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通论 第四章语义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1469279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通论 第四章语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汉语通论 第四章语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汉语通论 第四章语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汉语通论 第四章语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汉语通论 第四章语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通论 第四章语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通论 第四章语义(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语义内容重点: (1)词义的性质; (2)词义的变化; (3)同义词和反义词; (4)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5)歧义短语的类别及分化。第一节 词义的性质和词义的变化一、什么是词义 (一)关于语义 1、什么是语义。 语义是指语言单位的意义。 2、语义的类别。 语义包括:语素义、词义、短语义、句 义、篇章义。(二)词的形式和意义1、词的形式。 (1)外部形式词的读音; (2)内部形式词的构成方式。 2、词的意义:词义。是客观事物在 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 (1)词汇意义 (2)语法意义。 书:成本的著作 二、词义的性质(一)词义具有客观性 词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客观事物 正

2、是词义所反映的对象。词义的客观性是和主观 性相统一的。 天:在地面以上的高空 天,顚也。至高無上,从一大。 地:大地。与“天”相对。地面;陆地。 地,元气初分,輕清陽爲天,重濁陰爲地。萬物 所陳 也。 鬼: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 天堂:某些宗教指正直者死后的灵魂居住的美好 的地方(二)词义具有概括性 词义对客观的反映是概括的、抽象的。在概 括词义的过程中,人们所着眼的是一类事物内 部所具有的带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特征,而把 具体的一个一个的事物所具有的特殊性和个性 忽略掉了。 人: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 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 (人:种族、性别、年龄、外貌

3、) 单独概念也是概括的(专有名词“黄河”) 概括性是和明确性统一的。在特定语境中 ,其范围和界限是明确的(三)词义具有模糊性所谓词义的模糊性是指,通过概括而形成的一 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 性,词义的指称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 确的界限。词义所包含的概念的外延是模糊 的 事物范围不确定,界限、标准不明确(大、小 、高、美、丑)花草树木 模糊性是相对的,任何词义都是精确与模糊的 统一在特定语境中,其范围和界限是明确的 外延比较确定的词的意义一般比较明晰(人、 地、数词)交际中模糊性很重要只要区别事物,指代 大致范围就行了。(三)词义具有历史性词义的历史性主要反映在同一个词的

4、古今词义的不同上 。词义的历史性和稳固性是统一的。 扩大:门、江、河、嘴专称通称;特殊一般;种类 限制性义素丢失鸟:有生命动物卵生长尾 缩小:瓦、谷、售、宫泛指专称;一般特殊;类名属名 增加限制性义素girl:人青年女性宫:房屋帝王 转移:指称范围和对象由甲变成了乙。 如:购、行李、涕、脚、闻义素交替转移闻:耳感觉 鼻感觉涕:人体液体眼睛 人体液体鼻子三、词义的构成(一)理性义 1、什么是理性义。 理性义是人们对所指的对象或现象的区别性特征的概 括反映。同概念相关。 2、理性义的类别。 (1)通俗义:普通人对所指对象的一般认识。 (2)专门义: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所指对象的专业认 识。 水:最简

5、单的氢氧化合物。纯的水为无色、无味的液 体。 自然界里,水以固体、液体、气体三种聚集状态 而存在。(现代)(二)评价义1、什么是评价义。评价义是一个词所 体现出来的反映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评 价和主观态度。 2、类别。 (1)情感义:体现说话人对有关事物 的现象的褒贬情感和态度。 (2)含蓄义: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一 种相对含蓄委婉的(隐含的)评价。 丰满、珠圆玉润-肥胖 瘦苗条(三)语体义1、什么是语体义。使用范围不同造成的。 体义是指一些词因为经常用于某种特定的交际场 合而形成的风格色彩,又称风格义。 2、类别。 1)口语色彩;2)书面语色彩。 口语:爸、妈、脑袋、撒野、害臊、深更半夜 书面语

6、:令尊、令堂、步伐、对抗、公允(四)理据义1、什么是理据义。由造词的理由和依据所形 成的表层意义及其形象色彩,包括意趣情调和 联想意义。 2、类别。 (1)形象意义。指词的构词语素所现实出来 的一种具体生动的直觉形象感。如:喇叭花。 (2)文化意义。指词义中隐含的文化信息, 包括历史的、异域的、文学的等。如:诸葛亮 。形象色彩、联想色彩语义中所包括的引起人们对客观事物某方面的联想的意义内容。 它是由客观事物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方面 的感性反映。附加视觉形象意义:仙人掌、金钱豹、蘑菇云、灰不溜秋、白花花、丁字路口、爬山虎、凤尾竹附加听觉形象意义:乒乓球、呱嗒板儿、拨浪鼓、霹雳舞

7、附加味觉形象意义:甜丝丝、辣乎乎、酸不溜丢附加嗅觉形象意义:香喷喷、臭烘烘附加触觉形象意义:冰凉、火热、硬邦邦、麻嗖嗖、软绵绵附加两种形象意义:水汪汪(明亮+灵活) 酸溜溜(味觉+嗅觉) 吊儿郎当(视觉+听觉) 胖墩墩(胖+矮+结实) 酱紫(视觉+味觉)(五)搭配义指某些词由于特定的搭配习惯而形成的互相制 约关系,反映了词与词的选择关系和使用范围 。 *喝饭:喝+流体,饭流体他只去过北京上海。*北京上海他只去过。 *他都去过北京上海。 北京上海他都去过。 只指向在前 (*北京上海他只去过。只:指 向落空)。 都+指向在前 (*他都去过北京上海。都:指 向落空)。词语的搭配要符合语法外,还要符合

8、语义:1词与词的组合在词义上要有现实的根据。 语义组合 (隐性关系)要符合客观真实乞丐很有钱/我看见了歌声/杯子打孩子 2词义组合的条件还要受到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制约。语义表达的一致性 我看书/书看我:书-生命 看+生命 3要符合社会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非常男女/很受伤;吃酒/吃烟/喝风;人蒸发了/老婆们 4要考虑到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修辞效果。附加义的一致性:光荣的敌人/失败乃成功之娘隐含义的一致性:十周岁寿辰/防除杂草/见而不视 (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价值观) Im blue(比喻?) “绿帽子” A lucky dog四、词义的变化(一)词义变化的类型和原因 1、词义变化的类型 (1

9、)共时变化。由语境引起的变化,又 称语境变化。 (2)历时变化。指同一个词(词形)的 意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2、词义变化的原因(1)词义语境变化产生的原因 (2)词义的历时变化产生的原因。(a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是词义演变的主 要原因。 (b)人的认识的发展和深化也可能促使 词义的变化。 (c)语言内部的各要素(语音、语法) 的变化也会引起词义的变化。(二)词义的语境变化1、语境 (1)什么是语境。语境即是语言环境。 (2)语境的类别: 1)广义的语境,指交际者的因素,交际 的现场情景,交际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 境。 2)狭义的语境,指交际的上下文。2、语境对词义的影响(1)语境为解释词义

10、提供了依据 (2)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3)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4)语境使词义增加了临时义; (5)语境使词的附加义发展变化; (6)语境体现出词义的选择性。(三)词义的历时变化1、词义的扩大。词义所概括的对象的范 围由小变大了。 如:江、河、菜。 2、词义的缩小。词义所概括的对象的范 围由大变小了。 如:瓦、丈人、臭。 3、词义的转移。词义所概括的对象由甲 变乙,转移出新义。 如:涕、走、池。第二节 多义词、同音词、同义词、 反义词一、词的音义关系的矛盾性 词是由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构成的一种 语言单位,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 间又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就造成了词的 音义之间的矛盾性。二、单义

11、词和多义词(一)单义词 1、什么是单义词。 单义词是指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2、单义词的类别: 连绵词、外来词、专有名词、事物名词、科学 术语、亲属称谓、新词等。 (二)多义词 1、多义词的性质和多义词产生的原因 多义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用已 有的词来记录新的意义,来解决有限的语音形 式反映无限的意义内容这一矛盾,这就产生了 多义词。2、基本义和引申义(1)基本义。多义词中最常用的、基本的意 义是基本义。(2)直接引申义。指由基本义引申发展出来 的意义。例如:深(本义)距离大:水很深。(引申义)时 间长:夜深了。 (3)比喻义。通过比喻方式产生的意义。 例 如:暗礁 :(本义)海洋、

12、江河中不露出水 面的礁石,是航行的障碍。(比喻义)事情在 进行中遇到的潜伏的障碍。 其他如:堡垒、 补课、插曲、大动脉、发烧、尖刀、流产、皮 毛、瓶颈、桥梁、熔炉、算盘、幌子 (4)借代义。通过借代用法产生的意义。例 如:干戈 :(本义)古代的两种兵器。(借 代义)指战争。其他如:春秋、口舌、布衣、 铁窗、乌纱帽、大哥大3、多义词的运用。注意防止歧义。多义词如果使用不当, 就会产生歧义。例如: 那里有一个地下商店。 那本书我丢了。 他确实有功夫。 三、同音词(一)同音词的性质 同音词是音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组词。 (二) 同音词的类型 1、同形同音词。如: 升:由低往高处移动。如:太阳升起来了。

13、升:公制容积主单位,一升等于1000毫升。 2、异形同音词。如: 人事人士人世人氏(三)同音词产生的原因1、造词偶合。如: 游船油船邮船 2、语音演变的结果。如: 清轻,九酒 3、意义分化的结果。如: 管(管理)管(管子)四、同义词(一)同义词的性质和类型 1、什么是同义词。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 词。 2、类型。 (1)等义词:意义完全相同的词。如:玉米棒子,讲演演讲。 (2)近义词。意义相近的词。如:愚笨笨拙,深刻深奥,本领本事猛烈激烈,成绩成就,边疆边境(二)同义词产生的原因1、新旧词并存的同义词。如: 元音母音,语法文法,水泥洋灰。 2、普通话词语和方言词。如: 馒头馍,馄饨抄手。 3

14、、外来词和自源词、意译词。如: 海洛因白面儿,因特网互联网。 4、不同造词理据构成的词。如: 红豆树相思树,牵牛花喇叭花。 5、客观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和交际的特殊需 要在词汇中的反映。如: 时代时期期间时间时刻。(三)同义词的辨析1、从理性意义上辨析 (1)词义轻重不同。如: 损坏毁坏,抢夺抢劫,灾害灾难,爱好嗜好,优良 优秀优异。 (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 制造创造,仰望凝望观望展望,精密严密周密。 (3)词义的使用对象不同。如: 爱戴爱护,年纪高龄芳龄,繁华繁荣,扶养抚养。 (4)词义所指的范围大小不同。如: 局面场面,支援声援,性质品质,气候天气,战略 战术。 (5)词义的所指属于个

15、体和集体的不同。如:湖湖泊,船 船只,纸纸张,枪枪支。2、从附加意义上辨析 (1)评价义的不同。如: (褒义) (中性) (贬义) 爱护保护庇护 坚强顽强顽固 教诲教育教唆 充满充斥 典范典型 详细繁琐 (2)语体义不同。如: (口语)(书面语)(普通用词)( 特殊用词) 生日寿辰 已经业已 爸爸父亲 私下擅自 清瘦清癯 云雾烟霭 遛达散步 宇宙玉宇(3)理据义的不同。如:惭愧汗颜 妇女巾帼高兴雀跃 躲藏龟缩男子须眉 言词口舌分离云散 再婚续弦 3、从用法上辨析。如: 发展发达,掌握把握 突然忽然,必须必需。(四)同义词的表达作用1、使表达精确、严密、细腻; 2、适应不同的语体风格,满足修辞上讳 饰、委婉的需要; 3、避免用词重复,使表达富于变化; 4、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