.480.083.785.588.889.891.293.294.594.9工业制品 进口比重(%)81.583.685.881.783.679.283.379.176.474.6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