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1469847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83 大小:7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公司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公司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公司治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公司治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治理(1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主 要 内 容n公司治理概念及问题由来n公司治理的主要理论n公司治理的主要模式n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n法律框架与监管环境n内部治理机制n外部治理机制n政府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n总结第一章 公司治理概念及问题由来本章主要内容n公司治理的概念 l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l公司外部治理市场 l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n公司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与原因 l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与股东参与意识的提高 l公司的高管人员薪酬增长过快、引起股东和社会的 普遍不满 l西方许多大公司在近20年的兼并重组过程中大量裁 员,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现行的公司治理模式n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

2、的重要性公司治理的概念n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又译为企业法人治理 结构或公司督导机制,在我国的台湾地区称为公司统制, 香港则译为公司管制。公司治理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经济学 文献中的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经济学家Bob Tricker在1984年出版的公司治理一书中,首先论述了 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性。n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一组联结并规范公司股东、董事会、 经理人之间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n广义上,公司治理还包括公司与其他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如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和社区等) 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上市规则等。公司治理的概

3、念n从内容上看,公司治理包括三个层次: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公司外部治 理市场、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n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在公司内部构造一个合理的权力结构, 从而在股东、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与制衡机 制,以保证公司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并实现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最大化。n公司外部治理市场主要是指公司外部的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人才 市场通过产品与价格竞争、公司控制权竞争、经理人才竞争等方式对公 司产生的激励约束作用。n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政府及监管部门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 的利益、保证公司遵守国家法律与社会道德规范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包括董事的法律责任、会计准

4、则、信息披露要求等,这些法律法规构成 了有关司治理的法律约束。n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既包括一个有效的公司内部激励、约束与制衡机制 ,也包括一个有效的公司外部治理市场,同时还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有关 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和执法系统。公司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与原因n现代股份有限公司的完全形态产生于19世纪,随着公司股权的日益分散 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东权力和股东大会逐渐空壳化与形式化, 管理层开始在公司中处于支配地位。Berle和Means最早对这一问题进 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于1932年出版了现代公司和私人产权一 书,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股东主权思想提出了挑战。然而,在20世纪80 年代以前,公司

5、治理问题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其原因在于第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30多年间,公司总体上来说运作的非常好,股东们 大体上都得到了满意的回报,员工的工资和福利也得到不断的提高,虽 然各国法律都强调股东主权主义,公司必须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但 实践中许多公司并没有忽视其社会责任。n对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视与广泛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各 国的学者、企业家、决策者及新闻媒介都对其表现出空前的关注,并展 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一个公司治理运动的浪潮。正如一个著名经济 学家所说的:“从来没有一个问题象公司治理那样,由一个为人所忽视 的问题变成了专家和决策者日思夜想的焦点。公司治理理论兴起的

6、背景与原因n公司治理问题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主 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l1、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与股东参与意识的提高。英美传统的公 司治理机制强调的是外部市场对公司的压力,股东对公司治理 的参与主要采用被动的“用脚投票”的方式,即通过买进买出股 票对公司的管理层施加影响。然而,这种方式有时是不情愿的 或者代价较高的。20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过去的二十年 ,以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已拥有上市公司越 来越多的股份,到20世纪90年代,机构投资者总体上已持有 所有上市公司近一半的股权。尽管个别基金很少持有某一公司 超过1%或2%的股票,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机构投资者

7、常持有 某些大公司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票。 l机构投资者在实践中逐渐发现,单纯使用“用脚投票”的方法有 时比较困难。机构投资者一般持股数量较大,当公司经营业绩 不佳时,很难象小股东那样用脚投票,将手中的股票及时抛 出。一旦他们决定出售某只股票,由于持股数量较大,通常会 对该股票的价格造成较大冲击。这就在客观上迫使机构股东长 期持有股票。由于机构股东不能象小股东那样单纯通过出售股 票来影响公司治理,它们逐渐将目光转移到公司内部,试图通 过影响诸如公司董事的聘选、激励与约束机制、重大事项表决 等发挥治理作用。公司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与原因l2、公司的高管人员薪酬增长过快、引起股东和社会的普遍不 满。尽

8、管公司的业绩增长缓慢,但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首席 执行官(CEO)却从公司获得天文数字般的薪金,引起股东 和社会的普遍不满。美国商业周刊杂志每年都出版一份关 于美国365家最大的公众公司的两名最高级经理的薪酬情况调 查。根据1991年的调查报告(关于1990年的收入),这些公 司首席执行官的薪酬在八十年代增长了212%,是工人同期工 资增长率的四倍(工人的同期工资增长率是52%),工程师工 资增长率的三倍。而同期公司股票的每股收益平均增长率为 78%。1990年,商业周刊调查中的公司首席执行官平均 工资和奖金达到120万美元,如果加上股票期权和其它长期薪 酬计划的收入,平均总薪酬则达到195万

9、美元。按1990年的工 资率计算,这相当于工人85年的工资,工程师45年的工资。 l3、西方许多大公司在近20年的兼并重组过程中大量裁员,促 使人们重新认识现行的公司治理模式。传统的公司治理的基本 逻辑是:股东承担公司的风险,而员工领取固定工资,因此公 司的所有权应该归股东。然而,从1980年到1993年,仅美国 九大公司裁员就达100万人以上,大公司如此,更不用说小公 司了,员工根本没有安全感,所谓的“固定”工资并不固定,他 们面临的风险实际上比股东还大。因此,人们不得不对传统公 司治理的逻辑进行反思。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n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公司治理问题

10、越 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形成了一个公司治理运动的浪潮。亚 洲金融危机产生以后,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其中引发危机的重要因 素之一就是这些国家的公司治理存在缺陷,公司治理更是成为了 全球关注的热点。各国证券监管部门、交易所及国际机构纷纷加 入到推动全球公司治理运动的行列,推出了各种有关公司治理的 原则、指引、最佳行为准则等。n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l第一,有利于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能使经营者与公司和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确保公司在法律法 规和商业信用约束下,为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而经营。而公司 治理机制失效可能会导致管理层滥用职权、进行高风险投资

11、, 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对债权人进行掠夺,等等,从而 大大提高公司的代理成本,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公司财务困难、 最终不得不宣告破产。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l第二,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提高公司的价 值。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确保公司谨慎、妥善 地使用投资者的资金,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由于 股东深知自己的资金投入到具有良好公司治理机制 的公司中不会被滥用,资金保值、增值的可能性较 大,他们一般都愿意为这类公司的股票付更多的钱 ,从而提升了公司的价值,并且使公司能够在出让 较少比例股份的情况下筹集到所需数量的资金,大 大降低了融资的代价。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 McKinsey &

12、Co.)(麦肯锡)2001年发表的一份 投资者意向报告表明,四分之三的投资者表示在选 择投资对象时,公司的治理结构,特别是董事会的 结构和绩效与该公司的财务指标一样重要。80%的 投资者表示,对于治理结构好的公司,他们愿意为 其股票出更高的价钱。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l第三,有利于吸引长期稳定的国际资本。国际资本 ,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资本在选择对外投资的地区、 形式、时间长短时,公司治理结构是首要考虑的问 题之一。对于公司治理机制薄弱的地区和公司,国 际资本一般选择进行以短期债务为主的投资,稍有 冲击就撤资,而对于具有良好公司治理机制的地区 和公司,则倾向于进行以股权为主的长期投资。因

13、此,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增强企业吸引 长期稳定的国际资本的能力。为了适应国际资本的 需求,美国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公司 建立了公司治理评级标准,并已开始在俄罗斯试点 。今后,随着公司治理评级的普及,一个公司的公 司治理等级会象其它的资信等级那样,成为国际资 本选择投资企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l第四,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增长。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使 得公司能够吸引到更多国际国内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 金,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微 观元素企业发展了,能够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增 长。l第五,有利于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1997

14、年爆发的亚洲 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东亚国家的商务环境以关 系为基础,保护长期投资的可靠机制较为薄弱,国外投 资者主要做短期投资,稍有冲击就撤资,从而引发危机 。专家认为,一国在开放资本市场的进程中必须建立以 市场为基础的体制来分配金融资源。以市场为基础的体 制通过明确的合约和相关价格来分配金融资源,由于合 约的不完全性难以避免,如果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较好 、透明度较高,投资者得到的保障就较大,因此也就愿 意进行长期稳定的股权投资。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l第六,有利于资金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随着经济的 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度提高,企业筹资与 机构投资全球化,一套良好的公

15、司治理机制,有利于在 世界范围内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国际资本流动,降低 企业和国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筹资成本,提高资本在 全球的配置效率。现任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James D. Wolfensen)有一句关于公司治理的名言:“对世界 经济而言,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健全的国家治理一样重要 。”l总之,公司治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单个公司与个人,而且 还关系到金融体系的稳定、经济的增长、全球资本的配 置,从而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财富与福利水平。研究 借鉴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的经验,对于深化国有企业 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章内容回顾n公司治理的概念l公司内部治理机制l公司外部治理市场

16、l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n公司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与原因l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与股东参与意识的提高l公司的高管人员薪酬增长过快问题l兼并重组过程中大量裁员产生的问题n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第二章 公司治理的主要理论本章主要内容n概述n委托代理理论n古典管家理论n现代管家理论n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的主要理论n公司治理理论是构建公司治理结构、解决公司治理问 题的理论基础。所谓公司治理问题,是指由于公司内 部激励、约束与制衡机制失灵、外部治理市场无效、 或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等产生 的一系列问题,如内部人侵害股东利益、大股东侵害 中小股东的利益、公司经营目标偏离股东价值最大化 目标等。n关于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存在着四种主要的理 论解释,其中被广泛接受、并且对实践中公司治理机 制的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委托代理理论。其它三种有 关公司治理的理论分别为古典管家理论、现代管家理 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近年来在英美 国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成为委托代理理论的 重要补充。委托代理理论n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问题是伴随着委托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