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的技术革命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1478599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洲中世纪的技术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欧洲中世纪的技术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欧洲中世纪的技术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欧洲中世纪的技术革命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欧洲中世纪的技术革命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洲中世纪的技术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洲中世纪的技术革命(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奴隶制的废除推动技术革命 农业技术 马的使用 来自中国的挽具的改进 马蹄铁的发明 使用重犁 三田轮作制(第三田休耕),提高土地利用 率 人口:2200万(公元1000年),7900万( 1300年)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提高农业产量活动范围变大不需要大型水利建设,没有形成大一统的中 央集权国家林恩怀特:“只有极少的发明像脚镫这样简单,但却 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响。” 军事技术马镫的使用 骑兵 骑士阶层侵略扩张 火药技术。13世纪由蒙古人传到中亚 。13101320年间,欧洲人发明了大 炮。火炮把骑士阶层击个粉碎,使封 建小邦向大的民族国家整合机械技术 欧洲的文明实际上是靠水力和风力驱

2、 动的。 水车、风车,齿轮机构、传动装置的 发展,导致了机器文明的出现 利用不同类型的能源,把自然界看作 取之不尽的宝藏 奴隶制在节省劳动力的机器出现之后 就消失了。中世纪后期最值得夸耀的事情,不是大教 堂,不是史诗,也不是经院哲学,而是有 史以来一个复杂文明的首次建立。这一文 明并非建立在辛勤劳作的奴隶或苦力的背 脊上,而主要建立在非人力之上。林 恩怀特除了很小的范围外,希腊人和罗马人都不 是机械的使用者:他们的石弩和水钟不是 他们生活中足够显著的特征,不足以影响 到他们对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的构想方式。 但16世纪时工业革命正在上路。印刷机和 风车,杠杆,水泵和滑轮,钟表与独轮车 ,以及在矿工

3、和工程师中使用的大量机械 ,构成了日常生活的特征。每一个人都懂 得机械的本质,制造和使用这类东西的经 验已经开始成为欧洲人一般意识中的一部 分。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导论钟表的出现725年,僧一行发明水运浑天仪;1092年,苏颂改进水运仪象台 13世纪,在修道院出现机械钟,摆轮钟,以重锤的重力做动力 所有的大教堂尖顶上都安装这种摆钟,12321370年间,出现了39座 最早的钟只有一根时针 1550年左右增加了分针 1760年左右出现秒针 16世纪出现怀表 工业时代的关键机械不是蒸汽机,而是钟表(芒福德)欧洲学术的复兴培根格罗塞特(11681253)直接从希腊语翻译亚里 士多德的作品,在光学方面从

4、事实验活动,将阿 拉伯物理学家阿尔哈曾的工作大大推进,他主张 ,宇宙由物质和光组成 罗吉尔培根(12201292)主张以实验代替书本 和权威 重视数学教育 发现儒略历的微小缺陷(每130年就会多出一天)欧洲第一次关于火药的记载见于培根的信新物理学的先驱对抛物体运动的解释亚里士多德:运动的推动者比里当(14世纪):原推力(impetus), 从外部推动者的角度寻找原因牛顿:惯性定律需要说明的不是运动本 身,而是运动的变化。匀加速运动的数学表述(距离与时间的平 方成正比)。奥雷姆(Nicole Oresme, 1320 -1382)均匀变形运动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抽象的加速运动特性,

5、高超的科学想象力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中世纪早期欧洲的科学环境,无论在组织 结构方面还是在智识方面都十分薄弱,中 世纪后期的科学在对自然进行理性探索和 拓延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局限性两方面 都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十六和十七世纪 科学革命打下了基础。创建大学 科学组织结构基础;批判亚里士多德 智识基础。中世纪的瘟疫(黑死病)科学活动减少火器和海上帝国的建立大炮的发明:13101320滑膛枪:16世纪新型防御工事火药革命:改变了欧洲政治、社会和经 济的格局,摧毁了封建骑士制度开支巨大,只有政府才能负担,中央集 权形成训练滑膛枪部队,政治权力集中军事技术的另一个后果:殖民主义和征 服全球海战:新型战舰

6、多桅帆船和大帆船新型航海技术地理大发现1487年,狄亚士到达非洲的最南端,葡萄 牙国王裘安二世取名“好望角”1497年7月8日,葡萄牙人达伽马离开里斯本开 始探索由非洲到印度的航路,次年3月1日到达 非洲东岸莫桑比克,5月到印度,于1499年9月 返回葡萄牙。利润六十倍。170人剩下55人。 意大利人哥伦布1492年8月3日由西班牙巴罗士出 发,一直西航于11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的圣萨 尔瓦多,他以为自己到了印度群岛,但没有找到 黄金。麦哲伦1519年9月由西班牙起航,12月到达 巴西,1520年10月通过南美最南端进入太 平洋,1521年3月到达关岛,4月麦哲伦被 杀,11月到达摩鹿古群岛,1522年9月回到 圣卢卡尔港,少了一天。地理大发现引起的观念变革和经济后果 突破了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知识范围 ,脱离了对古典权威的迷信,为现代科 学革命奠定了心理氛围和精神动力。中世纪科学和技术的关系科学缓慢发展技术变革独立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