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474634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国经济高度增长时期目录目录、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第八章、 依靠经济自立和推行开放政策第九章、构建经济增长基础,迈向飞跃阶段第十章、出导向型增长战略和第一次能源危机王琳作品第十一章、世界经济的萧条和重化工业的推动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第一节 出台 背景国内 解放后,由于社会混乱和朝鲜战争的影响,韩国经济一时无法从典型的 落后农业国的慢性贫困中摆脱出来,经济活动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美国的无 偿援助。 在经济复苏前的1954-1961年,韩国经济处在低收入(人均GNP7080美元 )、低储蓄(3.7%)、低投资(12%)、低增长(3.9%)的状况。低收入 与贫困的恶性循环与慢性通货膨胀同

2、步,无法从依赖外援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创建独立的国民经济的民主主义意识被强烈地唤醒。制定 和促进经济开发计划的基本动机,就是建立自主独立的国民经济国际 五六十年代,第三世界大部分国家为了铲除殖民地经济结构,着手经济 建设。联合国也将60年代定为“第一次开发的年代”,为了实现世界经济5%以 上的增长,督促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协作。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韩国制定和实施经济开发计划,把自由市场经济体 制转换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指标/年度195419611954-1961平均经济增长率5.15.63.9人均GNP(美元)708278投资率11.913.2

3、12.0国内储蓄率6.62.93.7全国批发物价28.013.212.0首尔消费者物价37.38.021.2农林水产业39.438.740.5矿业12.615.414.0制造业11.613.512.4SOC及其他48.045.945.5人口增长率2.883.252.93外国援助(百万美元)154199261进口244125出口2433163441960年代以前韩国经济状况(单位%)资料来源:经济企划院经济教育教材,1986年5月,第6页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第二节经济开发战略的选择与变迁韩国自然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民间企业脆弱、资本严重不足 、人口过多。所以,在经济开发初期,

4、把外向型国际经济分工作为首要 战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法开持续20多年,1984年韩国成为世界第14 的出口大国,从1961年出口世界比重0.03%到1981年31.13%。一、政府主导型开发战略 在经济开发初期,作为资本主义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还没有充分成 长,政府主导经济开发,制定开发计划。到开发的后期主要靠民营企业 。二、不均衡增长战略 韩国在经济开发初期,实施不均衡增长战略,60年代,以纤维、鞋 袜类等轻工业为重点,70年代,钢铁、机械、是有化工为重点。但引起 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三、外资投入与国内储蓄增长战略 韩国经济开发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投资资

5、金不足,国内储 蓄率低。为了增加资金,一方面调整利息,扩充资本市场, 提高储蓄。另一方面,吸收海外储蓄和外资。在韩国经济开 发过程中,外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先增长后分配的战略 由于增长一边倒,分配结构不均衡更加严重,这是引发 韩国当时政治、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经济增长的 结构性因素。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第三节 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及意义 一、实施过程 1.建立经济增长基础与进入飞跃发展阶段 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产业结构近代化、促进经济自立为基本 目标,进一步强化对外开放。第二个五年计划,为了推动工 业化,制定了机械、电子等特定产业的特别法。以矿业部门 为主导,实现了

6、年均9.7%的高度增长,进入飞跃发展阶段。2 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型的确立与能源危机 70年代,高度增长的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 朴正熙总统推行“10月维新”,使政治发展迟缓,投资的警惕 性提高。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3.世界经济的萧条与重化学工业因能源危机的冲击而受到巨大创伤的韩国经济,1976年初开始致 力于商品出口与中东地区的建设出口,带来了繁荣局面。1976年沙特 签订9.44亿美元的朱贝勒商业港的建设合同,韩国“现代建筑公司”签署 的合同,是韩国海外建设超过预定目标,达25亿美元,实现开发阶段 的最高增长。 但由于过分侧重重化工业的建设,是其他产业受到致命打击。

7、 1979年发生的“10.26事件”引起政治变化和农业的减产,经济负增长, 是韩国处于政治和经济危机之中。 这种情况下,韩国开始实施第四次经济开发五年计划,目标有实现 经济自立增长结构、醋精社会开发、提倡技术革新。然而这一基本目标 几乎没有实现,第四个五年计划以来,韩国经济处于最低潮,低增长、 高物价、国际收支赤字增加、外债过多、产业竞争力减弱、收入分配被 扭曲。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单位1962年1972年1981年1981年/1962年国民生产总值十亿元3071.17365.514723.64.8人均GNP美元87306160718.5产业结构农林渔业%43.327.818.

8、3矿业%11.122.335.9SOC及其他%45.649.945.8工业结构轻工业%71.465.148.9重化学工业%28.634.951.1对外往来出口百万美元54.81624.121253.8387.8进口百万美元421.82522.026131.4出口依存度%6.021.240.6进口依存度%16.626.248.3经济开发20年成果二、经济开发成果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如上表,通过4个五年计划,韩国实现了平均8.3%的高 增长率,国民经济规模增大34.8倍,居世界25位。国民生活 从绝对贫困走出来。 出口规模不断扩大,韩国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对外贸 易依存度从1962

9、年的22.6%提高到1981年的88.9%。 工业部门比重下降,工业结构转向以重化工业为中心 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学者称韩国经济创造了“双江奇迹”, 很多学者把这段时期看做韩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韩国 资本主义形成的起点第八章依靠经济独立和推行开放政策第八章依靠经济独立和推行开放政策第一节、第一次经济开发五年计划的目标和政策以建立独立的经济基础为基本目标。以民间企业自由原 则为基础,产业部门与其他重要部门由政府直接干预,建立 受间接诱导政策指导的资本主义制度一、基本目标 1通过国际收支的改善增加出口 2确保电力、原油、煤等能源的供应 3改善农业、农民收入及农村生活 4扩充道路、港湾、铁道等社会

10、间接资本 5建设水泥、肥料、钢铁等工业 6强化对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利用 7通过技术开发提高生产效率第八章依靠经济独立和推行开放政策第八章依靠经济独立和推行开放政策二、主要政策手段及措施1.经济政策 为了促进投资,降低利率,结果造成通货膨胀,未解决通胀,从扩 张政策转为安全优化政策,调整缩小第一次五年计划,强化出口支援, 限制金融贷款重新出台财政安全计划、对重要物资实施价格控制。2.金融政策 1965年9月调整利率,从15%提高到30%,同时扩大金融存款。3.引进外资 政府制定政策,开展经济活动,吸引外资。1960年上半年开始, 外资成为促进韩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如1965年,韩日关系正常化

11、 ,日本对韩无偿投入约8亿美元第八章依靠经济独立和推行开放政策第八章依靠经济独立和推行开放政策4.促进出口 1964年,公布出口产业、工业园区、开发组成法等, 1964年韩国政府在首尔投资兴建了国内首个出口工业区 九老洞工业区.。降低汇率,1美元兑130韩元,降到255韩元 。每年在青瓦台举办振兴出口会议。5.国际经济机构的成立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等3个国际 机构在巴黎成立,对韩国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第八章依靠经济独立和推行开放政策第八章依靠经济独立和推行开放政策 第二节、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果和问题 一、成果第一次经济开发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目标,最成功的业绩在出口 方面。1

12、966年出口2.5575亿美元,是预期的两倍。1.投资与财源分配 投资计划虽未达标,但高速增长,投资计划22.6%,实际平均 国内投资率16.3 %。 从财源投资情况看,海外储蓄和国民储蓄分别分担总投资率的 16.3%,依赖外资状况未从根本得到改善单位1962年1963年1964年1965年1966年国内总投资率%12.818.114.015.016.3国民储蓄%3.28.77.411.88.0民间%4.89.15.79.17.4政府%-1.6-0.41.72.70.6海外储蓄率%10.710.46.48.58.6外债总额百万美元157206392资料来源:韩国银行国民所得计定(1984年),

13、宋丙洛韩国经济论 第八章依靠经济独立和推行开放政策第八章依靠经济独立和推行开放政策2.国际贸易与收支单位1962 年1963 年1964 年1965年1966 年平均出口百万美元54.886.8119.1175.1250.3137.2出口增长 率%34.058.437.247.042.943.9进口百万美元421.8560.3404 4463.6716.4513.3进口增长 率%33.432.8-27.814.654.621.5净出口百万美元-367.0-473.5-285.3-288.5-466.1-376.1第一次五年计划开始,韩国将出口看做经济增长的 根源,准备建立出口主导型工业化的根基

14、。 出口方面,实现年均44%的高增长率。1961年,不 到4000万美元,1964年,一跃超过1亿美元,那天被定 为“出口之日”。出口总额中,工业品占主要,工业品出 口比重1961年22%到1966年62%对外贸易情况第八章依靠经济独立和推行开放政策第八章依靠经济独立和推行开放政策国际收支方面19621963196419651966经常项目-55-143-269-103资本项目长期资本8702937212短期资本-718-4-236国际收支情况,韩国贸易收支为慢性赤字,除1965年 经常收支9百万美元,其余时间均为赤字。长期资本收支 的赤字幅度每年增大。韩国的外债规模不断增大。第八章依靠经济独

15、立和推行开放政策第八章依靠经济独立和推行开放政策3.劳动雇佣及国民关系单位1963年1964年1965年1966年人口千名27262279842870529436就业人口千名7662779982068423第一产业%63.161.958.657.9第二产业%8.78.810.410.8第三产业%28.229.331.031.3失业率%8.27.77.47.1批发物价%19.434.910.38.6消费率%91.391.392.688.2租税负担率%8.67.18.610.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人口增长率年均2.7%,1963年到1966年, 雇佣人数增加了3761000人。 失业率由1963年

16、的8.2%下降到7.1%,经济的增长促进了雇佣。 随着开发费用支出的扩大,批发物价从1963年的19.4%,上升到 1964年的34.9% 国民消费率由1963年91.3%降到1966年的88.2%,收入水平上升, 储蓄增加,消费率减少。第八章依靠经济独立和推行开放政策第八章依靠经济独立和推行开放政策二、第一次五年计划问题韩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出口,第一个五年计划,带来了 经济迅速发展与出口增长,但也存在问题:1.出口主导型的开发战略,导致经济对外依赖性强。一旦国. 经济环境有波动,容易受到左右和控制。2.忽略基础工业开发,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加工部门的进口 替代生产或出口产业集中培养的工业化,必然形成进口导向 型工业结构,造成国际收支赤字。3.批发物价和消费物价年均上升16%,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4.政府过分强调开发,国民经济循环僵硬。第九章第九章 构建经济增长基础,迈向经济飞跃阶段构建经济增长基础,迈向经济飞跃阶段第一节、第二次五年计划性质及特点一、性质 加强了外向型工业化的强度,促使产业结构现代化, 重点开发钢铁、机械、化工等基础产业,使用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