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发言稿初稿6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55194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科素养发言稿初稿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科素养发言稿初稿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科素养发言稿初稿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科素养发言稿初稿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科素养发言稿初稿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科素养发言稿初稿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科素养发言稿初稿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数字化环境下培养学生思品学科素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天津市汇森中学陈雅芳P1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天津市汇森中学的陈雅芳。很荣幸今天能够有机会和专家、同行们齐聚一堂, 分享交流我自己在数字化环境下培养学生思品学科素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P2 随着“互联网 +教育”的进程加快,时代更加呼唤学生的数字化素养 ,即:信息素养、媒体素养、 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 (ICT 素养)的提高。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版)课程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就这样写道: 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 提高媒介素养,能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P3基于此,我借助我校软硬件设施的综合优势,近两年在教学中致力于思

2、品课堂 移动学习 方式的实践和研究, 以期能够提高思品课堂质量,以教师数字化课堂的转变引领学生信息和媒介素养的提升。下面结合我尝试过的几节新媒体新技术数字化课例,谈谈自己在探索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P4 首先,与大家分享几段我的上课视频,这节课是刚刚报送到全国参评的一师一优课八下第三课第二框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 。P5、6、7 P8记得曾经在外省市看到这种平板电脑、电子白板、课堂交互系统齐聚一堂的课堂时, 我被震撼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数字化移动课2 堂,我暗下决心,也要引领我的学生一起走进这样的课堂。P9终于,在 2014 年 5 月 14 日,我校主办的天津市数字化学习模式研讨会上,八年级第五课

3、第二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一课成为了我的信息化课堂处女作。首次尝试,我倍感压力巨大,怎样用现代的开放式课堂剖析好“隐私”这私密的话题,着实让我为难。幸好有技术老师的帮助和刘淑敏、 崔建萍、王芝原这些专家老师们的合力指导,渐渐地我开了窍, P10根据学生们的生活体验和课标要求,我把课程重点锁定在父母与子女的隐私纷争和同学朋友间的隐私侵犯这两个焦点上展开教学。 P11运用父母给孩子的一封信化解亲子矛盾,并由学生自愿选择是否将父母的信件拍照分享交流;P12针对同学间常有的隐私侵犯问题,借用IPAD中的微信,以私聊的方式对曾经侵犯过隐私的同学悄悄说声抱歉。P13这样将传统书信和现代移动技术巧妙结合植入课堂

4、, 学生们在生生、 师生合作讨论中分析他人明理、反思自己导行。整堂课一气呵成,感人、走心,学生在增强责任和隐私意识的同时, 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与技巧,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自发制作电子报, 课堂效果得以延伸。P14 感悟之一、 技术永远不是问题, 只有教师大胆创新, 学生才能敢为人先。经过了几次数字化移动学习的尝试,我发现了自己和学生蕴藏的3 无限潜力,也更体验到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真正实现了对教师的“减负” 。优质微课资源的共享,让我们摆脱了课堂教学的“满堂灌” 。P15 移动学习平台和交互系统的即时反馈功能,将教师们从无止无休的作业堆中解放出来,

5、而平台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功能,也能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分析学情,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P16而对于学生而言, 登陆学习平台观看微课, 做闯关试题挑战自己,就像是在玩游戏。 用手机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学习资料和探讨课堂问题渐渐成为了习惯, 在这样的氛围中, 孩子们在观点碰撞中辩清是非真伪,在师生探究后提高媒介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P17这些喜人的变化让我更加坚定了对移动学习探索的信念,如何提高自身技能和素养, 在数字化环境下, 有效利用信息工具将之与思品学科教学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当是我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我积极参加北京、 合肥等多地方的观摩学访和市区教研,不断学习。P18平日的不断积累让我有勇气在2

6、014 年 9 月参加了中央电教馆主办的第六届 SMART 杯电子白板互动教学大奖赛, 我报送的课例是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没想到 10 月份得到结果这节课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而且我被邀请在11 月份召开的第六届 SMART 杯全国现场会上与全国各地的课例一等奖得主进行现场上课比赛。回味数字教学实践的这次课例比赛,我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意白板功能使用与课程内容整合的适切性,力求突出白板的实用性、 不可替代性和生成性。4 选取几个片段和大家分享。P19-23 课堂上,白板对情景评估的及时反馈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兴趣盎然;随时做电子笔记,上传至学习平台,便于学习痕迹的保存、编辑与

7、共享,丰富了课程资源;配对、擦除、翻版、计时等多样的交互游戏和活动恰当运用,增加师生交互的体验, 增强课堂趣味和效能,学生印象深刻; 平板和白板功能的充分挖掘和学习平台与课堂的有机结合, 让学生个性得以彰显,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随时随地的发言权,生生、师生的交互与共享充分高效。P24感悟之二、白板、平板、学习平台和谐共舞,泛在学习让课堂随时、随地、随心P25在现场课比赛环节后,江苏电教馆的评委老师是这样点评我这节课的:你对白板功能的使用并不很多, 但是恰到好处,非常巧妙,真正实现了不可替代性;在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处理上,你捕捉及时,引导得当,课堂高潮引人入胜,这两点是这节课最大的亮点!P26我准备

8、给你个高分!果然,在下午的颁奖会上,我夺得了现场作课的特等奖。拿着证书,静心反思,忽然想起了在“京津冀学校数字化合作”高峰论坛上陶西平老专家说的一句话: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 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替代平庸的教学。此话太有道理了!5 P27数字化环境下的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课下、课上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搜集、 整理课程资源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信息和媒介素养。 而作为教师我们在关注新媒体、新技术的同时更加要提升的是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和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我们时刻要铭记:无论新媒体新技术多么炫目,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为技术而用技术的课堂永远不可能是人文的,也不可能还原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本源。所以学生的素养提升关键在教师,而教师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如何把握技术与教学的最佳契合点使之深度融合,当是我们要深思的课题。P27感悟之三:愿与不愿?移动课堂已然到来!浓妆淡抹,怎相宜?为我所用适合最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