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与范围界定及盘查分析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466793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标与范围界定及盘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目标与范围界定及盘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目标与范围界定及盘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目标与范围界定及盘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目标与范围界定及盘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标与范围界定及盘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标与范围界定及盘查分析(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環境管理生命週期評估 目標與範圍界定及盤查分析前言 本標準係規範生命週期評估中之兩階段,目 的與範疇界定及生命週期盤查分析 目的與範疇界定階段係決定生命週期評估執 行緣由,並描述系統及研究的數據類別 生命週期盤查分析包含所需數據的收集以符 合界定之作業目的 單獨的生命週期盤查結果的闡釋並不足以作 為達成相對的環境衝擊結論之基礎ISO 14041標準可用以(不僅限於此) 協助組織獲得關聯產品系統系統化觀點 形成作業之目的與範疇,定義及模式化 欲進行分析的系統,收集數據並報告生 命週期盤查的結果 建立特定產品系統環境績效的基準 鑑別能量流、原物料及污染物排放之最 大發生處,以達成既定的改善 提供數

2、據以供制定環境標誌準則 協助建立政策方案1. 適用範圍 本標準係CNS 14040之外,規定彙整生命 週期評估目的與範疇界定,以及用來執 行、闡釋及報告生命週期盤查分析時所 必備的要項及程序2.引用標準 CNS 14040:1997 (ISO 14040:1997)環境 管理生命週期評估原則與架構3.用語與定義 3.1輔助性投入 3.2聯產品 3.3數據品質 3.4能量流 3.5進料能 3.6最終產品 3.7逸散性排放 3.8中間產品 3.9製程能源 3.10參考流 3.11敏感度分析 3.12不確定性分析4.生命週期盤查構件4.1 通述本條文概述生命週期盤查分析之關鍵性用 語與構件。 4.2

3、 產品系統多個單元過程之集合體,各單元藉由 執行界定功能的中間產品之流通而加以連結 4.3 單元過程產品系統可細分為多個單元過程之集 合 4.4數據類別物理性投入、產品、染排放物 4.5模式化產品系統選擇物理性系統的元素予以模 式化4.生命週期盤查構件4.1 通述 本條文概述生命週期盤查分析之關鍵性 用語與構件4.2 產品系統 產品系統係多個單元過程之集合體,各 單元藉由中間產品之流通而加以連結 產品系統的描述包括單元過程、基本流 、通過系統界限之產品流,以及系統內 之中間產品流 產品系統的基本性質係由其功能予以特 性化,且無法僅由其最終產品定義之圖1 生命週期盤查分析之產品系統範例原料取得生

4、產使用回收再利 用/再使用廢棄物 處理能源供應運輸其他系統基礎流產品流系統界限系統環境其他系統基礎流產品流4.3 單元過程 產品系統可細分為多個單元過程之集合,單元 過程藉由中間產品流及/或待處理廢棄物互相連 結;藉由產品流與其他產品系統連結;並藉由 基本流與環境連結 將產品系統細分至其所組成的單元過程,有助 於鑑別產品系統的投入與產出 單元過程的界限係決定於滿足作業目的之模式 化細節程度。 每一單元過程皆遵循質能守恆定律,質能平衡 可提供單元過程描述的正確性之有用查核圖 2 產品系統內一套單元過程之範例單元過程單元過程單元過程中間產品流入中間產品流出基本 流出基本 流出基本 流出基本 流出基

5、本 流出基本 流出4.4數據類別測量、計算或估算所得之數據,皆可用 於量化單元過程的投入和產出。數據可 分類為: 能量投入、原物料投入、輔助性投入,其他物 理性的投入; 產品; 污染排放物與其他環境考量面 各數據類別應進一步細分以滿足作業目的。例 如,空氣污染排放物項下,數據之類別如一氧 化碳、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可分 別地鑑別4.5模式化產品系統 生命週期評估作業係藉由發展描述物理 性系統關鍵元素之模式所引導 選擇那些物理性系統的元素予以模式化 ,係取決於作業目的與範疇的界定5.目的與範疇界定5.1通述 5.2 作業目的 5.3作業範疇 5.3.1通述 5.3.2功能、功能單位及參

6、考流 5.3.3初期系統界限 5.3.4數據類別之描述 5.3.5投入與產出初期涵蓋之準則 5.3.6數據品質要求事項 5.3.7關鍵性審查5.1通述 在單元過程中產生轉換與作業之本質 中間或最終產品的去處作為單元過程之 結束 決定那些投入與產出數據須追蹤至其他 產品系統,包含分配的決定棄置鋁罐之生產流程鋁樊土開採煉製融解回收廢料鋁錠製造切碎去漆鋁片製造鋁片製造罐身製造罐蓋製造填裝使用5.3.4數據類別之描述 生命週期評估作業所需之數據取決於作 業目的 數據可由單元過程生產所在地蒐集,或 由文獻取得,數據類別可包含量測、計 算或估計數據之混合 能源的投入與產出應被視同生命週期評 估之其他任一投

7、入或產出 污染排放物通常係表示經過污染控制設 備後的點源或擴散源之排放消極性化解對產品之質疑積極性提供策略性產品之定位(優勢)先導性針對敏感之條件問題深入瞭解預防性避免錯誤數據被引用主動性提供下游(廠商消費者)評估之需求LCA數據用於溝通之條件5.3.5投入與產出初期涵蓋之準則 鑑別那些投入與產出須被追蹤至環境是 一個反覆的程序。在作業的過程中,隨 著額外的數據蒐集,投入與產出須更完 整地鑑別,然後接受敏感度分析 選定之準則對作業結果的潛在影響亦應 予以評估,並在最終報告中描述 生命週期評估實務上之一些準則,係用 以決定那些投入該予以研究,包括(a)質 量(b)能源及(c)環境相關事項決定那些

8、投入該予以研究/刪除 質量/能源:使用質量/能源作為準則時,適 當的決定可能需包括作業中累積貢獻超過模 擬產品系統所界定百分比之所有質量投入 環境相關事項:須包括貢獻超過產品系統的 每一數據類別量達額外界定百分比之投入 這些準則亦可鑑別任一須追蹤至環境之產出 用以比較性主張時,投入與產出數據最終之 敏感度分析應包括質量、能量及環境相關事 項準則敏感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之需求工程和管理決策使用資訊均涉及輸入 數據的誤差和可信賴問題 數據往往從不同管道彙整與推估,當資訊 來源改變或獲得更深入或準確的數據時, 自然對原先評估或計算的結果有所影響 產業界的變化是動態的,原

9、先評估或計算 數據,往往隨著時間或外在條件的變化而 必需重新估算敏感度分析主要作用提供在輸入數據變化時,可以有效地評 估對結果之影響範圍的計算方法,不必 帶入原先模式而重新作業 顯示在那些特定條件下,不造成結果的 顯著改變時,輸入數據可以變化之範圍5.3.6數據品質要求事項數據品質須由質與量的觀點以蒐集與整合 數據的方法,加以描述,並包括下列參數 時間相關範圍:數據之年份與期程 地理範圍:地方性、區域性、國家、大陸 性、全球性 技術範圍:技術混合(加權平均、最佳可 行技術或最差操作單元)額外數據品質要求事項 精密度:數據類別展現數值變異性之量度 完整性:數據涵蓋佔可能數目之百分比 代表性:數據

10、組反映真正關注母體的程度 一致性:分析方法均一程度的定性評估 再現性:能使獨立專業人員重現研究報告結 果程度之定性評估5.3.7關鍵性審查 關鍵性審查之型式(見CNS 14040:1997 (ISO 14040: 1997), 7.3)應予以定義 當一作業欲作為對大眾公開之比較性主 張時,關鍵性審查應以CNS 14040:1997 (ISO 14040: 1997), 7.3.3所述方式為之6.盤查分析6.1通述 6.2 數據蒐集之準備 6.3 數據蒐集 6.4 計算程序6.4.1通述、6.4.2數據的確認、 6.4.3 數據關聯於單元過程、6.4.4 數據關聯於 功能單位與數據整合、6.4.

11、5系統界限的再界定 6.5 流量與釋放量之分配6.5.1 通述、6.5.2 分 配原則、6.5.3分配程序、6.5.4再使用及回收再 利用之分配程序6.盤查分析6.1通述 生命週期盤查分析(LCI)係有關數據蒐集 與計算程序,須執行圖3概述之操作步驟圖 3 盤查分析之簡化流程(未顯示一些返覆的步驟)目標及範圍界定 (條款5)數據收集的準備(6.2)與製程單元相關之數據(6.4.3)數據收集清單數據確認(6.4.2)數據合併(6.4.4)修正數據收集清單 數據收集(6.3)與功能單位元相關之數據(6.4.4)修正系統邊界(6.4.5)分配與回收(6.5)收集的數據確認的數據製程單元已確認數據功能

12、單位已確認數據經計算處理的清單6.2 數據蒐集之準備數據蒐集準備步驟須包括: 特定製程圖以略述所有單元過程及其相互關係 每一單元過程的描述,及相關數據類別之列舉 詳載各量測單位清單之建立; 每一數據類別的資料蒐集與計算技巧之描述 數據蒐集表單之一例提供如附錄A所示6.3 數據蒐集 數據蒐集之程序可能隨著作業過程而改變,這 些程序及其原因須予以文件化 數據蒐集需要對每一單元過程有完整知識與記 錄(包含投入與產出之定量與定性描述)。 單元過程含多項投入或多項產出時,與分配程 序相關之數據應予以文件化及報告 能源投入與產出應以能量單位予以量化 當數據係由公開文獻蒐集而來時,其來源應予 以註明,如其不

13、符合初始之數據品質要求事項 時,亦應予以陳述6.4 計算程序 6.4.1通述 數據蒐集後,模擬之系統單元過程與界定功能 單位,需計算以產生盤查結果 電力生產有關之基本流,應考量其產製混合比 與燃燒、轉換、傳輸及分配之效率。如可能時 ,須反映使用燃料的不同型式 與可燃性物料有關之投入與產出,可乘以相關 之燃燒熱,以轉換成單一的能量投入或產出(使 用高位或低位熱值應加以說明) 所有的計算程序應明確地予以文件化6.4.2數據的確認 數據蒐集過程中應執行數據正確性查核 確認可包含建立,如質量平衡、能量平 衡、及(或)排放因子之比較性分析 鑑別出有漏失數據時,其處理須導致: 一可辯證的非零值; 一經辯證

14、過的零值;或一使用類似技術報告數值之計算值 漏失數據之處理應予以文件化。6.4.3 數據關聯於單元過程 對每一單元過程,應決定一適當之參考 流 (例如1公斤之物料或1百萬焦耳之能 量) 單元過程投入與產出的量化數據應基於 此參考流予以計算6.4.4 數據關聯於功能單位與數據整合 各單元過程相互串接計算,可藉由系統 內所有單元過程之流量以功能單位予以 規格化來完成 整合產品系統內之投入與產出時須滿足 作業目的 數據類別須僅在與同等物質及類似之環 境衝擊有關時才予以整合 更詳細的整合須於作業目的與範疇界定 階段即加以辯明,或須留待後續的衝擊 評估階段決定之6.4.5系統界限的再界定 為反映生命週期

15、評估反覆性的本質,可 考量敏感度分析 初期產品系統界限應適切修正以符合範 疇界定時所建立的切割準則 敏感度分析可能導致: 排除某些階段或單元過程(顯示缺乏重要性) 排除某些投入與產出(對作業結果缺乏重要性) 納入某些新單元過程、投入與產出(顯示重要) 再界定過程與敏感度分析結果應文件化6.5 流量與釋放量之分配6.5.1 通述 生命週期盤查分析有賴於簡單的物料或 能量流能將產品系統內各單元過程聯結 很少有工業製程為單一產出或基於原物 料投入與產出的線性關係 大多數的工業製程產生一項以上產品, 且回收中間物料或下腳料以作為原物料 。因此,這些物料與能量流及伴隨的環 境釋放物應根據清楚陳述之程序分配至 不同的產品中6.5.2 分配原則分配程序應儘可能的接近基本的投入-產 出關係及特性。下述之原則可適用不同 系統與迴圈: 須鑑別出與其他產品系統共用之製程及依據下 述之程序來處理; 一製程單元投入及產出項所分配和須等於該製 程單元未分配之投入及產出項 數個可選擇之分配程序似乎都適用時,須導入 一敏感度分析 分配之投入及產出須文件化及合理化6.5.3分配程序上述所提原則須應用以下之步驟程序: a) 步驟1:如可能應藉以下方法避免分配:1)將製程單元分配成兩或多個次製程2)擴大產品系統將共生產品涵蓋進來 b) 步驟2:當分配無可避免時,分配應以一能反 應系統產品或功能間潛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