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实验教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66298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55 大小:4.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实验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实验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实验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实验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实验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实验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实验教程(1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 实验指导教程口腔教研室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实验指导目录实验一 6铸造金属全冠的制作(一)可卸式模型的制 作实验二 6铸造金属全冠的制作(二)蜡型制作实验三 6铸造金属全冠的制作(三)安插铸道、包埋实验四 6铸造金属全冠的制作(四)烘烤、焙烧、熔铸实验五 6铸造金属全冠的制作(五)铸件的清理、研磨抛光实验六 高嵌体的蜡型制作实验七 锤造全冠的制作实验八 树脂暂时全冠的制作实验九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制作实验十 1 3/4冠的蜡型制作实验十一 1简易树脂桩冠的制作实验十二 3核桩冠的蜡型制作实验十三 锤造固定桥的制作实验十四 后牙铸造固定桥的蜡型制作实验十五 前牙烤瓷熔附金属固

2、定桥的蜡型制作实验一 6铸造金属全冠的制作(一)可卸式模型的制 作实验一 6铸造金属全冠的制作(一)可卸式模型的制作 【目的和要求】1.掌握可卸式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2.掌握可卸石膏代型的修整方法。 【实验内容】在实验牙列模型上制作可卸式模型,并进行可卸石膏代型的修整。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用品】1.实验器械 模型修整机、技工打磨机、激光打孔机、振荡器、“U”形 石膏分离锯、橡皮碗、成品橡皮底座、石膏调刀、蜡刀、铅笔、 架等。2.实验材料 已做好牙体预备的6铸造全冠牙列模型、金属固位钉、 502胶、分离剂(肥皂水)、硬质石膏、长柄球钻、间隙涂料等。1.可卸式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首先由教师分组示教,然后学生模仿制作。 1.可卸式模型的制作(1)在模型修整机上修 整牙列模型:首先磨平石膏模 型底部,使之与平面平行, 同时调磨模型厚度,使模型 底部距需制作可卸式代型的 预备牙颈缘78mm。然后 修去模型的唇、舌侧石膏, 使其形成一与成品橡皮底座 相吻合的马蹄形模型。模型舌侧内磨机修整模型形成马蹄形(2)确定复位钉的位置:用铅笔在模型上预备牙及邻牙的颊、舌面画 出各自的牙体长轴线,并延伸到模型基底面,标记出两条线的中点,此 中点即为安放复位钉的位置。 (3)激光打孔机打孔:打开激光打孔机电源开关,将工作模型置于机 器平台上,把复位钉所在的位置对准定位灯(或定位钉),两手紧握

4、工 作模型,并将工作平台向下按,模型在随工作台面下按时,接触快速转 动的打孔钻,形成所需的孔,孔深为5mm。用相同的方法形成其他预备 牙的复位钉孔,然后在需要固位的部位再打若干个孔。种钉内磨机激光打孔机打孔(4)形成辅助固位沟槽:在模型底面以复位钉孔为中心,四 周做“十”字形辅助沟槽,同时在钉孔唇舌侧的模型底面上用球 钻磨出复位标记,其他余留牙底面做固定沟槽。(5)黏固复位钉:用气枪吹净孔内的粉末,用502胶加硬质石 膏粉将成品金属钉黏固于孔内,待其硬固后,将模型浸入肥皂 水中35分钟。(6)加模型底座:调拌适量硬质石膏,在振荡器的振荡下注 入成品橡皮底座中,然后将模型压入橡皮底座,使金属复位

5、钉 接触其最底部。(7)分割模型:待底座内石膏完全凝固后,脱出石膏模型,用 “U”形石膏分离锯分别沿预备牙近远中邻面与预备牙长轴平行向龈 方垂直锯至两层石膏的交界线。(8)分离代型:用蜡刀去 除模型底面复位钉上附着的 石膏材料,暴露复位钉末端 并施压,将各分段部分连同 复位钉从模型上取下,用气 枪吹净其上附着的石膏粉, 然后按原位复位。 1.可卸式模型的制作2.修整可卸代型(1)从模型上取下可卸代型,填补倒凹及代型的缺损部位,用锐利的 蜡刀修去预备牙代型游离龈部的石膏,并对代型的颈缘作适当延长,暴露 龈沟底。(2)用削尖的铅笔画出颈缘线:在距颈缘线0.5mm以下、宽3mm的范围 内,用技工打磨

6、机夹持大球钻修磨成凹面,形成清晰的牙颈缘,便于制作 熔模的颈缘形态。2.修整可卸代型代型颈部修整 修整后的代型(3)将间隙涂料瓶摇匀 ,用小毛笔蘸取少量涂料, 从代型的颈缘开始向面方向均匀涂布一层,先四 周后面,厚度约2030m。代 型颈缘线0.51.0mm以内 不得涂布间隙涂料,以保证 固定修复体边缘的密合性。(4)待间隙涂料干燥后,将可卸代型准确复位。3.上牙合架3.上牙合架 根据咬合记录上牙合架,留下次课备用 。注意事项1.复位钉孔需位于预备牙近远中径和颊舌径的中心点。2.加模型底座时,需确保可卸部分的底部与橡皮底座石 膏之间密合,无气泡存在。3.分割模型时,模型不可太湿,以免粘锯,所用

7、的石膏 锯锯片要薄,且操作时应与牙长轴平行,不得伤及预备牙 和邻牙。4.代型修整时,不得破坏代型牙冠原有解剖形态。5.涂布间隙涂料过程中,切忌反复涂擦,以免间隙膜厚 薄不均或留下明显的刷印,影响修复体的就位。一般涂布 2次即可获得理想厚度,如果涂料较稠,也可只涂一次。实验报告与评定1.总结可卸式模型制作的步骤、方法及要求。 2.评定可卸式模型制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及结果。 3.评定项目(1)模型修整情况。(2)复位钉孔定位情况。(3)激光打孔机打孔及辅助固位沟槽制作情况。(4)复位钉黏固及加模型底座情况。(5)分割模型及代型修整情况。(6)涂布间隙涂料情况。1.分割模型时为什么模型不可太湿,锯片要

8、 薄? 2.代型根部修整有何意义? 思考题实验二 6铸造金属全冠的制作(二)蜡型制作实验二 6铸造金属全冠的制作(二)蜡型制作【目的和要求】掌握间接法制作铸造金属全冠蜡型的步骤和操作方法。【实验内容】采用间接法、浸蜡法雕刻完成6铸造金属全冠的蜡型。【实验学时】 4学时。【实验用品】1.实验器械 雕刻刀、蜡刀、探针、酒精灯、熔蜡器等。2.实验材料 表面封闭硬化剂、间隙涂料、分离剂、嵌体蜡 、浸蜡、颈缘蜡、咬合纸、小片丝绸(或尼龙布)等。【方法和步骤】首先由教师分组示教,然后学生模仿制作。1.涂分离剂 将上次实验制备好的6铸造金属全冠代型涂上 分离剂,目的是为了使制作完成的蜡型能顺利从代型上取下

9、。注意涂布时既要涂布预备牙代型牙冠表面,又要涂布相邻 牙及对颌牙表面。1.涂分离剂 2.雕刻蜡型1)浸蜡:将代型冠部在蜡液快速旋转浸渍,直到颈部解剖边 缘线浸入其中。然后将代型以同样的旋转方式缓慢而均匀取 出,在代型尖端退出蜡池之前稍做停顿,让多余的蜡滴走, 使代型表面形成一层薄而均匀的蜡模。2.雕刻蜡型2)加蜡刻形:A.形成牙尖:将蜡刀、探针加热后,取蜡液滴加在代型的牙尖 区域,形成牙尖蜡核,并通过咬合调整至适宜高度。堆尖的 顺序是: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近中舌尖、远中舌尖。近中颊尖上蜡远中颊尖上蜡B.堆筑边缘嵴:从近中颊尖的近中牙尖嵴开始加蜡,然后依次形成近中 、舌侧、远中、远中颊侧边缘,最

10、终与起点会合,并修整完成外形。C.邻面加蜡:在邻面加蜡建立良好的邻接触关系,远中邻接点为凸起状 ,近中接触点为凹状,并用咬合纸来检查接触点。D.颊舌面加蜡:先加蜡形成颊舌面的轴嵴,再加蜡恢复牙冠的外形高点 、突度和牙冠轴面长度,注意控制好牙冠外形的大小,仔细形成颊舌 沟及颊舌外展隙,避免蜡型局部过薄。E.牙合面三角嵴、斜嵴及窝沟点隙的形成:一边加蜡形成三角嵴、斜嵴 ,一边通过咬合纸检查咬合,去除早接触点,使面有广泛接触,修整 其外形。然后再仔细形成牙合面窝沟点隙。F.颈部加蜡:先用蜡刀去除多余的浸蜡,再沿牙冠颈缘将已经形成的蜡 切去12mm,重新加专用颈缘蜡液充满代型颈部,并延长0.51mm

11、。待蜡冷却后用雕刀修去多余的部分,并修整合适。 G.轴面修饰:最后用丝绸(或尼龙布)缠在拇指上,轻轻用力由方向颈 方摩擦,使轴面更加平滑、颈缘更加密贴。3.完成 待蜡型冷却、固形后,用手轻轻将蜡型从代型上取下,检查蜡型的完 整性、密合性,确认蜡型合适后,再将蜡型回复到代型上。最后可用小 棉球蘸水加热后,轻轻擦拭蜡型牙合面、轴面、邻面,使其表面光洁、 平滑一致。至此完成蜡型的制作。3.完成【注意事项】1.临床实际应用为了保证蜡型的质量,必须采用铸造专用蜡。2.要注意合理选择加蜡的器械和蜡加热的方法,浸蜡、滴蜡雕刻 的手法和顺序及要求。3.雕刻完成的蜡型一定要与预备牙冠密贴 、光滑无缺陷。要求蜡型

12、能够恢复患牙正确的解剖外形、良好 的邻接关系及咬合关系、正确的邻间隙及颊、舌、外展隙。注意事项【实验报告与评估】1.总结浸蜡法雕刻铸造金属全冠蜡型的步骤、方法及要求。2.评定雕刻铸造金属全冠蜡型的基本操作技能及结果。 实验报告与评估思考题加蜡刻型的顺序及要求? 总结6铸造金属全冠蜡型制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三 6铸造金属全冠的制作(三)安插铸道、包埋 【目的和要求】1.掌握蜡型安插铸道的要求和方法。2.掌握清洗蜡型、选择 铸圈的方法。3.掌握蜡型包埋的方法。 【实验内容】1.给6全冠蜡型安插上铸道。2.用高熔合金铸造包埋料包埋6全冠蜡型。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用品】1.实验器械 酒

13、精灯、蜡刀、铸造圈、铸造座、石膏调刀、天 平秤、橡皮碗、软毛笔、气枪等。2.实验材料 铸造蜡条、75%酒精、石棉纸、肥皂水、火柴、 磷酸盐包埋料等。6铸造金属全冠的制作(三)安插铸道、包埋 【方法和步骤】首先由教师分组示教,然后学生模仿制作。 1.安插铸道(1)取直径为2mm,长约10mm的圆形蜡条,用蜡固定在6全冠 蜡型颊侧的近中或远中与牙合面交界的最厚部位,与蜡型形成的 角度尽量大于90。(2)在距蜡型1.52mm处的铸道上加一个直径约为4mm左右的 圆蜡球,作为储金球。1.安插铸道(3)将可卸代型连同蜡型一起从工作模型上取下,并在蜡型邻 面加约0.1mm厚的蜡,以弥补铸造收缩。(4)通过

14、铸道将蜡型从可卸代型上取下,并及时将可卸代型在 模型上复位,以免可卸代型丢失或损坏。然后用天平秤将安插铸 道后的蜡型称重,记下读数。(5)将铸道的另一端用蜡固定在铸造底座上,注意铸道要与铸 造底座垂直。(铸造底座上可同时固定数个全冠蜡型,以节省包 埋料。)2.清洗熔模 2.清洗熔模 用毛笔蘸肥皂水或75%的酒精轻轻将蜡型表面涂刷一遍, 以去除油垢等杂质,然后用清水洗净并用气枪吹干。3.选择铸圈 3.选择铸圈 本实验是制作无圈铸型,故采用软塑料、硅橡胶等制 作暂时铸圈,使铸圈内壁距蜡型至少3mm以上。蜡型位 于铸圈的上2/5处,底座位于下1/3处。4.包埋4.包埋(1)在合适的铸圈内壁衬一层厚约

15、为1.5mm的湿石棉纸,不 需形成空白区。(2)调拌包埋料:先洗净橡皮碗及石膏调刀,将水擦干,按规 定的比例放入适量的蒸馏水及磷酸盐包埋料,用调拌刀顺同一方 向进行调拌。在4060秒内调拌约120次,然后用调拌刀轻轻敲 击橡皮碗,以排除包埋料中的气泡。(有条件的实验室可采用真 空机械调和材料,效果更好。)(3)用软毛笔蘸包埋料将蜡型的表面及冠组织面先涂一层,罩 上预备好的暂时铸圈,在振荡器的振荡下,将包埋料顺着侧壁注 入铸圈,直至注满,并将顶端抹平。5.将包埋好的铸圈写明学号、蜡型重量读数,置于室温安全处, 留下次课备用。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蜡型完成取下后,应尽快安插铸道、清洗、包埋,以防

16、止变 形。2.铸道应安插在蜡型最厚的光滑处,而不能安插在发育沟或点 隙上,且熔模位于与离心力方向45夹角的区域内。3.清洗蜡型时,要顺着蜡型边缘方向刷洗,以免破坏蜡型边缘 。4.蜡型距铸圈内壁至少35mm。过厚会影响铸模的透气性, 过薄不能抵抗铸造时金属液的冲击力。5.调拌包埋料时,要保持调拌器械清洁。6.在包埋时,蜡型表面尤其是组织面,不能有气泡形成,若有 气泡则用气枪吹掉,然后再涂布。实验报告与评定【实验报告与评定】评定蜡型包埋的基本操作技能及结果。思考题1.熔模表面喷表面张力去除剂的目的是什么?2.铸圈内壁衬湿的石棉纸的作用是什么?实验四6铸造金属全冠的制作(四)烘烤、焙烧、熔铸6铸造金属全冠的制作(四)烘烤、焙烧、熔铸【目的和要求】1.掌握高熔合金烘烤与焙烧的方法。 2.掌握高熔合金的铸造时机。3.了解高熔合金离心铸造的方法。 【实验内容】以镍铬合金为材料,用离心铸造机(有条件的实验室最好使 用高频离心铸造机)对包埋好的铸圈进行铸造。【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用品】1.实验器械 箱式电阻炉、煤气加氧气吹管火焰热源、离心 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