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24885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478583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肾衰竭24885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慢性肾衰竭24885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慢性肾衰竭24885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慢性肾衰竭24885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慢性肾衰竭24885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肾衰竭2488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肾衰竭24885(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八节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朱小平慢性肾衰竭定义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简称肾衰,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它发生在各 种慢性肾脏疾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基础上,缓慢出现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以代 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根据肾功能损坏程度分期肾储备能力下降期肾储备能力下降期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 慢性肾衰竭分期分期 肾储备 能 力下降期 氮质血症期 肾衰竭期 尿毒症期 GFR (占正常的%) 约约5080 约约2550 约约1025

2、10以下 内生肌酐酐清 除率(ml/min ) 7050 5025 2510 707 血尿素氮 (mmol/L) 正常 7.1 17.928.6 28.6 临临床症状 无症状 肾肾衰早期。通常 无明显显症状,可 有轻轻度贫贫血、多 尿和夜尿贫贫血较较明显显,夜 尿增多及水电电解 质质失调调,并可有 轻轻度胃肠肠道、心 血管、和中枢神 经经系统统症状。肾肾衰晚期。肾肾 衰的临临床表现现 和血生化异常 已十分显显著。 慢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病 梗阻性肾病 慢性间质性肾炎 肾血管疾病 先天性和遗传性肾病 慢性肾衰竭发病机制 主要学说 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机制(1)健存肾单位学说;

3、(2)矫矫枉失衡学说说;(3)肾小球高压力、高灌注和高滤过学说;(4)肾肾小管高代谢谢学说说; (5)其他:与脂类代谢紊乱、肾内凝血异常、细 胞因子和多肽生长因子等亦有密切关系。慢性肾衰竭发病机制(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2)尿毒症毒素;(3)肾的内分泌功能障碍。尿毒症各种症状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2.各系统症状(1)心血管系统和肺症状:1)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大 2)心力衰竭 3)心包炎 4)动脉粥样硬化5)呼吸系统症状 临床表现(2)血液系统表现:1)贫血 2)出血倾倾向 3)白细细胞异常 临床表现(3)神经、肌肉系统表现:早期常有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 中等

4、精神症状,后期可出现性格改变、 抑郁、记忆力下降、谵妄、幻觉、昏迷 等。晚期病人常有周围神经病变,病人 可出现肢体麻木、深腱反射消失、肌无 力等。临床表现(4)胃肠道表现:食欲不振是常见的最早期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在尿毒症病人也很常见消化性溃疡发生率较正常人为高 (5)皮肤症状:常见见皮肤瘙痒 (6)肾肾性骨营营养不良症(简简称肾肾性骨病 )(7)内分泌失调调(8)易于并发发感染(9)代谢谢失调调及其他 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 2.尿液检查检查3.肾肾功能检查检查4.B超或X线线平片 诊断要点 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肌酐升 高,B超等示双肾缩小,即可初 步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应进一步

5、 查明原发病。治疗要点 1.治疗基础疾病和纠正加重慢性肾衰竭 的因素 2.延缓缓慢性肾肾衰竭的发发展(1)饮饮食治疗疗(2)必需氨基酸的应应用(3)控制全身性和(或)肾肾小球内高压压力(4)中医药疗药疗 法 治疗要点 3.并发症的治疗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1)钠、水平衡失调2)高钾血症 3)代谢性酸中毒4)钙、磷失调 (2)心血管系统和肺部并发症1)高血压 2)尿毒症心包炎3)心力衰竭4)尿毒症肺炎 (3)血液系统并发症(4)并发感染的治疗 (5)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 (6)其他 4.替代治疗(1)透析疗法(2)肾移植治疗要点 护理评估 病史 身体评评估实验实验 室及其他检查检查

6、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1.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限制蛋白 质摄入,消化功能紊乱,水电解质紊乱,贫血等 因素有关。2.潜在并发症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体液过多致皮肤 水肿、瘙痒、凝血异常、抵抗力下降有关。4.活动无耐力 与心脏病变,贫血,水、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紊乱有关。5.有感染的危险 与白细胞功能降低、透析等有 关。目标 1.病人能保持足够的营养物质的摄人, 身体营养状况有所改善。2.保持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3.水肿减轻或消退,皮肤完整。4.自诉活动耐力增强。5.住院期间间不发发生感染。 护理措施及依据 1.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1)饮食

7、护理 1)蛋白质的质和量2)热量的供给 (2)必需氨基酸疗法的护理 (3)改善病人食欲 (4)监测肾功能和营养状况 护理措施及依据 2.潜在并发症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失调 3.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评估皮肤情况 (2)皮肤护理 (3)预防皮肤损伤 (4)水肿的护理 护理措施及依据 4.活动无耐力(1)评评价活动动的耐受情况 (2)保证证休息 (3)用药护药护 理 5.有感染的危险(1)观观察感染征象 (2)合理选择选择 抗菌药药 (3)预预防感染 评价 1.病人的贫血状况有所好转,血红蛋白 、血清清蛋白在正常范围。2.病人处于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状态 。3.机体的水肿程度减轻或消退,

8、皮肤完 整。4.自诉活动耐力增强。5.体温正常,未发发生感染。 其他护理诊断/问题 1.潜在并发症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心 力衰竭、肾性骨病、尿毒症性肺炎等。2.预感性悲哀 与疾病预后差有关。3.性功能障碍 与本病所致的内分泌功 能失调有关。4.有受伤的危险 与钙、磷代谢紊乱、 肾性骨病等有关。健康指导 1. 合理饮食,维持足够营养2. 维持出、入水量平衡 3. 预防感染 4. 注意劳逸结合,改善活动耐力 5. 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较大的药物 6. 定期复查肾功能、血清电解质 7. 指导病人应注意保护和有计划地使用血管 8.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治疗信心 预 后 慢性肾衰竭一般为不可逆病变,病程 拖延可长达数年,透析疗法或肾移植可 明显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如不进行积 极治疗,所有慢性肾衰竭病人都可能死 于尿毒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