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第六章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444899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第六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第六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第六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第六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第六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第六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第六章(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镜头的组接技巧第五章 镜头的组接技巧 镜头的选择 镜头长度的确定 镜头组接的依据 剪接点的确定 运动的剪辑 匹配原则熟悉素材 熟悉素材最重要的工作是对素材的重新结构。熟 悉素材的过程中,应该完成三个结构思考: 1、整体的节目结构思考。 2、镜头思考。 3、节目文本思考。镜头的分类 根据视觉距离的不同,有远景、全景、中景、近 景、特写、大特写等镜头; 根据摄像机镜头的运动方式不同,有推、拉、摇 、移、跟、升、降等镜头 ; 根据表现方法不同,有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 根据拍摄角度不同,有正面、侧面、背面以及仰 拍、俯拍、平拍等镜头; 根据镜头的时间长短不同,有长镜头和短镜头; “空镜头”;

2、镜头的选择一组镜头: 、律师掏出住所钥匙,进门。 、律师打开灯,眼睛里露出惊讶的神色。 、屋内,白天败诉的企业主坐在椅子上,身边站着一群打手,胜 诉的那个工人已经被打倒在地。 、住所内,律师被一群打手毒打,白天败诉的企业主在一旁冷笑 。 、大街上,负伤逃出的律师步履蹒跚,终于不支昏倒在地上。 、一名女子走在街上。 、这名女子发现昏倒的律师,将他送往医院。 组接方式: A:1 B:1 C: 镜头的选择 选择应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思维规律; 选择应有利于完整、准确地交代节目内容和表现 节目主题; 选择应与节目本身的类型特点相符合; 镜头长度的确定 确定镜头长度归根到底就要满足观众的收视需要; 观众

3、的收视需要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镜头的长度首先应保证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其中的 信息、意义。每个镜头的长度不应短于观众看清画面的 时间,但是也不能太长,导致观众丧失兴趣。 决定镜头长度应综合考虑三方面因素,即镜头的内容长 度、镜头的情绪长度、镜头的节奏长度。 看清楚画面 展示的内容领会画面表 达的意思产生共鸣内容长度内容长度是指把画面主体内容显示清楚的镜头的时间。这一长度受到 画面主体、陪体位置、状态、造型的繁简以及画面明暗因素影响。 因主体位置不同而时间长度不同:根据人的视觉特征,近处景物要比远 处景物看的清晰。因此,主体位于画面前部,镜头可短一些,如果主体位于 画面后面,镜头可长一些。

4、因主体运动状态不同而时间长度不同:画面中,运动的主体容易引起人 们的关注,引发兴趣刺激强度大,镜头可短些;而静态的主体传递给观众最 舒缓的情绪,视觉反应也迟钝,镜头给的时间相应长些。 因景别不同而时间长度不同:不同景别包含的内容繁简程度不一样,其 时间长度应有所不同。远景、全景包含景物多,观众要看清楚画面内容,需 要时间长些。近景、特写包含信息量少,画面景物相对单一而且醒目、突出 ,观众容易理解。不需要很长时间。 因画面亮度不同而时间长度不同:亮度好的画面,明快醒目,易一目了 然,时间长度可短些;灰暗的画面,压抑低沉,视觉反应相对迟钝,所给停 留时间应比亮度好的画面长些。 情绪长度 镜头的情绪

5、长度就是一种“描写长度”,它是通 过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抒发情感,让观众进一 步感受、体会镜头所传递的信息,并产生情绪上 的共鸣,即达到收视需要的第三个层次。 情绪长度就是镜头所表现的主体的情绪(包括情 感、气氛等)发展所需要的时间长度,编辑时间 可以此为依据确定镜头的长度。 内容长度主要由人们的视觉特点决定,而情绪长 度则主要由人们的心理特点决定。 节奏长度 电视节奏:指节目内容和形式的长短、起伏、轻重、缓 急、张驰、动静等有规律的交替变化,给电视观众造成 的一种或激动或平静、或紧张或松弛的心理感觉。 电视镜头的长度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节奏,对节奏起 控制作用。在节奏缓慢的段落,镜头可稍长些

6、,在节奏 较快的段落中,镜头则可短些。 除了根据节目的不同节奏需要来确定镜头的具体长度外 ,也可以利用镜头的长度来控制节目的节奏。在单位时 间里,单个镜头越长,镜头间的转换就越慢,节目节奏 就越慢;镜头越短,镜头间转换就越快,节目节奏就越 快。 镜头组接的依据 镜头组接,就是把单个的镜头依据一定的规律(人们的 视觉特点、思维逻辑等)和目的(如创作者的表现意图 等)组接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做含意和内容完整的电 视节目。镜头组接是影视作品特有的表现手段。 镜头组接的依据: 人类思维逻辑和视觉原理; 人们对电视节目的审美需求; 影视作品制作的技术条件;人类思维逻辑和视觉原理 1、人们具有将两相事物联

7、系起来考虑的倾向,或者说人 们的思维习惯于在相邻的事物间建立某种逻辑联系。1)因果关系:这是事物间最常见的逻辑联系。一定的原因会引起相 应的后果,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观众欣赏节目时的思维逻辑 趋向。2)并列关系:相互关联的两件事或几件事同一时间在不同地点发生, 或者某一时间内,某一事件在不同范围内产生相互联系的反应等等 ,是生活中常见的事。 3)对应关系:在生活中,一个动作或事件往往会引起某种反应。如文 艺表演等活动,既有台上的演员,也有台下的观众,他们形成一种 对应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在演出的过程中适当加入观众的反应镜头 ,既合乎逻辑,也能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 4)对比关系:生活中充满了矛

8、盾和冲突,这本身就是生活的逻辑。因 此,可以不以叙述的顺接关联而以其对比关系为依据,将不具时空 连续性的镜头组接在一起。 人类思维逻辑和视觉原理 2、人们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具有忽略次要情节的倾向。这是视觉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现实生活中的人不会对周围的事物 事事关心,而只关心那些感兴趣的事情。 镜头是一个选择性很强的单位,它所表现的“不连贯的形象比眼睛看 到的同一形象的连续性图案更加突出,因为镜头中的每一个画面都 排除了无关的细节”(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例:小偷作案后逃离 警察在案发现场调查;一人被袭昏倒 这人躺在医院的床上;一人在家中接到朋友电话 这人出现在朋友约他去的咖啡厅里 ;一人走进

9、一家商店 这人拿着一袋用品从商店里走出来人类思维逻辑和视觉原理 3、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渐进的。 蒙太奇句子:由若干单个镜头连接成的具有完整意义的一组画面。 一个蒙太奇句子通常表现为一个特定的任务、一个完整的动作或一 个事件的局部 ,它能说明一个具体的问题,它是镜头组接中组织 素材、揭示思想、塑造形象的基本单元。 例如:1、全景:一小女孩走进一片草地。2、近景:小女孩向四外寻视。3、特写:草地中的一朵小野花。4、全景:小女孩跑过去蹲下探花。5、中景:小女孩看着手中的小野花。蒙太奇句子的常用句型前进式:由远视距景别向近视距景别发展的一组镜头。基本形式:全景中景近 景特写。视距由远而近,把观众的

10、视线逐渐地从对象的整体引向局部。 例: 全景:婚宴大厅,宾客如云。 中景:客人向新娘新郎劝酒。 近景:新娘新郎拿杯站起。 特写:新娘饮着红色葡萄酒的红唇。 后退式:由近视距景别向远视距景别发展的一组镜头。基本形式:特写近景中 景全景。把观众的注意力从对象的局部引向整体。例: 特写:一张痛苦挣扎的男人脸。 近景:几只手在拼命地按着这个死命挣扎的男人。 中景:几个穿便衣的男人押着这个已经戴着手铐的男人走向警车。 全景:警车从围观的人群中开走。 循环式 :前进式和后退式两种句型的结合 。基本形式:全景中景近景特 写近景中景全景;或特写近景中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可以造成景别及至观众的情绪呈波浪,循环

11、往复的发展情形。例:学校用餐 特写:一把勺子在往盘子里放菜 近景:食堂师傅把饭盘递给一个学生。 中景:买好饭的学生从排队的人群里走出来。 全景:排着长队的学生。 中景:坐满餐桌的学生在吃饭。 近景:一个学生在狼吞虎咽地吃。 特写:快速咀嚼的嘴巴。 人类思维逻辑和视觉原理 4、在一定的时间内,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具有一致性。 人们的思维有一定逻辑性,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和人们 的生活经验决定了人们在同一时间内观察事物总会有一 致眼光。 镜头组接时一致性应注意的因素: (1)时间的连续:注意掌握时间规律,充分考虑时间的 连贯性。 (2)空间的连续:A、统一空间连续:借助某些环境、 参照物制造视觉上的空间

12、统一感。B、相似空间连续:通 过类似环境背景镜头的组接造成一种视觉上的空间连续 感。剪接点 剪接点是电影剪辑专业的名词术语,剪接点就是 把不同内容的镜头画面相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 动作或是概念。简单地说,两个镜头画面相连接 的点就是剪接点。 准确掌握镜头的剪接点是保证镜头转换流畅的首 要因素,因此,选择恰当的剪接点是电视剪辑最 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工作。 剪接点可分为:画面剪接点、声音剪接点画面剪接点 画面剪接点是以画面内容的起、承、转、合以及画面内 容的内在节奏作为参照因素选择的剪接点。 画面剪接点可分为动作剪接点、情绪剪接点、节奏剪接 点。 1)动作剪接点:以画面中人物(或动物)的形体动作为

13、 基础,选择动作的开始、或进行中、或是动作的结束来 作剪接点。 要求:镜头编辑中整个被表现的动作段落必须是连贯的 、流畅的;动作与动作之间的细节部分在镜头转换时, 也要连贯,不能有重叠或停顿。 在动作中寻找“停顿”或“转折”。 画面剪接点 1)动作剪接点:以画面中人物(或动物)的形体动作为 基础,选择动作的开始、或进行中、或是动作的结束来 作剪接点。 例1: 中,在树荫下,甲打了乙一记耳光,乙痛苦地低下头。(切) 特,乙泪流满面的头慢慢抬起。拉出,乙在房间里。 例2: 全, 人正走在路上,站住。(切) 中,(站立着的中景)此人的目光注视着前方(或画面外) 例3: 中,停在路边的汽车,司机开门上

14、车,发动车子,汽车开动。(切 ) 大全,行驶的汽车开向远方。画面剪接点 2)情绪剪接点:以人物的心理情绪为基础,根据人物情 绪使其的喜、怒、哀、乐等外在表情的表达过程选择剪 接点。 情绪剪接点在画面长度的取舍上余地很大,不受画面内 部对象外部动作的局限,而以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渲染 情绪、制造气氛为主。 例:某记者采访片段,一位沙漠人家的大女儿,已到谈婚论嫁的年 龄,作为妙龄女子,她憧憬着未来美好的日子,渴望摆脱艰苦的沙 漠生活;作为家中长女,她深知自己的责任,必须照顾日渐苍老的 父母和尚年幼的弟妹。于是,在她羞赦地回答了有关婚姻对象的问 题后,当记者问她:“你想不想离开这里(沙漠)?”,她突然

15、长时间 地沉默不语,镜头由她靠在门旁低头纳鞋的中景,切换到近景,她 始终没有开口。 画面剪接点 3)节奏剪接点:没有语言的镜头画面,主要以事件内容 发展进程的节奏线为基础,根据内容表达的情绪、气氛 以及画面造型特征来灵活地处理镜头的长度与剪接。 在选择画面节奏剪接点的同时,还要考虑声音的剪接点 。要注意将镜头的画面造型特征、镜头长度与解说词、 音乐、音响的风格节奏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达到画面与 声音的有机统一。 声音剪接点 声音剪接点是以声音因素为基础,根据画面中声音的出 现与终止以及声音的抑、扬、顿、挫来选择的剪接点。 声音剪接点可分为对话剪接点、音乐剪接点和音响剪接 点。 1)对话剪接点:以画面中人物语言的内容为依据,结合 语言的起始、语调、速度来确定剪接点。 两种表现形式: A、平剪:声音与画面同步切换; B、串剪:声音与画面不同步切换;平剪的三种形式及表达效果 1) 2) 3) 心平气和的交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