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1469127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本章研究和讲授了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信用 的四种形式,要求在掌握信用概念与形式的基础 上,理解发展多种信用形式的必要性和意义;同 时本章讲授了信用在当代经济中的作用,要求探 索如何通过发展多样化的信用形式更有效地支持 我国经济发展;最后本章讲授了信用工具的概念 、种类及其流通问题,要求掌握主要信用工具如 支票、商业票据、债券和股票等的概念、特点、 流通等知识,理解有价证券的理论价格公式,了 解有价证券的交易实务和证券交易所的运作。3.1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3.2 信用的本质与形式 3.3 信用工具 3.4 信用工具有价证券的流通3.1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3.1.1 信用的概念

2、 3.1.2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3.1.1 信用的概念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 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3.1.2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1.产生:商品或货币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不 平衡性。 2.发展阶段: 1)高利贷 2)现代信用3.2 信用的本质与形式3.2.1 信用的本质 3.2.2 信用形式3.2.2 信用形式1.商业信用 2.银行信用 3.国家信用 4.消费信用1.商业信用 1)含义 2)必要性 3)特点 4)局限性2.银行信用 1)含义 2)特点 3)优点3.国家信用 1)含义:以国家为债务人向社会举债 2)我国历史上的国家信用补充:弥补财政赤字的三种方式(增

3、税、向中央 银行透支或借款、发行国债)的区别4.消费信用 1)含义 2)形式: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一点总结:当代经济中的运用1)数量方面:充分动员社会资金,为经济发 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资金支持。 2)质量方面: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与合理性 ,通过信用对资金的优化配置实现社会资源 的优化配置。3.3 信用工具3.3.1 信用工具的概念 3.3.2 信用工具的特点 3.3.3 信用工具的种类 3.3.4 主要信用工具3.3.1 信用工具的概念信用工具就是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 以保证债务人的义务和债权人的权利的凭证 。3.3.2 信用工具的特点1.偿还性 2.可转让性 3.收益性 4.期限性3.3.3

4、 信用工具的种类1.票据:财产权利,分为汇票、本票和支票 。 2.证券:金融权利,分为股票和债券。3.3.4 主要信用工具1.支票:含义、类型 2.商业票据:含义、种类 3.债券:含义、种类 4.股票:3.4 信用工具有价证券的流通3.4.1 有价证券的含义 3.4.2 有价证券的理论价格公式 3.4.3 证券交易所3.4.1 有价证券的含义具有一定的票面价值,并能给所有人带来 收入的一种资产所有权证书。主要包括:股票和债券3.4.2 有价证券的理论价格公式1.公式P=I/r 2.解释:有价证券与存款之间的相机抉择目前市场利率为10%,100元存款一年 的收益为10元。假定某一有价证券在利率为 10%的情况下每年为持有者带来20元的收 益,则该有价证券的价格为200元。3.4.3 证券交易所1.含义:专门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场所 2.作用:融通资本,筹集资金,优化资金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