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教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63568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675 大小:50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75页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75页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75页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75页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教程(6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关注 :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短期经济周期波动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以及长期经济增长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和价格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和价格水平,以及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及其原因。由于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决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宏观经济学也研究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在多数情况下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或“市场失败”。市场失灵主要包括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等几种情况。为了尽可能地达到资源配置的

2、最优状态,国家需要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来加以调节。(一)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 -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 . 公共物品包括国防、道路、广播电视、警察、灯塔等【例题1多选题】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争性,下列物品中属于公共物品的有:A 国防B 道路C 汽车D 广播E 电视机【答案】 ABD 【解析】公共物品包括国防、道路、广播电视、警察、灯塔等,汽车和电视机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因此不属于公共物品。(二) 外部性1外部性的定义与分类在现实中,许多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不相同的,这是因为某些经济活动具有外部性私人成本 - 某一经济主体为进行某种经济活动

3、所付出的成本。 社会成本 -不仅包括某一经济主体为进行某种经济活动所付出的成本, 也包括由这种活动引起的外部效应(即对其他个体的影响 )。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性: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也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外在效应可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所谓外部经济-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所谓外部不经济-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无论是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都可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

4、部不经济。(1)生产的外部经济-指厂商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2)消费的外部经济-指家庭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3)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指厂商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4)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指家庭的消费行为对其他家庭带来不利影响。【例题2多选题】(2009)某企业排放污水造成环境污染,并使农业减产,这时该企业的:A.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B.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C.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D.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E.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答案】 AD 【解析】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2外部不经济与政府干

5、预具体政策措施:(1)征税和补贴(2)企业合并。(3)明确产权【例题3多选题】针对企业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政府干预的政策措施有:A征税B企业合并C反托拉斯法D价格控制E逆向选择【答案】 AB 【解析】针对企业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政府的干预措施有征税和企业合并,反托拉斯法和价格控制是针对不完全竞争的政府干预措施,逆向选择是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的表现。(三)不完全竞争1. 不完全竞争 -指当市场竞争不充分,某产品生产企业能够明显地影响产品价格的状况。2. 不完全竞争主要表现为市场垄断。3.对不完全竞争 (尤其是垄断 )的干预 -配给、价格控制、税收和补贴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国有化等。以下主要介绍政

6、府管制和反托拉斯法。(1)政府管制管制的基本内容是制定政府条例和设计市场激励机制,以控制垄断厂商的价格、销售和生产等决策。(2)反托拉斯法通过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可以限制垄断、 价格歧视、不正当竞争或欺诈行为等。违法者要受到警告、罚款,被要求改组公司或被判刑。【例题4多选题】不完全竞争是市场失灵的一种形式,政府干预不完全竞争的方法有:A 政府管制B 价格控制C 实行企业合并D 规定财产权 E 实施反垄断法【答案】 ABE 【解析】政府干预不完全竞争的具体措施是政府管制和反托拉斯法,政府管制包括了价格控制,反托拉斯法又称反垄断法。(四)不完全信息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基本假定-信息是完全的 (

7、对称的 ),即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易的商品具有充分的信息。但现实经济中,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不对称的 ),而且获得信息要付出成本。? 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不能实现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所有市场同时均衡,就是市场失灵造成的市场无效率。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1.逆向选择 -指信息不完全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这与正常的选择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叫逆向选择。2.道德风险 -指在交易或合约关系形成后,由于甲(乙)方的行为难以被乙(甲)方所察知,甲 (乙)方有可能做出损害乙(甲)方而从中渔利的选择 . 例如违背合同、不守诺言等。【例题5单选题】(2009)在

8、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商品降价时,消费者会认为商品质量下降从而减少购买,这种现象称作:A.外部性B.逆向选择C.道德风险D.不完全竞争【答案】 B 【解析】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指信息不完全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这与正常的选择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叫逆向选择。三、政府干预经历的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夜警政府”阶段第二阶段为“全能政府”阶段第三阶段为“有效政府”阶段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一.总供给与总需求(一)总供给总供给 -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量。总供给可用两种形态表示:1.在价值形态上 -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

9、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总和;2.在物质形态上 -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物质总量。总供给主要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因素决定的。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用生产函数来描述总产出与劳动、资本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宏观生产函数可表示为:y=f(N ,K) 其中, Y 为总产出, N 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该式表明,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和

10、资本存量。(二)总需求总需求 -指社会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所愿意并有支付能力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包括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国外需求。公式: Y=C+I+G+NX 其中 C、I、G 和 NX 分别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例题6 * 单选题】市场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决定于:A 生产成本B 供求关系C 通货膨胀水平D 凯恩斯定律【答案】 B 【解析】商品的均衡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二.关于国民收入的几个重要的概念及其关系(一)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 (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 )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物品和劳务 )的市场

11、价值总和。 GDP 是用货币量衡量的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能计入,否则就会造成重复计算。(二)国民生产总值 (GNP) 国民生产总值-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 =GDP-外国国民在本国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本国国民在国外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三)国民生产净值 (NNP) 国民生产净值 (NNP)国民生产总值(GNP)资本折旧【例题7 * 单选题】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别是:A直接税B折旧等资本消耗C津贴与间接税D政府的转移支付【答案】【解析】国民生产净值 (NNP) 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等资本消耗。(四)国

12、民收入 (NI) 国民收入 -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国民收入 (NI) 国民生产净值(NNP) 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五)个人收入 (PI) 个人收入 (PI)国民收入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六)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上述各概念之间的换算关系是: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NNP=GNP- 折旧等资本消耗NI=NNP-( 间接税 -津贴 ) PI=NI- 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 +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DPI=PI- 个人所得税三.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一)支出法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消费、

13、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1.消费 (指居民个人消费)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等)、非耐用消费品 (如食物、衣服等 )和劳务 (如医疗、 旅游、 理发等 )的支出,用C 表示。建造住宅的支出则不包括在内。2.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 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 )的支出,用I 表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用于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投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 (或减少 )。3.政府购买 -指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用G 表示,如政府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4.

14、净出口 -指进出口的差额。 用 X 表示出口, 用 M 表示进口,则 (X M)就是净出口。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GDP=C+I+G+(X M) 【例题8* 单选题】若某国某年度内个人消费量为4 000 亿元,私人投资量为1 000 亿元,政府购买量为600 亿元,出口量为400 亿元,进口量为300 亿元,则该国当年 GDP 等于:A6 300 亿元5 900 亿元 C5 400 亿元 D5 700 亿元【答案】 D 【解析】GDP=C+I+G+(X-M)4 000+1 000+600+(400-300)=5 700 亿元。(二)收入法用收入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

15、时期内获得的所有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来计量GDP。收入法核算的GDP 包括:1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3公司税前利润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5资本折旧。GDP=工资 +利息 +利润 +租金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四、储蓄与投资恒等式国民经济中实际存在四个部门:消费者、 企业、政府和国外。(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和厂商)这里所说的两部门是指一个假设的经济社会,其中只有消费者和厂商,因而不存在企业间接税。国民收入的构成为:从支出角度看, 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即 y=C+I 。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总收入,总收入

16、一部分用作消费,其余部分则当作储蓄 (S)。从供给方面看,国民收入=工资十利息 +租金 +利润 =消费 +储蓄,即y=C+S。由于 C+I=y=C+S ,就得到I=S,这就是“储蓄投资恒等式” 。(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厂商和政府部门)在三部门经济中, 把政府部门引了进来,用 T 表示政府的净收入 (总税收一转移支付),用 G 表示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国民收入的构成为:从支出角度看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总和,即: y=C+I+G 。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仍旧是所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总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先要纳税,然而,居民一面要纳税,一面又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收入,税金扣除了转移支付才是政府的净收入。这样,从收入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