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旅游业发展调研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6606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宾县旅游业发展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宾县旅游业发展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宾县旅游业发展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宾县旅游业发展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宾县旅游业发展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宾县旅游业发展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宾县旅游业发展调研(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宾县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宾县地处省城近郊,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 总体构架为“一处湖水,两个基地,八座山峦”,简称“ 128 规划” 。 “一处湖水”即二龙湖; “两个基地”即红色旅游基地中共北满分局旧址和以哲公园; “八座山峦”即长寿山、香炉山、大顶山、大青山、猴石山、高丽帽子山、花乐山、双凤山等八座生态旅游山峦。但近几年来,宾县旅游业大而不强,发展缓慢,与丰富的资源不相适应。 笔者通过调研, 对宾县旅游业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供大家批评指正。一、宾县旅游业面临的发展形势1宾县旅游业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 宾县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县,自然与人文景观兼容并蓄,

2、素有“哈尔滨东花园”之美誉。特别是群山连绵、峰峦叠嶂、浑然天成,山水资源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独具特色魅力,有的尚处未开发阶段,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开发前景广阔。 我们一定要充分挖掘好这些资源,坚持以山为躯、以水为脉、以绿为蕴、以文为魂的发展理念,深度开发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生态、 休闲、度假旅游,培育旅游精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旅游产业化步伐。2宾县旅游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目前旅游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就哈市而言,各县(市)旅游业蓬勃兴起,都在深2 度挖掘旅游资源,实施宣传营销战略,积极争夺客源市场,宾县正面临周边等旅游城市的挤压和竞争。阿城有底蕴厚重金源文化、尚志有中国雪都之美誉、

3、依兰有坐井观天之典故,这些历史和天然的景观是我们所不具备的。而且各地也都在围绕都市人群,大打休闲度假旅游牌,致力开发自然体验、乡风民俗、农家美食等特色旅游。 现在强势旅游城市已领先我们一步,像阿城的横头山、五常的凤凰山、依兰的山间漂流、呼兰的休闲农业已在全市很有名望和吸引力。加之宾县精品景点建设仍比较滞后,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旅游产品开发不够,管理的机制体制不活,制约旅游快速发展的瓶颈依然没有从根本上破解,这对宾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3宾县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大好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当前旅游发展形势看,宾县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首先,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全县各景

4、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游乐项目不断丰富,旅游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不断攀升, 全县上下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升,发展旅游的大环境日趋成熟。其次, 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省、市都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旅游工作领导,加大了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措施,这对我们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对评选出的知名景区、旅游名镇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 2010 年 4 月份,宾县二龙山马家屯被市政府授予市级旅游名镇称号, 必将加快马家屯提档升级步伐。更为重要的是新3 一届市委在推进“北跃”战略中,提出了建设“万倾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

5、廊”和“北国特色水乡”的蓝图,打造以松花江为主轴旅游产业带,这是宾县发展旅游业千载难逢的机遇。第三, 拥有良好发展环境。经过近年来的精心打造,宾县人气越来越旺,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外在形象越来越好,无论是上级对宾县的支持力度,外界对宾县的关注程度,还是客商的投资愿望都越来越大。 特别是宾西开发区成功晋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将会对宾县旅游产业发展产生极大的带动作用,加快新兴工业游步伐。同时,即将建设的哈佳高铁贯穿全境,建成通车后宾县旅游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外部交通条件将更加便捷, 这将大大拉近宾县与都市的距离,到宾县的游客量将大大增加。 这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宾县加

6、快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最为有利的条件。二、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近年来,宾县一直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加快重点景区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开展宣传营销,积极拓展消费市场,使旅游经济实现了健康持续发展。 但旅游业作为宾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与现有的旅游资源丰富度相比,与旅游区已经具有的影响力相比, 与旅游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期待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一是主导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共识。 虽然县委、 县政府实施了“连线”发展战略,把旅游业摆上了重要日程,坚持用抓项目4 的方式方法发展旅游产业,但仍然存在上热下冷的问题,有些部门和干部,对宾县的旅游资源

7、、旅游开发价值还没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对为什么发展旅游业、怎样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业能做些什么,思想还不够一致,行动还不够统一,缺乏把旅游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大旅游的观念没有在全县真正树立起来。二是开发档次较低,缺乏特色精品。 由于财力有限, 宾县对旅游业投入不足, 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部分景区基础设施较差、接待服务能力较低,特别是核心旅游景区开发档次低,与其资源、品牌差距较大。三是资源整合不够,尚未形成线路。 对全县各景点的统筹管理和整体运作不够,各景点往往是单独开发、各自为战,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缺乏成形的精品旅游线路,没有形成大旅游发展格局。四是宣传力度不大,外在影响不

8、高。 宣传推介形式呆板、单调、常规化,缺乏活力,不能让旅客眼前一亮。各景区、景点推介各行其是,各唱各调,各用各招,没有形成宣传整体合力,声势不够浩大。 特别是宣传没有打进中央主流媒体,没有占据上规模、上档次的宣传平台,尚未融入大旅游市场中。五是产业链条较短,拉动作用不强。 旅游业形式单一,景区相对独立,没有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建立起成龙配套的旅游产业, 产业链环节缺失, 旅游产品少, 景区吸引力小,游客逗留时间短,旅游消费少,不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很5 难形成强势经济效益。六是体制机制不顺,监管严重缺位。 目前, 宾县的旅游景区存在多家管理、多家又不管的问题,旅游部门难以统筹协

9、调,不能形成旅游业发展的合力。特别是景区内私建滥建、随意开发,二龙湖偷捕滥捞、 沿岸商贩违规经营等现象严重,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三、对宾县旅游业发展的研究基于以上分析, 根据旅游产业发展实际,今后一个时期宾县旅游发展要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以培育支柱产业为目标,以二龙山为龙头, 重点打造香炉山自然体验游、长寿山滑雪游、英杰景区特色观光游、航电枢纽景观游、花乐山生态森林游、 宾西开发区新兴工业游、北满分局遗址红色游及以马家屯为代表的乡村游,积极构筑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点线结合、相互支撑的旅游产业格局,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功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为实现这一目标

10、,必须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认真搞好旅游发展规划,做大旅游。 一要保证规划的科学性。要重新修订旅游整体规划和控详规划,要舍得投入资金,聘请国内高水平的专业队伍精心勾画,充分考虑其发展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充分考虑建设完善的旅游发展体系,确保规划的高起点、 高标准、高质量,提高规划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要保证规划的前瞻性。规划眼界要放开,不要局限于县内, 而应站在全市、 全省乃至全国旅游发展大格局中审视自身定位,跳6 出宾县做规划; 要汲取各地先进旅游规划理念,避免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 制定对今后几年甚至十几年有指导意义的规划。只有眼界大的规划、超前的规划,才可能做大旅游。三要保证规

11、划的权威性。规划完成后,要按程序报县政府颁布实施。今后景区内的一切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划进行,对不按规划建设的项目必须坚决予以拆除,对违规审批人员,坚决严肃处理。( 二) 突出抓好景区开发建设,做精旅游。一要突出旅游特色,凝聚人气。要以特色建精品,以特色树品牌, 加大对全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力度,建成一批支撑宾县旅游业发展的精品旅游景区。要进一步提档升级二龙山,加大景区综合改造力度,把二龙壁、龙珠湖畔、东山小区和登山基地作为重点,实施综合治理,打造精品景观,力争达到面目一新。着力推进英杰风景区建设,重点打造虎头砬子、悬羊砬子、日式营盘和抗联遗址等景观,建设旅游设施,推进村屯整治,力争再建成一个4A级

12、旅游区。大力推进松江矿山遗址公园建设,充分利用旧矿山、矿井资源,实施旅游改造,建设矿山博物馆,发展互动游乐项目,打造特色矿山遗址游。着力推进大顶山景区建设,按照全市湿地游总体规划,以松花江水系为主线,打造哈东地区集观光、度假、休闲、疗养、生态于一体的新兴滨水旅游景区。着力推进花乐山景区建设,开发野外个性游乐项目,打造生态森林游。统筹推进其它景区,打造特色亮点, 加快连线步伐。 深入推进二龙山马家屯三期工程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游乐项目,力争建成“龙江第一村”。加快推进体现东北抗联特色的香炉山永祥屯、永胜屯景点, 体现7 北方少数民族特色的长寿山关家屯、曲家围子景点, 体现赫哲渔村特色的大顶山

13、卜家口子屯景点,努力构建特色各异、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群落。二要挖掘文化内涵,叫响名气。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加快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和项目,重点打造和提升黑土文化、关东风情、 红色旅游等为典型文化特征的文化旅游产品, 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各景区要增加人文景观工程建设,邀请知名人士到景区进行采风创作,赋予景区灵魂和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气息和文化魅力。三要启动旅游地产,做足商气。要以县城至二龙山景观大道为轴线,加强两侧环境改造,大力发展旅游地产, 打造一个有山、 有水、 有城, 集商服、 休闲、 观光、娱乐于一体的商务综合区。并按照地

14、域现状, 搞好功能分区, 引进具有较强实力的地产商,开发建设高层湖景房、别墅群和乡村民居,打造旅游休闲社区,力争建成一个全新的旅游观光带。(三)着力抓好旅游宣传营销,做活旅游。一要抓营销,创新宣传方式。 继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根据各类客源市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工作,尽快使宾县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充分借助中央和省、市等主流媒体, 大力宣传宾县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文化,不断提高宣传实效;要继续办好旅游文化节会, 邀请各界有识之士前来做客观光,通过各种节会聚集人气,营造浓厚发展氛围;要充分发挥名人、明星效应,创作一批宾县旅游风情歌曲,借作家之手、名星之艺、游客之口,来提高宾县旅游

15、业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要抓品牌, 树立8 整体形象。 要充分发挥宾县自然生态风光、冰雪资源和多元文化底蕴等优势,搞好策划包装,全力打造宾县旅游品牌。把“关东胜地宾州,塞北度假天堂”作为旅游外宣口号,进一步丰富其内容,完善运作机制, 使之真正成为宾县旅游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旅游名片,着力打造避署休闲度假胜地品牌。三要抓市场, 增添发展动力。要加强客源市场开发,寻找新买点、开发新产品、设计新线路,继续巩固哈尔滨市场,不断拓展省内外市场。要加强与省内外旅行社联系, 打造更多的旅游专线, 确保有稳固的客源。要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和特色商品,整合营销宾县地方特产,辟建专业市场,搭建好景区

16、与游客之间的桥梁,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四)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做优旅游。 一要完善服务体系。大力构建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旅游接待体系,加快星级酒店、度假旅馆、休闲餐饮等开发建设力度,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加快完善务实高效的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设施,重视旅游环境的细化,积极推动旅游咨询服务、旅游信息化、旅游标准化、旅游标志牌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涉旅相关部门的联动,强化旅游安全监管,改善旅游服务形象。二要提升人员素质。要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步伐, 努力造就一支懂业务、 善管理的经营管理队伍。要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对从业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岗前、岗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三要加强行业管理。要强化旅游行政部门管理职能,加强对旅游行业的规范、指导和服务。加大旅游综合执法力度,对旅9 游资源实行严格管理和重点保护,严厉打击景区偷捕滥捞、滥砍滥伐等违法行为, 清理拆除违章建筑,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四、要完善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保障机制1、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要成立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和协调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