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59009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河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计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者信力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 是一个黄金的时代 , 诞生了中国历史上 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材料反映的是( ) A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儒家思想开始处于独尊地位C我国传统主流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D促使“三教合一”现象出现2、右图是一副“光盘”行动的宣传画,下列人物会对该画大力宣传的是A老子 B孔子C荀子 D墨子3、西汉时期灾害频发。每当灾害

2、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 “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 “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5、费正清在 中国: 传统与变迁 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

3、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6、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二者的评价正确的是 A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C都具有民主色彩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7、儒家思想的许多积极部分不仅以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被东 亚一些国家、民族所认同,被世界所推崇。这表明A. 儒家思想已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B. 世界文化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 性C.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将会走向统一D.优秀社会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8、 “

4、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 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 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 ”文中 省略处应为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C康德D伏尔泰 9、15 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10、1941 年 12 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 票对 0 票通过,众议院388 票对 l 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 国

5、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 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A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B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C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D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2 11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 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12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

6、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 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 , 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说明当时的文艺巨匠 A否认超自然力量的决定作用 B采取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C认可天主教文化的本质属性 D运用理性批判宗教思想体系13 17 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 世纪的法国则涌现 出了伏尔泰、 卢梭、 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主权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14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里程碑,也使中国成为

7、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A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C发明的过程比较艰难 D领先西方的时间最长,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至 今15清代有学者说: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 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 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A.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16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

8、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儒家地位逐步提高1720 世纪初, 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证明史记 殷本纪 时总结研究方法说:“ 吾辈生于今日, 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 。王国维所言“ 纸上之材料 ” 与“ 地下之新材料 ” 分别指的是:A神话传说与出土文物B古代书籍与竹木简牍C文献记录与甲骨文字D前人笔记与碑刻史料18 易经文言中提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由此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 ) A知性理性合一的特征 B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特征

9、C注重对真善美的追求 D注重对科学真理的追求19清朝郑板桥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 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是A原始岩画B汉代帛画C中国文人画D民间绘画 20马文 ? 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提出“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 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 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达尔文的进化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

10、普朗克的 量子论21“ 1831 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864 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1888 年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材料说明() A电气技术的革命改变了社会面貌 B科学理论的突破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C电气技术发展是社会需要的结果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已成为历史的必然3 22 “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 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 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 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 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预见海

11、王星存在的准确性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2319 世纪后期也是殖民扩张的黄金时期,有殖民者为其侵略行径辩称:“按照时间和成就 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这一观点源 自A中国的儒家思想B法国的启蒙思想C达尔文的进化论D马克思主义学说 24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文章说:“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的行动通过摧毁伊拉 克的通讯能力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这说明( ) A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人而是武器 B战争不再是双方经济实力的较量C现代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D

12、电脑技术在战争中起很大作用25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宗教并没有因为科学的探索而消失。”他们一面从事着自 然科学的研究,一面保持着对宗教的虔诚,, 科学只能拯救人的肉体,只有宗教才能 拯救人的灵魂;科学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恶,只有宗教才能给人以善.”这段文字想说明A. 科学是在与宗教的斗争中发展的B.科学和信仰是可以和谐相融的C.宗教的作用大于科学D.科学和宗教其实是水火不融的26. 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 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A. 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B.中国社会和平

13、繁荣 C. 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D.士大夫醉生梦死27.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质问:“今日本行之,亦勃然兴起,而犹谓议院不可行哉?而犹谓中国尚不可亟行哉?”下列对郑观应这一观点论述错误的是(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突破了“器物”变革的限制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D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28. 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康有为在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维护孔子的地位,把孔子尊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却批判孔 子,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前者是在民族危机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刚刚产生的情况下出现的后者是在北洋军

14、阀黑暗统治的背景下发生的前者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后者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其目的是打破封建思想束缚 A B C D29.美国哲学家杜威在1919 年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 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 ”据所学知识,“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的核心是()A 马克思主义B白话文学C民主和科学D三民主 义30.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对中国民主革命 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相同点是()A. 主张社会革命 B.建立劳工社会 C.实现三民主义 D.主张三大政策 二、材料题,三个大题,

15、共40 分31 (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 所谓道也, 非向(先前) 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 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4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 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8 分)32、阅读下列材料(20 分) 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