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44633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题第 1 页(共 8 页)语文试题第 2 页( 共 8 页)实验三部 20162017 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节期选择本身,便是农业社会生产、生活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相应,民间节日中,也就有了春祈、夏伏、秋报、冬腊。开春鞭春劝农,端午驱邪避瘟,金秋荐新祭祖,腊月祭灶扫尘, 所有节日,井然有序地分布在一年四季,顺应岁时节候的变化,应和着农业生产的节奏,张弛有度,自然和谐。我国是一个贵人伦、重亲情的国度。岁

2、节祭祖,几乎是所有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第一刀新穗、第一盘鲜果、第一把新韭、第一杯佳酿都用来祭奠先祖。人们通过各种节日祝祭活动,表达后辈的孝思与追念;反过来,这种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的岁节礼俗,又不断地强化着人们的家族意识、血缘亲情。节日里,天伦之乐表现得格外充分:家人团圆,孩子们受到格外的宠爱端午节给孩子们涂抹雄黄、戴上艾虎以避邪气,七夕、重阳在家打扮小女儿,节日期间孩子们可以随意嬉闹而不受苛责。亲戚朋友邻里之间,互相馈赠节物时品,礼尚往来,情深意浓。千百年来,传统节日已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只要是中国人,都可以从中真切地体验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

3、亲和力。深究各种节俗活动产生的根源,不难发现一个简单而又永恒的推动力,即人们祈望五谷丰登、岁岁平安、吉祥如意。节日风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如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巫术、禁忌等直接相关。最早的节俗活动,意在敬天、祈年、驱灾、避邪。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前,禁忌、迷信、祓禊、禳解等观念及活动,在节俗中依然占主导地位,节日的歌舞狂欢,意在娱神;以时品上供,旨在贿神;制作、佩戴各种节物,则是为了驱鬼。到后来,这些待遇慢慢地不再为神独占,而变成人神共享。节日也就逐渐从避忌、防范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而成为人神共欢的日子。隋唐以后,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空前发展,节日风俗也以极快的速度向娱乐方向发展:爆竹

4、不再只是驱鬼的手段,而是欢庆娱乐的工具;元宵节的祭神灯火,发展成供人游乐观赏的花灯;中秋拜月, 变成了赏月、 玩月, 原先用于厌胜的节物时品如桃符、门神、辟邪剑等,因变成供人玩赏的手工艺品而获得了审美价值。每逢重大节日,城乡还多有盛大的村社、庙会。后时,商贩咸集,游人如织,乞福,求子,烧香,还愿,欢歌群舞,百戏杂陈,村杜、庙会成为农村最大的交易场所和娱乐盛会。传统节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集信仰、经济、社交、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成为中国广大民众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直到近现代依然如此。传统节日,是民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品,是古代信仰物化形态的一种遗留;同时,它也是一种生活节奏,一种逐渐形成的自我调

5、节机制。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节奏的,人的生活不可能没有张弛。生活不可无节日,节日不可无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传统节日虽已基本失却了早先的信仰内核,但许多传统节俗却依然存活在民众生活之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样。1下列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传统节日的节期体现着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规律性, 民间节日中的春祈、夏伏、秋报、冬腊等活动与生产中的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等活动相对应。B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在节日里,人们尽享天伦之乐,亲朋好友、邻里乡亲互赠节礼,使节日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C 如今, 我国的传统节日已基本失却了早

6、先的信仰内核,但许多传统节俗活动仍存活在民众的生活中,在传承中发展变化,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样。D 魏晋南北朝以后,我国的传统节日逐渐摆脱了避忌、防范的神秘气氛,但在村社、庙会上,乞福,求子,烧香,还愿等娱神祈福的节俗活动仍占主导地位。2下列理解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我国的传统节日井然有序地分布在一年四季,顺应岁时节候的变化和生活生产的节奏,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生活的张弛有度。B 诸多贵人伦、 重亲情的礼俗活动,让中国人从传统节日中真切地体验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亲和力。C 隋唐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节日风俗迅速向娱乐方向转变,原先用于厌胜的

7、节物时品的审美价值渐渐取代了其原始功用。D 节日风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直接相关,人们对人寿年丰、吉祥平安的祈望是传统节俗活动形成的永恒推动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有两大要素,一是相对固定的节期,二是节期中要有特定的民俗活动。如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民俗活动有抹雄黄、插艾蒿、吃粽子等。B 绵延不断、 周而复始的节日祝祭活动可以强化人们的家族意识和血缘亲情,所以现在有不少专家倡议将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为“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C 我国的传统节日, 是民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品,也是我国广大民众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各种节俗活动尽

8、管功能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一定的群众性。D 传统节俗的功能经历了敬天祈年、驱灾避邪、娱神驱鬼、人神共享、人神共欢等阶段,渐渐集信仰、经济、社交、娱乐等功能于一身。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语文试题第 3 页(共 8 页)语文试题第 4 页( 共 8 页)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陈罐谪居郡中,一见而器之。盛章者,朱劭党也,尝欲市婢,有武臣先取之,章诬以罪,系狱。表臣方鞫之,郡将曰:“知有盛待制乎 ?”表臣佯若不知者,卒直其事。累官监察御史。帝方向儒术,表臣乞选讲官以裨圣德,且于古今成败,边防利害,详熟讲究

9、。由是诏开经筵。迩臣有请用蔡京之党者,侍御史沈与求乞明指其人,显行黜责,执政不悦,夺其言职。表臣争曰: “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 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 请还与求以开言路。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于是陈敏等十数人浸以录用。久之,以病请补外,以直秘阁知信州。宰相拟表臣为检正,帝曰:“朕将自用之。”遂除左司谏。给事中胡安国以论事不合罢,表臣上疏留之。 除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 同修哲宗实录 。帝如建康, 诏表臣兼留司参议官,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建、崇二国公就外傅,兼翊善。帝日:“二国公诵习

10、甚进,卿力也。 ”徙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时秦桧欲使使金议地界,指政事堂曰:“归来可坐此。 ”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俄起知婺州。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课最,除敷文阁待制。三岁,请祠进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表臣晚号湛然居士,自奉无异布衣时,乡论推其清约。(选自宋史吴表臣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B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

11、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C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小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D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5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号:别号,指人名字以外的称号,一般是自己起的。如欧阳修号醉翁。B 朕,文中为皇帝自称。“朕”原为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C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以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长官为兵部尚书。D 请祠:祠,祠堂。文中是指请求回乡祭祀祖宗。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12、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吴表臣正直敢言。 有人想任用奸臣蔡京的党徒,沈与求表示异议,惹怒当权者, 沈被夺官 吴表臣则请求恢复沈的官职以开拓言路。B 吴表臣公平公正。在通州任职时,有个叫盛章的因事与一武官发生矛盾,吴表臣审问武官,不顾他人劝说,最终公正处理了此事。C 吴表臣深得皇帝赏识。他请求选用讲官,皇帝下令开办讲席;他多次被皇帝任命为重要官职;他对建、崇两位国公的读书进步有功,被皇帝称赞。D 吴表臣不惧权贵淡泊名利。秦桧打算让他出使金国商议边界的事,并且说,议和不成回来后可要因此而判罪,他没有回答;他退休后过着清淡简约的生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台谏

13、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5 分)(2)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课最,除敷文阁待制。(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后面各题。临 江 仙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注】杨慎(14881559) 明代中叶文学家,一生命运蹭蹬,老年境况凄凉。渚水中小块陆地。8本词开篇两句起笔不凡,请联系全词的思想内容赏析其妙处。(5 分)9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本词在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6分)(三)

1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0. (1) 离骚中,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是,。(2)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诗句是,。(3)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5 分)陆谷孙:低调的“老神仙”曹刚刘建芳74 岁的复旦大学教授、博导陆谷孙,被学生们昵称为“陆老神仙”。如今,年过古稀的陆先生保持着非常规律而忙碌的生活节奏每天早晨7 时左右起床;早餐后,快速浏览当天英语新闻;紧接着,开始为明年即将付梓的中华汉英大词典审改校样。从这个学期开始,7

15、4 岁的陆先生不再给本科生上课,他终于可以全身心投入这件让他牵挂了 20 多年的事。语文试题第 5 页(共 8 页)语文试题第 6 页( 共 8 页)提及陆先生,他的得意门生、词典编纂团队亲密战友、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高永伟的语气里充满敬意。“陆老执教四十年,一直坚持为本科生开课,直到本学期才因身体问题,暂时离开复旦的讲台。他的英美散文课是很多复旦毕业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2012 年,陆先生以最高票被学生选为“复旦十大杰出教授”。在其荣誉无数的一生里,这是他最看重的一顶桂冠。高永伟介绍,陆老一直认为教书育人,哪怕只能影响到一两个人,也是一件乐事。几年前,为了通晓世情,与时代接轨,陆老曾把讲

16、台搬上微博,在那里化身“陆老神仙”,与网友探讨“小清新”“萌”等新兴词汇的准确英译。无论在网上还是生活中,他都是那个乐观的老顽童,与弟子们亲密互动,是活词典,也是教科书。去年11 月开始,他回归内心,独享静思,专注于词典编纂,不再更新微博。“陆老神仙” 负责的中华汉英大词典的编纂工作, 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 年。那时,英汉大词典 刚编完, 这一干又是20 多年。 从“文革” 期间被 “发配去与字打交道”编新 英汉大词典,陆谷孙便开始与词典结缘,一编就是一辈子。1991 年出版英汉大词典第一版,2007 年第二版,一字一句的苦心斟酌的背后,是一个求索者青丝变白发的不懈追求。传说在欧洲,惩罚一个人的方式就是让他去编词典,而在陆先生眼里,这份极为枯燥而漫长的工作,却乐趣无穷。在复旦从教数十载,陆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