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道德 模范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51463721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老爱亲道德 模范事迹材料(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孝老爱亲道德 模范事迹材料(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孝老爱亲道德 模范事迹材料(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孝老爱亲道德 模范事迹材料(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孝老爱亲道德 模范事迹材料(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孝老爱亲道德 模范事迹材料(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老爱亲道德 模范事迹材料(精选多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精选多篇)孙三华,1979 年出生,于 2014 年 嫁到孙村乡新建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与韦培琦结为夫妻。婆婆老实淳朴、厚 道正直,丈夫韦培琦是一名手艺工,勤 劳爱家。孙三华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 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 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 可亲的女孩。从嫁过来起,婆媳关系一 直很融洽。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 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 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14 年丈夫外 出做生意,亏了不少钱,不仅花光了家 里的积蓄,而且在外面还欠了不少钱

2、。-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丈夫从此变得消沉起来,很长一段时间 都是呆在家里。孙三华看在眼里,急在 心里,生怕丈夫想不开,从此消沉下去。 于是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他说“我 跟了你,并不是看中了什么东西,而是 看中了你这个人,你的不服输的性格。 ” 在孙三华的鼓励劝导下,韦培琦慢慢摆 脱了阴影,从老本行开始,生活慢慢步 入了正轨,债务很快就还清了,而且日 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了。但是祸不单行, 又一次的灾难又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2014 年 5 月,孙三华的婆婆因病高烧三 天不起,家里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医院 都没有起色,最后送到了芜湖弋矶山医 院,高烧是退了,但

3、从此却落下了后遗 症,从此半身不遂,说话口吃、手脚僵 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 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她开始担负 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 繁琐的护理工作。自 2014 年 5 月婆婆生病至今已 四余年,孙三华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 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老人却是久病床前 有孝媳。当初,孙三华既要服侍婆婆, 又要把家里农活也带上,农忙季节她不 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 手上,然后出去做会儿事,晚上要收拾 家务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贪黑,任劳 任怨,毫无怨言,没有抱怨,她知道:

4、自己还年轻,只要吃点苦,一切都会有 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她唯一的愿望 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么简 单而又现实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 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一次清洗; 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 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看着婆婆表达 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 样子,孙三华心疼极了。她不辞辛苦, 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只要对婆婆病情 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省吃俭用 买来给婆婆服用。四年多来,孙三华很少在外过夜, 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理不踏实。-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有次内侄结婚,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 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

5、家。为了让婆婆过 得舒心,她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婆婆床 头,替她清寂解闷。这些年,丈夫韦培 琦在外面包工程,因为事情忙有时情绪 不好语言上冲撞了老娘,孙三华劝他 “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 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 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 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孙三华同志用十年来的实际行动 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 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 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 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孝 在传颂中放射光芒,在孙三华的精心照 料下,婆婆活得很开心,虽然生过大病 半身不遂,口齿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 好,身上干干净

6、净。她经常用别人几乎 听不懂的话说:“儿媳妇好啊,儿媳妇 好啊!”现在整个村的人都知道,都说没-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有孙三华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 今天呀!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孙三华 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奋学习,在 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十分尊重孝 敬自己的母亲。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 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孙三华 孝顺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 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 孙三华的事迹在周边村队广为传颂,大 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 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 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 秀传统美德,

7、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 谐社会做出了表率,为新建村树立了榜 样。而孙三华却说“我是普通的农民, 没什么文化,靠的是没日没夜的辛勤劳 动过日子。我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 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 的亲娘,我只是做了一个女儿应该做的。 ”,镇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在特殊家庭状况下,用一双辛勤的手和 她那颗善良的心,支撑了一个常人难以 维持的家庭,赡养了本不该由她赡养的 一个个老人,受到了民众的好评。现年 48 岁的,小巧玲珑,性格 刚强,心直口快。自进了婆家门就与婆 婆一起承担起这个特殊家庭的特殊家务。 她家当时的家庭状况是

8、:公公重病在身, 常年卧床不起;一个 70 多岁的远房奶奶,行走不便;一个 双目失明的远房的光棍大伯哥;还有一 个 70 多岁的姑母,自姑夫死后也一直 在这个家中。这些老人,由于年老多病, 性格怪异,她对每个老人都象照应自己 的老人一样。平时除了忙地里的活,几 乎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老人身上,哪个老 人身体不好,哪个老人心里不痛快,她 都细心的去照顾,还时常将瞎子大伯领 出来晒晒太阳,为奶奶和姑母洗脸、梳 头更是常事,这样一个复杂的家庭,硬 是让她安排的井井有条。老人们整天赞 不绝口,逢人便夸:我们娶了个好媳妇。-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特别是几个老人重病时,她更

9、是日夜守 护、照顾地无微不至,直至老人临终。 大伯哥重病时,大小便不能自理,她硬 是用纸垫网手一把把的从被里向外抓, 大伯哥实在觉得难为情,就用手势阻止, 但她却说:“这怕什么,人有病了,就 不必去讲究这么多,你没有更近的亲人, 我就算你的亲人了,这事我不干叫谁去 干”,大伯哥有感动的哭了,在场的人 也都哭了。诸如此类,太多太多平 常家务不平常,结婚至今 30 年,照应 老人 30 载,用她的辛勤、善良、孝心 送走一个个老人,换来了一声声赞扬。现在的,仍然照应着 80 多岁的 姑姑和时常回家近 80 岁的三叔三婶, 她的脸上还是那样时常带着微笑,做着 平常的家务。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 但在

10、 30 年的漫长岁月中,硬是无怨无 悔地实践着她的贤孝美德,成为一方楷 模。不抛弃不放弃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候选人师-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明全事迹材料师明全,男,现年 56 周岁,系 红塔区研和镇贾井小学的一名教师。1975 年 7 月师明全从玉溪师校毕 业分配到研和宋官小学任教。1976 年父亲去逝,家 中失去主要的劳动力,从此他和母亲以 及还在上小学的妹妹三人相依为命,生 活一度陷入困境。1989 年为方便照顾家 庭,申请调到贾井小学。师明全 1978 年结婚,妻子是农 民,一家人的生活一直还算过得去,到 1986 年里添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还没 有满月就住了 3 次院,医生诊断是先天 性脑溢血,后来导致大脑反应迟钝,右 手无力,伴有中风病,每天三次药从未 间断过,田地里的农活一点也不会做, 二十二年来,他一直没有嫌弃他,都在 为他求医治病,只盼能有奇迹出现。师明全母亲现年 78 岁,自从 1976 年父亲去逝后,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