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古诗赏析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471056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炭翁古诗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卖炭翁古诗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卖炭翁古诗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卖炭翁古诗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卖炭翁古诗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卖炭翁古诗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炭翁古诗赏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 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 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但是,卖炭翁的意义,远 不止于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 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

2、映出了当时社会的 黑暗和不平。读着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决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 ,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渔的、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 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 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 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卖炭翁这首诗不但在当时有 积极意义,即使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艺术手法 卖炭翁的艺术性是很高的。 有位卖炭的老翁,在中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 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

3、宜 ,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 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人和牛都疲乏了,也 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 休息。两位得意洋洋的骑马的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和 太监手下的爪牙。手里拿着诏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 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赶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一 千多斤,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舍不得它,却 也没有办法。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 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这首诗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 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 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 暗和不平。读着这首诗,读者所看到的决不仅仅是卖 炭翁一个人,透过他,还能看到有许许多多种田的、 打渔的、织布的人出现在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 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 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 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