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服务外包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490614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服务外包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才服务外包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才服务外包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才服务外包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才服务外包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才服务外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服务外包(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才服务外包陈文人才服务外包 人才的租赁,对于外 包公司来说,人才就 是它的产品,它把这 个“特殊”的产品推 销给客户,从而产生 利润。“根据客户的 需求,为客户提供适 配的人才,这就是人 才外包企业的生存空 间。” 目 录含义 简介 优势 服务项目 外包流程 人才外包夹缝生存 人才外包渐行渐近 人才外包在中国:夹缝生存 含 义人才外包即人力资源外包 (HR Outsourcing Managed Service) 就是企业根据需要将某一项或几项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出去 ,交由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管理, 以降低人力成本,实现效率最大化 。 简 介人才外包实际上涉及到的是两个合作公司和外包

2、人员三方利益平衡 的问题,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平衡三方利益主要是靠两个合同 的保障。一个是外包公司和外包人才的合同,另一个是外包公司和目 标合作公司的合同。而保证个人利益,维护人才,外包公司与个人之 间的合同是非常关键的,两个公司间的合同则是对于三方责、权、利 的确定和保障。 人才派出后的管理挑战 。 当然,并非签定了严密的合同,三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在整个外 包的环节里,还存在很多管理上的问题。 比如,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外派公司工作,因此,外包人员尽管与外 包公司签定了合同,在法律上建立了劳动关系,但他们很难真正对外 包公司产生归属感。外包公司自然是不希望员工脱离开他们,直接和 对方签约。

3、不过现实中,这种现象也几乎无法避免,因为这个新兴的 行业里,不但法律上有空白,还有行业道德的缺失。这也给外包公司 带来了人才管理上的挑战。 服务同样也是一项挑战,比如,客户对包入人员的要求、标准通常 会很高,这就需要外包公司建立一个很好的人才输出渠道。在对方包 入后,外派人员和目标企业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的融合又可能产生 新的问题,而通常每个外派出去的人才都有试用期。当目标公司觉得 派遣人员不是很合适,那么人才外包公司还必须向目标公司重新调配 一个更合适的人员。因此,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反复发生,更好的协 调外派人员与客户之间的融合,同样也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 优 势1、 帮助人力资源部门从

4、繁重的重复性事务中解脱,专注于 核心的战略性工作,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和核心竞争 力; 2、 提供接触新管理技术的机会,提高响应的速度与效率; 3、 规范操作,有效遏制随意性的薪资、员工管理,对管理 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起到促进作用; 4、 避免大量投资于人才所带来的不确定风险,降低人力成 本; 5、 简化流程,节省时间,提高员工满意度。 服务项目1、 办理员工的录用、退工手续,社保开户变更,年检手 续,员工综合保险; 2、 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派遣岗位所需人才; 3、 代办人才引进、居住证、就业证手续; 4、 提供培训、规章制度、薪酬设计等解决方案,拟定岗 位描述; 5、 提供人事政策、

5、法规咨询、调解劳动争议; 6、 调查员工满意度; 7、 人力资源规划。 外包流程1、 与企业签订人力资源外包协议; 2、 明确目标,规范双方在托管期间的权利和 义务; 3、 企业向外包机构提供必要的相关资料; 4、 双方配合进行资料收集,建立资料系统; 5、 双方配合进行相关的项目调查等。 人才外包夹缝生存人才外包渐行渐近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杭州分行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物色职员成了当务之急,该行把包括中层 在内的人员招募工作全部外包给了省对外服务公司。 “人力资源外包”已经从一个陌生的词汇,开始变成企业提高人才管理效率的“法宝”。 省却招人烦心事刘先生是杭州一家通信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对他来说,

6、招聘员工是件头痛的事。看简历 、确定初步人选、面试、人才测评等一套程序,不但要花不少时间,还要担心会不会看错人。 今年4月,公司将招聘工作外包给了省人才中心,现在他的工作轻松多了。 在上个世纪末,人力资源外包还仅限于一些外资企业,而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也 迈入了这个行列,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仅省对外服务公司目前已拥有700多家客户。 据温州一家皮鞋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招聘技术工人的工作已经全部外包,通过外包, 可以招到有丰富经验的员工,而且可以由外包服务公司提供专业化培训。此外,这些员工的档 案管理、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事务性工作,也一股脑儿托给了外 包公司

7、。 提升企业竞争力省对外服务公司总经理助理戚燕认为,人力资源外包最大的优点是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人力和 时间成本,提高效率。杭州一家大型IT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经理说,人力资源外包之前,他忙于 统计员工每天的工作量,计算每月的奖金,根本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外包让自己从这些繁杂 的事物中解脱出来,静下心来做些远期规划。 但也有一些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没有规范人事管理的观念,有的企业 不愿意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这也直接制约着企业接受外包服务。 统计资料表明,2003年全球市场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额为120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这个数字 将达到800亿美元。在国内很多企业还不知

8、道“人力资源外包”为何物的同时,世界500强企业 中90以上都在不同程度地选择这项服务。专家预见,人力资源外包市场在我国还刚刚起步, 市场潜力很大。 人才外包在中国:夹缝生存面对行业规则的缺失和国外巨头“到中国去”的挑战,中国人才外包服务 ,在夹缝中生存成长,这是宿命,也是挑战。 由于工作安排问题,小病延误了治疗,最后一场大手术导致了软件工程师 李文一耳失聪,而且还倒贴了两年多的积蓄。以此事件为背景,2004年10月 底,网上出现了一篇题为“员工怒诉外企招聘陷阱,IBM竟有二等公民”的 文章,引起轩然大波。 不过,事情的原委并非文章所指向的那样,一直以为自己是IBM员工的李文 也并非是IBM的

9、雇员,他只是另一家名为“易询”的人才中介机构以“代理 招聘”的方式招入,再以人才外包的形式调派到IBM的一个外包软件项目去 工作而已。 “这个案例反映了人才外包中规范操作的问题!”一位人力资源经理认为 ,李文与IBM的纠纷,是人才中介机构一手导演的,正是因为这家人才服务 机构的不规范操作行为才使得工程师李文、乃至是IBM的利益受损。 所谓人才外包直接理解就是人才的租赁,对于外包公司来说,人才就是它 的产品,它把这个“特殊”的产品推销给客户,从而产生利润。“根据客户 的需求,为客户提供适配的人才,这就是人才外包企业的生存空间。”以IT 人才外包为主营业务之一的达内科技助理CEO孙莹解释说,还有一

10、种类似的 做法是项目外包,当企业不愿意直接组建和管理一个团队,外包公司也可以 把这些项目直接包下来,利用自己的人才资源完成项目赚取利润。 时至今日,人才外包在欧美、日、韩等国外市场已经发展了很多年,成为 一种已被普遍接受的企业用工形式,而在国内则处于起步阶段。 IT行业人才外包掘金地2005年的一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已达20万,它将以每 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未来5年,合格软件人才的需求将远大于供给,同 时人才缺口将从当前的15万左右发展到40万以上。 IT行业人才供求上的矛盾给人才外包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但是梦 想很大,胃口却还很小。截止到2005年初,国内软件外包企业

11、已经超过600 家,达到20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有7家,但对于整个市场需求来说,这离解 决“温饱”还有一定的距离。“和印度公司比起来,我们连蚂蚁都算不上。 ”国内某外包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蚂蚁都算不上,并不代表着未来不会变成大象。 下午点,在达内科技的办公室里仍然有很多员工在为接手的项目忙碌着 。这家专长与IT培训服务的公司涉足人才外包,正是因为在为企业培训IT人 才的服务过程中发现了这个行业中人才外包的市场潜力。 “中国现在的外包公司很多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因为要考虑资本的问题, 很难去养这么多的IT工程师。所以,当接到了客户的需求确认时,他们就要 临时去筹集一个团,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达

12、内科技助理CEO孙莹说。 在她看来,更多的公司涌入IT人才外包行业淘金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 觉得在中国能把外包做起来的可能只有IT行业,其他行业可能也在谈,但没 有哪个行业还能有如此旺盛且不断扩大的消费能力。IBM、SAMSUNG、HP这些 大的厂商,每天都会有新的项目出现,他们不会为了这些项目而无限投入人 力成本,这就决定了必然会有很多人做着他们的事情,但又不是他们的人。 ” 外包拼的是人才的维护2005年月间,北京亚太兰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向北京海淀区法院提交了一纸诉状,状 告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用不正当手段抢夺人才。事件起因是年初摩托罗拉召开 会议,要求17名亚太兰特外包员工必须

13、与亚太兰特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将停止其在摩托 罗拉的一切工作。据称,这是因为摩托罗拉想让他们与另一家叫做汇通的人才外包合作 公司签约,从而继续为摩托罗拉工作。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签约的员工投奔他人,亚太兰 特公司将摩托罗拉送上法庭。 在这个以人才为关键产品的行业里,面对人才大面积匮乏的市场,如何建立找人的渠道 ,如何提高筹集队伍的速度,如何维护好人才是基本的生存法则。“人才维护的问题是 每一个IT外包公司所承受的最大压力!我们必须要在个人和企业的利益之间找一个平衡 点,站在公司的立场上,这个人才要被充分利用,创造价值;站在个人的立场上,你必 须要让他去开开心心的工作!”在行业里工作多年的达内科技人才

14、外包项目顾问马海琴 认为,即便是实力比较强的外包公司也会非常重视人才的维护工作。 人才外包实际上涉及到的是两个合作公司和外包人员三方利益平衡的问题,由于没有统 一的行业规范,平衡三方利益主要是靠两个合同的保障。一个是外包公司和外包人才的 合同,另一个是外包公司和目标合作公司的合同。而保证个人利益,维护人才,外包公 司与个人之间的合同是非常关键的,两个公司间的合同则是对于三方责、权、利的确定 和保障。 “我曾经研究过外包合同,很有意思,假设达内公司和某个员工签定了劳动合同,达内 把这个员工外派出去,这就牵扯到工伤、生病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在上班过程中,这 个员工受了工伤,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他肯定得

15、去找达内公司,所以,达内公司要在和员 工签合同的时候考虑这些问题。这里面有个问题,人才外包和自己公司聘用是完全不同 的,比如包入人才的公司提供的劳动条件不安全,导致了员工工伤,但这个劳动条件并 不是外包公司所能控制的。中国还没有专门的人才外包方面的法规,所以在做这件事情 的时候,三方都要仔细考虑相关各自权益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孙莹说。 还比如加班工资,一旦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加班工资,员工因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 关系,诉之法律处理就十分麻烦。 人才派出后的管理挑战当然,并非签定了严密的合同,三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在整个外包的环节里,还存在很多管理上的问题。 比如,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外派公司工作

16、,因此,外包人员 尽管与外包公司签定了合同,在法律上建立了劳动关系,但 他们很难真正对外包公司产生归属感。外包公司自然是不希 望员工脱离开他们,直接和对方签约。不过现实中,这种现 象也几近于无法避免,因为这个新兴的行业里,不但法律上 有空白,还有行业道德的缺失。这也给外包公司带来了人才 管理上的挑战。 服务同样也是一项挑战,比如,客户对包入人员的要求、 标准通常会很高,这就需要外包公司建立一个很好的人才输 出渠道。在对方包入后,外派人员和目标企业的工作方式、 工作习惯的融合又可能产生新的问题,而通常每个外派出去 的人才都有试用期。当目标公司觉得派遣人员不是很合适, 那么人才外包公司还必须向目标公司重新调配一个更合适的 人员。因此,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反复发生,更好的协调外 派人员与客户之间的融合,同样也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 。 两大障碍困扰中国外包国际化竞争尽管欧美、日、韩甚至印度都已经将中国视为IT业的“重要市场和 人才供应地”,尽管一些中国软件外包公司的大项目也都来自国际市 场,但事实情况是:在国际化项目的竞争中,中国的外包公司往往只 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