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85702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5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第 1 页,总 8 页山东省济宁市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7 题 ( 每题 25 分 ,共 175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年高望重者 )的心中,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我们只要从晋南村落的老宅走过,看看那残留的“ 耕读传家 ”“地接芳邻 ”“职思其居 ”“君子攸宁” 之类的门楣题字,就可以感受到村落中曾经飘荡着的诗雅风韵。而现在“ 新农村 ” 随处可见的 “ 福星高照”“鹏程万里 ”“家兴财源旺 ” 之类的精美匾额,虽说是传统的延续,却没有了传统的风雅。如果从读书人的数量来说,当代中国农

2、村绝对是古代农村的几倍乃至几十倍,然而为什么却失去了从前的典雅,而且也失去了传统农民的道德坚守与精神追求?由此我们想到了传统中国农村的乡绅。所谓 “ 乡绅 ” ,就是乡间的绅士。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 绅” 或“ 大夫 ” ;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 士” 。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 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 乡绅 ” 的核心是 “ 绅” ,即退居官员,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 农业文

3、明 ” 。从事农业的人群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 “ 大丈夫志在四方” ,不免要宦游他乡,但“ 叶落归根 ” 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然而, 近百年商业经济和“ 新式教育 ” 的发展, 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置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质等等,使乡村中的优秀人才开始流向城市。“ 叶落归根 ” 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还乡的热情。到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高潮,乡村的命运便急剧直下。原本应属“

4、 乡绅 ” 群体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人群,统统变成了城市人。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领袖和灵魂,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加之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反差,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使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中国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的根在乡村。植根于乡土的中国文化之树,“ 叶 ” 不归根,根上的 “ 水土” 又大量流失,这棵大树面临的不仅仅是凋败,而是枯死!当然, 对于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革中“ 工业文明 ” 的冲击, 但更重要的是这场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虽然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其初皆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但面临自己最后归宿选择时,

5、原来的“ 革命理想 ” 却被 “ 享乐主义 ” 所取代。 “ 叶落归根 ” 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而殊不知他们的选择, 比之自己曾经批判过的“ 封建士大夫 ” ,显得是多么卑微!于此, 我们不得不礼敬中国传统的乡绅,因为他们明白,自己尽管到垂暮之年,不能再有大为,但只要身影出现在乡土上,那曾经有过的荣誉就会发出光芒,激励一代新人茁壮成长!他们的价值已不在职所,而在乡土!( 选自 2015 年 12 月 16 日中华读书报,作者刘毓庆,原文有删改)1下列关于 “ 乡绅 ” 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乡绅由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和未曾出仕的读书人两部分人组成。试卷第 2 页,总 8 页B.乡绅代表一方

6、的风气和文化,对一方社会发展有重要引领作用。C.乡绅即士大夫,一部分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在其中起主导作用。D.乡绅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周代就已经出现。2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A.历史悠久的乡绅群体为乡村发展做出了贡献,作者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B.面对乡绅群体的消失和叶落归根观念的日渐淡化,作者表现出无奈之情。C.乡村文化开始沙漠化,甚至会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作者深表担忧。D.乡村的优秀人才流向城市,作者呼吁人们回到乡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原本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乡绅,都变成了城市人。B

7、.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反差,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C.乡绅群体的消失摧毁了传统价值观,这是社会近代化变革中“ 工业文明 ” 的冲击造成的。D.中国传统乡绅面对自己最后归宿的选择,比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的选择更崇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日子里的黄河秦岭“ 日子,就是一担水。” 从黄河儿女的这句口头禅里,我闻到了烟火味儿。小时候,我不懂。“ 黄河远上白云间” ,那滔滔的黄河水,该是多少担水啊!把黄河与日子联系起来,我总是想到扁担、木桶和黄土高坡上的羊肠小道。一位长满花白胡子的老人说:“ 其实,咱和黄河天天见哩,咱都是女娲蘸着黄河水抟着黄土造出来的,都是黄河的娃

8、哩。”至今想来,这句话意味深长。中国的乡村,到处都有龙王庙。求水的日子里,成千上万的人高举火把,在苍天之下、大地之上跪成一种无与伦比的虔诚和渴望。在红烛的火焰和紫香的缭绕中,庄重、慈祥、平静的水龙王,俯瞰众生,目光里蓄满了母亲才有的表情,她身上倾注了芸芸众生对河流的崇拜和念想,她是龙,也是水。当一担水挑回家,炊烟袅袅升起,日子里所有的滋味儿都有了。喝一口黄河水,一种宗教般的庄严,在我内心驻留、伸展、蔓延。我有理由断言,黄河的文化源头早已超越了地理意义上的故乡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超越了天下黄河“ 九十九道弯 ” 的文化空间, 同样超越了黄河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身长所辐射的疆域。

9、黄河用上百万年的耐心和胸襟,轻轻拥揽了西北、中原、华北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后,苍生尽在她温情的怀抱里。沿着黄河走,我发现,黄河对人类精神的浸润和人类心灵对黄河心悦诚服的接纳,早已成为一种双向力量。假如,百万年前中国西部的地质变化没有为黄河的诞生提供可能,那么,谁来给我们提供一担水的意义?黄河流域的掌心里,到底还有多少超越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遗存,至少当下无从得知。也许,我们真的只是领受了黄河文明的一角。置身历经千年风霜的殿堂和古柏,耳闻经久不息的钟声,我们只知道,历史刚刚从史前向殷商走来,从秦汉向唐宋走来,从明清向当下走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试卷第 3 页,总 8 页荀子说: “ 不积小流

10、,无以成江海。” 一条又一条黄河的支流,跨越时空,奔流不息。每一条支流都是每一担水的合计, 都是去黄河那里“ 赶集 ” 。在黄河沿岸的乡村,你侧耳谛听, 一定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滴答,滴答,滴答。” 那是屋檐水的声音,也是黄河的声音,更是父老乡亲血管里的声音。她最终在华北汇入苍茫的大海,带去的,是这片土地的表情。少年时代,我一度迷恋西方哲学,但有一位外国朋友告诉我:“ 我不敢轻视中国哲学,因为有一条河,它叫黄河,是一首叫哲学的诗。” 诗?我的耳畔,顿时响起先秦以来黄河两岸的低吟浅唱:“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每一句艺术的经典,都

11、是日子的投影。在我心灵崖畔的视野里,古人和今人的艺术联系、传承,根脉如此密不可分。那史前人类遗址中陶罐、陶瓶、陶盆上镌刻、描绘的符号,那用简单的线条、笔画对河流、鱼虾、白云、牲畜、狩猎、祭祀的表达, 那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敦煌石窟、 麦积山石窟中的雕塑、壁画 那一刀又一刀,一笔又一笔,一画又一画,分明是一支支反复吟咏的民谣,民谣里蓄满了所有关于日子的歌。这些歌,伴随着黄河的涛声,经久不息。当艺术融入人们的日子,那不就是一曲几千年的黄河大合唱吗?一直在想,在中国,每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为什么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黄河?“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12、 也许,社会学家给出的答案是母亲,哲学家给出的是精神,政治家给出的是人民,美学家给出的是气质,历史学家给出的是传统 一位农民却这样回答我: “ 风水。 ” 我的理解是,黄河流域的气候、土壤与地貌,体现了农耕文明更多的特征,“ 河东河北” 密不透风的高粱,既给黄河儿女以日子,同时也为黄河儿女抗击外来侵略提供了天然屏障。“ 黄河在咆哮” ,那是对敌人的怒吼,也是对儿女的召唤。毋庸讳言, 近百年来,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创造时代文明的步伐要远远比黄河流域快,这得益于现代工业、海洋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源头不会变,风水轮流转” ,这不光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生态问题。变与不变之间,人与自然的作用力,可以

13、海枯石烂,也可以沧海桑田。?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这样一段歌词:“ 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 我在黄河流域考察农村饮水现状的时候,再次看到了农民肩膀上的一担水,那,还是我小时候见过的清冽的水吗?那分明是稠泥浆。有个不争的事实是:黄河瘦了, 近几十年来, 曾频频断流。一条条排污管道,像罪恶的大炮一样伸向黄河。? “ 保卫黄河 ” ,半个世纪前的黄河儿女面对敌人发出的呐喊,犹在耳畔,只是,如今黄河的敌人隐藏在哪里呢?要我说,就在我们自己的日子里。信不信,一担水的日子里,什么都看得出来。( 选自 2015 年 11 月 25 日人民日报)4作者为什么认为

14、花白胡子老人的话“ 意味深长 ” ?5请简要分析第段表达上的特点及其效果。6文中第 段罗列了众多艺术作品,有什么作用?7作者在文章结尾说“ 一担水的日子里,什么都看得出来” 。请谈一谈你从本文中看到了什么。评卷人得分试卷第 4 页,总 8 页二、古诗文阅读:共6 题 每题 19 分 共 114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方恪敏公家传姚 鼐方恪敏公,讳观承,字嘉谷,桐城人也,而居于江宁。桐城方氏,自明以来以文学名数世矣,而亦被文学之累。公之祖工部都水司主事讳登峰、考中书舍人讳式济,皆以累谪黑龙江。公时尚少,与其兄岁往来塞内外,以营菽水之奉,奔走南北,徒步或数百里。数年,祖考皆没。公益困然于其

15、间厉志气勤学问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风俗遂蓄为巨才矣。平郡王福彭尝知之,雍正十年,平郡王为定边大将军往准噶尔,即奏为书记,诏赐中书衔以往。在军营建策善,归补中书舍人。乾隆初入军机处,累迁吏部郎中,出为直隶总督。自是居直隶二十年,中惟西疆用兵,暂署陕甘总督,筹军饷半年即返。公性明于用人,一见与语,即能知才所堪任,授之事,随难易缓急,委寄必当。及公没,而为督抚有名,若周元理、李湖等凡十余人,皆宿所拔于守令、丞尉中者也。直隶为天下总汇之区,人事糅杂,纷扰不易靖安。乘舆岁有临幸,所过备置刍粮,公处此皆储备精密。卒未尝少舛乏,而于民居无扰病焉。公自为清河道至总督,皆掌治水。直隶之永定河,故无定河也,其迁移靡常

16、,不可以一术治,不可以古形断。公皆见地势,相时决机,或革或因,或导或障,其于河务前后数十疏,从之辄利。上每叹其筹永定之为善,非他人执成法者所能及也。磁州有逆民为乱,公擒治,论斩绞罪十人,其余释。上疑公宽纵,下诏严责者数,公执不易,诏令九卿讯狱,乃知公所定之当,上益以公贤。公素勤于学,工为诗及书。乾隆初尝举博学鸿词,以平郡王监试,避嫌不试。仕宦数十年,公事之暇,即执书读之。尝偕秦文恭公辑五礼通考,所著直隶河渠书百三卷,诗集十三卷,其余杂记直隶事又数十卷。及薨,家无余财,而有书数十笈。于桐城及江宁皆建家祠,置田以养族之贫者。公在时已加太子太保,其薨以乾隆三十三年八月,年七十一。( 选自惜抱轩文集,有删改)注乘舆:古代天子乘坐的车子,此处代指皇帝。舛乏:错乱缺少。8对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亦被文学之累被:遭受B.随难易缓急,委寄必当委:舍弃C.论斩绞罪十人论:判罪D.工为诗及书工:擅长9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桐城人也,而居于江宁秦以城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