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466667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材料 的研究进展报告人:周汉涛 导 师:张华民 Seminar II超级电容器应用背景w优良的脉冲充放性能 w大容量储能性能n比能量大于2.5Wh/kgn比功率大于500W/kg w循环寿命长(105次) w环境适应性强 w无记忆效应 w免维护 w对环境无污染w高功率军事装备的激发器 w军用坦克、卡车瞬间启动 w数据记忆存储系统 w系统主板备用电源 w电动玩具车主电源 w太阳能电池辅助电池 w通讯设施、计算机备用电源 w电动汽车电源能量存储装置比较元器件比能量 Wh/kg比功率 W/kg充放电电次 数 普通电电容 器106超级电级电 容 器0.220.0102104105充电

2、电电电 池20200500104超级电容器以及电极材料分类w双电层电容器(EDLC) w法拉第准电容器 w混合类型电容器 碳素材料:成功商业化,性价比高。 金属氧化物材料:RuO2为主,导电性好,比容 量大,循环寿命长,价格高,污染。 导电聚合物材料:工作电压高但电阻大 。 杂多酸:具有固体电解质的优点,使用方便。碳基超级电容器(EDLC)原理多孔碳、活性碳w理论比容量:若比表面积为1000m2/g,则电容器比 容量为250F/g。 w活性碳:通过过活化处处理后,微孔数量增加,比表 面积积增大。 w3000m2/g的活性碳,实际实际 表面利用率仅为仅为 10左 右。Anon:2000m2/g,

3、水系280F/g,非水系120F/g 。 w微孔6070,中孔和大孔2030。 w2nm的微孔是不能形成双电层电层 。 活性碳纤维w基体材料是沥沥青和聚合物材料:人造纤维纤维 、酚醛树醛树 脂、聚丙烯烯腈。 w比容量为280F/g,比功率大于500W/kg。 w平均细孔孔径为25nm,细孔容积0315ml/g ,比表面积达15003000m2/g。 w松下电器:导电性能优良的酚醛活性碳纤维。 wHiroyuki等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的高密度活性碳纤 维,其密度为0.20.8g/cm3,这种材料的电子导 电性远高于活性碳粉末电极,双电层电容器的电容 值随高密度活性碳纤维密度的提高而增大。 碳凝胶材

4、料性能w质轻、大比表面积、中孔发达、导电性良好 、电化学性能稳定的纳米级的中孔碳材料。 w孔隙率达8090,孔径320nm,比表 面积积4001100m2/g,密度范围围0.03 0.8g/cm3,电导电导 率1025S/cm。 w克服使用活性碳粉末和纤维作电极时存在的 内部接触电阻大,含有大量不能被电解液浸 入的微孔,比表面积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 ,是制备高比能量、高比功率电化学电容器 的理想电极材料。 碳凝胶制备 w有机凝胶的形成:得到空间网络状结构的凝胶 w超临界干燥:不破坏凝胶结构而把空隙内溶剂脱除 w碳化过程:脱去挥发分又不破坏凝胶结构w美国的R.W. Pelaka:n间苯二酚(R)

5、和甲醛(F) RF凝胶,成本高 n密胺(M)和甲醛(F) MF凝胶,密度大,比 表面积未降低 n热塑性酚醛树脂(P)和糠醛(F) PF凝胶 ,成 本低,周期短 w大连连理工大学的李文翠:酚类类同分异构物混合物 (J)与甲醛醛(F)JF凝胶,成本低,周期短,但 密度高于RF凝胶,比表面积也较RF凝胶略低 碳凝胶性能 wRF的EDLC实验室样品:功率密度为7.7kW/kg,能量 密度为5Wh/kg,比容量39F/g(以碳和电解液的重量之和 为准,水电解液)。 w同济大学:RF凝胶,比表面积为600m2/g,平均孔径为 12nm,电导率为20S/cm,组装成电容器后获得30F/g的 单电极比容。 w

6、Mayer S T制得的碳凝胶,得到双电极比容量达40F/g。 wPowerstor公司以碳凝胶为为原料制做EDLC,比能量和 比功率分别为别为 0.4Wh/kg和250W/kg,该产该产 品已实现产实现产 业业化。 w结构可控:原料的配比,间苯二酚(R)与催化剂(C) 之比,反应温度及凝胶化时间可有效地控制产物的结构 。 w性能优优良,但周期长,超临临界干燥设备设备 昂贵贵而复杂杂。碳纳米管材料特点w碳纳米管材料的优越性:比表面积大、微孔集中在一 定范围内(25nm),应具有比活性碳电电极高得多的 比表面利用率。 wNiu报报道其基于碳纳纳米管薄膜电电极的比表面积为积为 430m2/g时时,

7、比容量可达40F/g,碳纳纳米管电电极的电电容 量达到理论论双电层电电层电 容量的57。 w中空结结构。如能使电电解质质溶液浸润润碳纳纳米管内腔, 电电容量将明显显提高。 w最高容量可达l13F/g(0.001Hz),在0.1Hz时时,其容量 可达108F/g,在100Hz时还时还 有49F/g,这这个转变频转变频 率 远远远远 高于活性炭的1Hz。体现现了相对对高频频放电电的优优点 ,这这同样样也预预示着由碳纳纳米管为电为电 极材料做的电电容 器具有高的能量密度,而实验结实验结 果也确实证实证 明它具有 8kW/kg的能量密度。碳纳米管改性w利用剩余的SP3杂化轨道引入官能团,产生法拉第准电

8、 容。E.Frackowiak证实证实 表面官能团团参与氧化还还原反应应 故会形成准电电容,比电电容从80F/g增至137F/g。 wEFrackowiak:掺金属锂的碳纳米管电极在LiClO4电解 液中在153V之间充放电时,表现出良好且独特的高 压下的双电层电容效应,容量可达30F/g(非水电解液) 。 wK.Jurewicz在碳纳纳米管上包覆导电聚合物吡咯,利用吡 咯良好的导电导电 性和碳纳纳米管的开口、中孔网络络以及优优 异的离子导电导电 性,设计设计 一种复合物电电极材料用于超级级 电电容器。在纯纯碳纳纳米管电电极的电电容量为为50F/g情况下, 这这种复合电电极的电电容量可达163

9、F/g。 w掺杂掺杂 75的Ru02xH20时时,电电容器的比容量可达 107F/cm3,即600F/g。孔径分布对性能影响wDenyang Qu研究结果表明,孔径越大,电化学吸附速度 越快。 wGamby J采用中孔孔容和总孔容比为41的粉末活性 碳获得80F/g的单电极比容。 wSoshi Shiraishi 制备了中孔活性炭纤维比容明显大于 普通活性炭纤维。 wLee Jinwoo等平均孔径为2.3nm的中孔碳,制成电容 器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特性都明显优于分子筛碳。 w另外,具有更多2nm以上孔径的碳电极其低温容量减小 得更慢 。 w中孔碳材料制备方法主要有:催化活化法,混合聚合物 碳

10、化法,模板碳化法。 表面特性对性能影响 wAYoshida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CF表面含氧官 能团含量的增加,电容器的表观漏电流增加。K Hiratsuka等研究发现发现 碳电电极表面氧含量越多的, 容量降低也越多。 wX.Liu在研究发现,经过电化学氧化处理后碳电极 容量从135F/g增加到171F/g,氧化处理后进行还 原处理,容量增加更明显,增加到215F/g。认为 主要是由于碳材料氧化后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增 加而引起的。 w从制备备高容量、耐高压压、稳稳定性好的电电容器角度 出发发,希望活性碳材料表面的官能团团有一个合适 的比例。 展望w比表面积与孔分布:向着提高有效比表面 积和可控微孔孔径的方向发展。 w表面性能、比容量与稳定性:表面官能有 一个合适的比例;须开发新的活性碳原料 、活化技术。 w比表面积与内阻:从材料本身结构出发。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