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论战引发的思考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1467172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合同法论战引发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论战引发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论战引发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论战引发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论战引发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合同法论战引发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法论战引发的思考(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合同法论战引发的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是我国立法史上 的一件大事,很少有一部法律能够 像劳动合同法一样引发如此大的争 议和轰动。劳动合同法论战之议题一 劳动合同法是否加大企业用工成本,导致 企业倒闭或者裁员? 正方:劳动合同法加大企业用工成本,将导致企 业倒闭或者裁员,最终会损害劳动者的利益 代表人物:深圳华为、中石化、沃尔玛、泸州老 窖、家乐福、LG、三星、中国联通等 代表事件: 2007年10月底至11月初,深圳华为补偿10亿元鼓励7000 名员工自愿离职事件。 20

2、07年12月,中石化河南分公司将旗下郑州石油公司144 名员工全部转为“劳务工”。 2007年10月,沃尔玛在深圳、上海、东莞、莆田4个中心 裁员1200名。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北京片区要求80名员工以 “个人原因”辞职 反方:劳动合同法不会导致企业合法用工 成本的上升,导致其成本上升的只是那些 非法用工的企业。相反,劳动合同法可以 营造公平的环境,最终促进劳资双方共赢 。 代表人物:立法者(人大法工委)和广大 草根阶层等 代表事件:立法者的舆论宣传(召开各种 新闻发布会)和广大草根的呐喊助威劳动合同法论战之议题二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是否会导致外资撤离? 正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导致外

3、资撤离 代表人物 :日本奥林巴斯、韩资企业、台 资企业、欧盟商会 、上海美国商会等。 代表事件: 奥林巴斯将拥有共计12000多名中国员工的 两家工厂合并为一家。 韩103家企业撤离山东。 台资500家企业撤离广东。 欧盟商会、上海美国商会等纷纷致建议书 中国政府警惕撤资风险。 反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外资是否撤离 没有直接影响。 代表人物:常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 研究所所长,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代表观点: 1、外资是否入住中国和撤出中国受多种因 素的影响,不能将外资的撤离全部归罪于 劳动合同法。 2、中国的劳动合同法相比周边环境已经较 为宽松,比如越南、印度的劳动合同法其 实比中国的更为

4、严格。 3、中国的劳动合同法借鉴了许多发达市场 经济国家的经验,是趋于世界劳动立法潮 流的大势。 4、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单纯的靠廉价的 劳动力吸引外资的发展模式迟早会被抛弃 。劳动合同法论战之议题三 劳动合同法是否太偏重于对劳动者的保护 而忽略了对用工单位的保护?是否存在严 重的利益不平衡? 正方:劳动合同法太偏重于对劳动者的保 护,对用工单位是不利的。 代表人物: 董保华教授劳动合同法(草案)课题 组成员之一、华东政法学院教授 代表观点: 董保华认为劳动合同法对企业来说,用工 宽进严出;对员工就业来说,宽进宽出; 让员工自主管理而剥夺企业的管理权。 董进而分析指出,我们制定这部法律的目的是

5、希 望通过提高劳动基准来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最 为明显的就是经济补偿金,涉及解除、终止合同 时的补偿金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金、竞 业限制的补偿金等等。从可比的相对数上看,这 些都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 这些措施付诸实施将会带来全面的紧张。要求企 业招工宽进严出,企业为减少经济补偿金的支出 就会对招工更加苛刻,结果导致企业严进严出。 那么,保护员工的宽进宽出政策就会落空,这就 造成了弱势的中下层劳动者(包括新毕业大学生) 的就业更加紧张,造成新的就业歧视,使底层人 得不到实惠,形成了贵族化特征。 反方: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偏重保护正式 劳动立法的目的之所在,对劳动者的偏重 保

6、护是为了平衡劳资利益。 代表人物:常凯教授 代表观点:劳、资力量不对等。在工会作 用发挥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国家不以公法 来介入,劳资将会更不平衡。 劳动合同法论战之议题四 无固定期限合同对于企业是否是一种禁锢 ? 正方:无固定期限合同是用工单位的“终身 包袱” 代表人物:张茵(全国政协委员、女富豪 ) 代表观点:无固定期限合同使得企业一定 程度上丧失了自由选择员工的权利,成为 套在企业头上的“紧箍咒”。 反方:无固定期限合同之所以有太多的争 议,在于企业界和劳工界都误读了立法的 原意。 代表人物:王全兴教授 代表观点: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照 样解除劳动合同的,所以和有固定期限合 同的解除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关于以上几点的系统思考1、企业的发展模式? 2、对引进外资的合理方式? 3、对弱者偏重保护的理论依据? 4、对于立法的普及与宣传?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