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地区地质地貌与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5901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巢湖地区地质地貌与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巢湖地区地质地貌与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巢湖地区地质地貌与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巢湖地区地质地貌与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巢湖地区地质地貌与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巢湖地区地质地貌与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巢湖地区地质地貌与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 徽 省 巢 湖 地 区 地 质 地 貌 与自然地理实习报告院系: * 专业: * 班级: * 学号: * 姓名: * 指导教师: * 实习日期: 20*.*.*-20*.*.* 目录第一章 _绪论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及演化第三章地层发育特征第四章岩石第五章地质构造第六章地貌与水文第七章矿产与旅游资源第八章野外教学路线第一章绪论1.1 实习目的任务及要求1、实习目的和任务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即将书本的知识同野外各种地质现象相联系, 特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从而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并通过这一学习, 要求学生熟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

2、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实习巩固并加深对已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逐步掌握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由表及里、有深入浅、讲古论今等地质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有:(1) 熟悉实习区地层层序、岩性、化石、含矿性、厚度和接触关系,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对实习区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进行初步分析。(2)肉眼较熟练的鉴别实习区各种沉积岩(碎屑岩、粘土岩及生物和化学沉积岩) 、侵入岩,并能掌握岩石(尤其是碎屑岩及侵入岩)手标本的描述。(3)认

3、识实习区沉积岩层中的原生构造(波痕、斜层理、缝合线、生物遗迹等) ,并能应用这些原生构造解决有关地质问题。(4)掌握褶皱和断层等构造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并能根据实习区褶皱和断裂的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追溯构造演化史。(5)初步了解实习区地貌、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等特征。2、实习要求(1)注重教学质量(2)积极开展思想教育,严格组织纪律3、实习时间安排根据学校教学计划, 本次实习时间为 2 周。部分指导教师提前出发进行教学准备工作。实习时间具体安排如下:(1)室内准备 2 天(2)野外实习 12 天4、考核按照学校规

4、定, 野外教学实习凡是考核不及格者一律不予补考。成绩评定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1.2 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1、位置与沿革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临近长江,环抱巢湖,周边分别与肥东、全椒、含山、庐江、无为接壤。2、地貌实习区可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北、东、西为低山丘陵、海拔在20-400米之间,最高峰大尖山356 米,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m ,一般山峰在 200米左右。山脉走向 NE向展布。南部是五大淡水之中的巢湖,面积 753 平方公里,湖面高程 10 米。3、气候巢湖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但明显带有季风及大陆性特色。 四季分明,年降雨量 1200mm ,雨季多

5、集中在夏季,秋季较为干燥,无霜期 230 天。最高气温可达 39 ,8 月份气温仍较高,最低气温在一月份,可至-13,年平均气温 15 。区内属于季风气候区, 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 年平均风速 3.0 3.4 米/ 秒, 春季最大为 3.4 3.7 米/ 秒,秋季最小,为 2.6 3.2 米/ 秒。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及演化2.1 概述安徽巢湖地质教学实习基地的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地块东北部的下扬子坳陷, 西以郯庐断裂带与华北地块相分割,东与太平洋板块相邻, 其西南部与大别造山带相毗邻。2.2 实习地区地质发展演化简史从巢湖实习区晚震旦世以来的地质记录,实习

6、区地质发展演化历史分为如下 5 个阶段:1、震旦纪阶段 2、早古生代阶段 3、晚古生代至三叠纪阶段 4、侏罗至白垩纪阶段 5、 新生代阶段第三章地层发育特征实习区在地层区划上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 六合巢湖地层小区。 除第 三系缺失, 小区内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发育。其中震旦系至下, 中三 叠统为海相碳酸盐岩、 碎屑岩、泥岩,为相对稳定的地台型建造, 地层发育齐全、 化石丰富。中、新生界则以陆相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火山岩发育为特征,属 活动类型建造。一、下古生界 本区下古生界仅见志留系,下统高家组和中统坟头组,缺失上统。 . 统高家边组 主要为黄绿色页岩、 黄绿色薄层粉沙质泥岩,

7、 上部夹黄绿色薄中厚层粉沙 岩和细粒石英砂岩。 本组岩性以泥质岩、 粉沙岩等细粒碎屑沉积为主, 盛产浮游生物笔石, 说明 沉积时水动力条件弱,水体深,属海洋深水盆地相。 . 中统坟头组 岩性主要为黄绿色中厚后层岩屑砂岩、石英砂岩、 含砾岩屑石英砂岩, 多 为泥质胶结。 局部夹粉沙岩、 粉沙质泥岩。 含砾岩屑石英砂岩中的砾石成分主要 为泥质、硅质和磷质,大小0.5 3cm不等。本组为浅海陆棚碎屑沉积。岩层中 丘状交错层理发育,岩石中多见砾石,分选差。二、上古生界 . 泥盆系 实习区泥盆系仅发育上统,缺失中、下统地层。 上统五通组 根据岩性、沉积构造特征及古生物特征,五通组下部为陆地河糊相沉积,上

8、 部则为滨海沼泽和泻湖相。五通组砂岩成熟度高,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实习区 内通常分布于高山山脊。以狮子口附近出露较好。 . 石炭系实习区石炭系以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为主,且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 ()下统金陵组 岩性主要为灰黑色中厚厚层生物碎屑灰岩。灰岩中生物种类繁多, 保存较 好,易于发现。 ()下统高骊山组 岩性主要为灰、灰白、灰紫、灰绿色等杂色页岩,局部夹杂灰色泥灰岩,顶 部为薄层细粒石英砂岩。 。 ()下统和州组 岩性主要为深灰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石灰岩,夹灰色钙质泥岩、 薄层 灰质白云岩,顶部为浅灰色厚层砾状生物碎屑灰岩,风化后呈“炉渣状”。 ()上统黄龙组 以灰岩为主, 富含海相生物化石

9、, 其中蜓化石是地层划分的重要依据。按灰 岩结构可分为两部分: 下部:浅灰、灰白色中厚厚层生物碎屑泥晶石灰岩。 上部:灰白、浅灰色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夹亮晶砂屑石灰岩,。 本组属正常浅海相沿积, 下部属潮下低能环境, 上部则为高能浅滩环境, 以 生物沉积作用为主。 ()上统船山组 主要岩性为灰色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亮晶核形石灰岩, 局部夹深灰色泥 晶石灰岩。 . 二叠系 ()下统栖霞组 主要由碳酸盐岩组成, 夹燧石结核或燧石层本组生物化石门类丰富,发现了 腕足类化石等。 栖霞组系陆表浅海沉积, 以颜色深, 含燧石有别于其他时代的石 灰岩。燧石结核系成岩交代产物。 本组在实习区与石炭系地层一起

10、常构成褶曲两翼,主要出露于平顶山向斜和 俞府大村向斜两翼山坡上,与下伏石炭系上统船山组假整合接触。 ()下统孤峰组 按岩性可分为三部分, 本组以放射虫硅质岩发育及泥岩沉积为特征,生物主 要以营漂浮生活的硅质放射虫和游泳生物菊石为主,显示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 弱,水体深,应为海洋深水盆地相。 ()下统银屏组 下部以泥岩为主,向上粉砂岩逐渐增多,含化石。 ()上统大隆组 岩性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褐色或黑色页岩,厚16 米。上部为灰黑色 页岩与泥灰岩互层。 三、中生界 三叠系 实习区三叠系仅保存下、中三叠统,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上统缺失。 主要分布于实习区平顶山向斜核部。第四章岩石工作区内的地

11、质体主要由沉积岩构成。 沉积岩岩石类型众多, 分陆源碎屑岩、 碳酸盐岩和其它内源岩。 一、沉积岩 砾岩 石英岩砾岩: 浅灰白色、 乳白色。砾石的成分主要为石英岩及少量的燧石岩 岩屑。砾状结构。砾石的大小在2-64mm以上,砾石的园度较好,添隙物为细砂 和中岩当砾石含量最高时,空隙式硅质胶结,砾石含量低时,为杂基支撑、基 底式胶结。 砂岩 石英砂岩:灰白色,粗砂结构。碎屑颗粒的磨圆度和分选性较好,碎屑颗粒 的主要成分为石英,填隙物硅质。岩石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类型。命名为灰白 色中厚层粗粒石英砂岩,主要见于五通组下段。 岩屑砂岩:灰白色,局部为灰紫红色。岩粒为中细粒砂状结构。碎屑物呈次棱 角状次

12、圆状, 分选性中等差。 碎屑颗粒主要以石英为主, 填细物主要为泥质 或铁质。岩石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类型。 粉沙岩 颜色主要为灰色, 灰白色和杂色。 粉沙结构,粉沙的主要成分为石英, 少量长石。 粉沙的主要成分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分选性较好。岩层厚度主要为薄层, 有 时发育水平层理或沙纹层理。 广泛分布与志留系、 泥盆系和三叠系。 局部泥质含 量高时,过渡为泥质砂岩。 泥岩 此类岩石分布相当广泛, 几乎区内所以地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其成因 比较复杂,具泥质结构,水平层理发育,形成于水动力较弱的环境中。尤其在泥 盆系、下石炭系统及二叠系部分地层中发育较好,五通组和高骊山组泥岩主要为 高岭石泥岩

13、。 二、岩浆岩 工作区内岩浆岩仅在狮子口王乔洞一带出露,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 侵入接触。除狮子口岩体侵入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外,其余三个岩体均侵入二叠系 地层。岩体规模均不大,呈岩株状产出,属于浅成超浅成侵入体。侵入岩岩 性单一,为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的单相岩体。第五章地质构造一、褶皱 实习地区褶皱由东向西依次有马家山向斜,凤凰山背斜,俞府大村向斜。 凤凰山背斜轴迹位于凤凰山、灯塔林场一线,轴向30长约 10km ,南端稍 有弯曲。局部倒转。枢纽向南西倾伏,凤凰山以北倾伏角5左右,向南 26左 右,轴面倾向 300320,倾角 80以上,为线性斜歪褶皱。 二、断层凤凰山断层凤凰山南东翼逆断层,该

14、处断层规模较小,较为完整,非常适 合了解断层构造的成理及特征。断层带宽约2 米,岩石破碎,成分杂乱,含砾岩 颗粒磨圆度差。产状12037.5 下盘岩石属五通组。 三、节理 实习区节理较为发育, 多数发育在志留系坟头组和泥盆系五通组砂岩中,其 次,还发育在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中。第六章地貌与水文6.1 地貌与新构造实习地区地貌可概括为下列几个类型: 1、侵蚀、剥蚀构造低山区 (1)侵蚀、剥蚀地貌亚区 (2)堆积地貌亚区 (3)岩溶地貌亚区 2、冲积平原区6.2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区内除高家边组、龙潭组和殷坑组为主要隔水层外,其余地区均为含水层且 以裂隙、裂隙岩溶水为主要特征,各层含水量贫富不等

15、,总厚1000 多米。可分 为三种类型:岩隙岩溶水、裂隙水、松散岩层孔隙水。第七章矿产与旅游资源7.1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对象。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中, 矿产资源占80以上。因此,寻找更多、更丰富的矿产资源,满足我国现代化 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是地质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实习区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为沉积类型非金属矿产,且利于露天开采, 成本 低,效益高。 . 石灰岩 石灰岩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原料,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纺织、食 品等行业。 实习区石灰岩矿产丰富, 主要层位有上古生界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二叠 系栖霞组,三叠系等。 . 粘土矿粘土矿

16、产是耐火材料和陶瓷工业的重要原料。衡量其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是 l2的含量,含量愈高,粘土质地愈好,经济价值愈高。 实习区粘土矿床主要赋存于五通组顶部,一般34 层,每层厚米不 等。黑色,层面常见生物化石,顶底板均为砂岩。 . 煤 矿床赋存层位为龙潭组上部, “压煤灰岩”下米处,煤厚0.5 7.5 米,受构造运动影响一般呈透镜状、扁豆状或鸡窝状,极不稳定。煤层底版为页 岩、粉砂岩,顶板为页岩或石灰岩。煤质较差属高硫无烟煤,仅可作动力用煤。 这里的煤矿床煤层薄、煤质差、储量小,经济价值不高,一般不宜大规模开采。 实习区俞府大村的炭井村即是当年开采煤矿的地方,现已不见踪迹。 实习区内其它矿产如五通组顶部的铁矿,孤峰组底部的磷矿, 多因矿石质量 差,储量小,多无工业价值。7.2 旅游资源实习区所在地巢湖市坐落在巢湖东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