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高三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44620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庆高三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庆高三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庆高三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庆高三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庆高三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庆高三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庆高三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 文第1 页共 5 页注意事项:大庆铁人中学高三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空间的文化语境则是指空间所依赖的包括地域、地貌、文化、政治、信仰、民俗等主客观因素。表现在权力因素上,有北京的紫禁城,其建筑物分布在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上,气势恢宏,层层环绕的宫墙、前后贯通的城门、重重递升的台阶共同构造了主次分明的空间氛围,表现出隔离、庄严的意象,清晰地传达了皇家的尊严和权威。而在文化因素方面,以江南私家园林为例,园主在追求天1.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 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 他题为必考题,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 I 卷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 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 题。中国传统空间中的文学语境王雯在中国文化中,文学语言的发展占主导地位,诗词、绘画中的题字、书法、乐曲的编词都离不开文学语言的支持,而空间意境的营造也可以说一直受到文学的影响。文学语言中,修辞是其创作的基本技巧,其研究如何依据不同的语境运用适当的语言及语言表达方式、技巧或规律。那么,空间中的修辞是什么?在中国传统园林空间中,有许多空间组成元素,廊、亭、桥、墙、植物等等,这些组成元素好比文学中的词汇,需要进行修饰、排列、组织与安排,通过恰当的处理手法来表达空间的形态与意境。比如,简

3、单的坡面屋顶,南方有“ 起翘 ” 的做法,使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产生飞动的美感;皇宫、庙宇中主要的大殿将单檐屋顶改用重檐屋顶来显示其庄重。由此可见,空间中的修辞指的是各空间元素的组织与设计手法。语境即语言环境,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词语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 在1923 年提出。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 语言性语境” ,一是 “ 非语言性语境 ” ,也可以说是 “ 情景语境 ” 和“ 文化语境 ” 。关于空间语境,地域、时间、历史、文化等与空间元素使用有关的都是空间语境因素,而它同样也分为“ 情景 语境 ” 和“

4、文化语境 ” 。空间的情景语境体现的是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中国传统空间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与融合,强烈地暗示着人的所思所想,设计者利用各种空间元素的组织安排来营造空间氛围,从而引起人的心理反应。例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亭子位于水池中部的小岛上,四面临水,在夏季,亭子四周被荷花环绕,亭子四周无阻隔,风得以穿过亭子,从而实现设计者 “ 荷风四面” 的设计意图。再如, 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的祭天之所,祈年殿是天坛里的主体建筑,祈年殿院落坐落于高台之上,祈年殿本身又立于三层台基之上,登殿四望,已临空于周围柏树林之上,使人产生与天相接之感,这种增高的方法无疑增强了祭天所需要的崇高神圣气氛,实现

5、了天坛的功能目的。正所谓“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当空间氛围能引起人们共鸣时,空间中的各元素早已超出了本身的象征与符号意义。然野趣的同时也希望表达他们的文学涵养,含蓄地表达他们的某种价值追求。其实,空间的文化语境是一个综合体,并不是权力、文化、地域等某一个词就可以概括的,前面提到的北京紫禁城、江南私家园林,另外还包括出现在我国的各种形态的住宅、宫殿、寺庙等都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选自中国艺术报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语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诗词、音乐和空间意境的营造等都受到它的影

6、响,修辞是其创作的基本技巧。B.语境这一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 在1923 年提出的,它可以分为“ 情景语境 ” 和“ 文化 语境 ”两类。 C.简单的坡面屋顶可以通过具体、 恰当的处理手法如 “ 起翘” 来表达空间的形态与意境, 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D.中国传统空间的设计,常通过各种空间元素的组织安排来营造氛围,使这些元素超过本身的象征 与符号意义。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学和空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们都可以借助一定的技巧进行修饰、组织以产生特定的艺术效果。B.将中国传统园林中廊、桥、植物等通过恰当的处理使其表达出不同的形态和意境,就是空间修

7、辞手法的运用。C.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和祈年殿在建造上都对空间元素进行了修饰、排列、组织与安排,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D.空间的情景语境体现的是设计者的主观意图,而空间的文化语境则更多地受权力、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建筑中,设计者往往利用各种 元素的组织安排来传达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与融合的关系。B.“ 荃者所以在鱼 ” 这部分文字的引用是对前面例子的补充阐释,是为了说明空间氛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C.北京的紫禁城、江南的私家园林、中国各种形态的住宅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空间的文化语境是一个综合体。D.在进行私家园林的设计时,设计者不仅

8、要关注园林本身的自然状况,还要关注园林所能表达的园主的价值追求。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语 文第2 页共 5 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柴克宏,父再用,事吴有功,至德胜军节度使。克宏以父任为郎将, 尝为宣州巡检使。初至, 城堑皆湮圮不治,吏云自田頵、王茂章、李遇相继叛,无敢为守备者。克宏嘻笑曰:“ 岂有是哉! ” 大加营缮。后吴越兵至,赖以得全。积迁泗州刺史,罢归为龙武军都虞候。好施予,不事产业,故家常穷空;然性豪举,博弈纵酒,自若也。时元宗自谓唐后规取中原复旧业群臣多为大言以迎合主意克宏独未常一语及军旅人亦不以为知兵,以故不迁。久之,出为抚州刺史。时

9、淮南交兵,吴越伺间来寇,克宏乃请效死行阵。元宗嘉之,授右卫将军,遣与右卫将军、袁州刺史陆孟俊同救常州。精兵悉在江北,克宏所将财羸卒数千,枢密副使李征古给戈甲皆朽钝。克宏言于征古曰:“ 卒已非素练,得器械坚利,犹可用,奈何所给乃此等? ” 征古嫚骂之,见者皆忿。克宏知征古狂生,不足与较是非,怡然不少动。至润州,征古终不快,白召克宏归,以神武卫统军朱匡业代之。燕王弘冀独以为克宏可任,卒遣行。克宏帅师至常州,征古犹遣使趣其归。克宏曰:“ 吾计日破寇,尔何为者,必奸人也!” 命斩之。使者曰:“ 受李枢密命来。 ” 克宏曰:“ 李枢密来,吾亦斩之!” 遂斩使者以狥。然后勒兵进,大破吴越兵于常州,斩万级,

10、获其将数十人。自保大来,边事大起,克敌之功,莫先克宏者。拜奉化军节度使。复上疏请援寿春,行至泰兴,发疡,数日卒,国人莫不痛惜。谥威烈。或云初克宏母 自表其子可为将,征古抑之。母又言克宏有父风,苟不胜任,分甘孥戮,元宗始用焉。及征古诛死,诏暴其罪,亦以折辱克宏为言云。(选自陆游南唐书 ,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时元宗自谓唐后规取中原/复旧业 /群臣多为 /大言以迎合主意/克宏独未常一语/及军旅人亦不以为知兵B.时元宗自谓唐后 /规取中原 / 复旧业 /群臣多为大言 /以迎合主意 /克宏独未常一语 /及军旅 /人亦不以为知兵C.时元宗自谓唐后 /

11、规取中原 /复旧业 /群臣多为 /大言以迎合主意 /克宏独未常一语 /及军旅人亦不以为知兵D.时元宗自谓唐后 /规取中原 /复旧业 /群臣多为大言 /以迎合主意 /克宏独未常一语及军旅 /人亦不以为知兵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博弈” 是中国古代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有:六博、双陆、打马格、围棋、和象棋,是古人 展现智慧、运筹争胜的重要方式。B.“ 出” 在这里是指出官。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一般含有被贬谪的意思。C.“ 谥” 指谥号,只有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死后才会有谥号。D.“ 节度使 ” 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官员

12、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将此官职命名为“ 节度使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柴克宏忠于职守。他在担任宣州巡检使时,大力修缮被破坏的城池,使全城在吴越敌军到来之时得以保全。B.柴克宏军事才能出众。他在常州大败吴越敌军;在边界战争中所立战功没有人能够比得上,战死疆场后,谥号为“ 威烈 ” 。 C.柴克宏本性豪放。他在回乡担任龙武军都虞候时,乐善好施而不治理产业,以致家徒四壁,但他喝酒下棋,依然如故。D.柴克宏爱国、不怕牺牲。他担任抚州刺史时,淮南正在战乱,他主动请命,赴战场杀敌,朝廷命其与陆孟俊共赴常州。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13、 分)(1)精兵悉在江北,克宏所将财羸卒数千,枢密副使李征古给戈甲皆朽钝。(2)及征古诛死,诏暴其罪,亦以折辱克宏为言云。(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 题。【黄钟】人月圆倪瓒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园,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注】越王台: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为当年越王勾践点兵复仇处。8.简析“ 明月” 这一意象在全曲中的作用。 (5 分)9.这首曲在写景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 杜 牧 在阿 房 宫

14、赋 中 对 秦 国 贪 婪 掠 夺 而 又 肆 意 挥 霍 财 富 的 行 为 提 出 批 评 的 句 子 是 “,” 。(2)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苏轼在江边月下以酒洒地表达对古代英雄的敬慕以及自己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的名句是 “,”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现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际的两句是“,” 。乙 选考题请考生从第三、 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语 文第3 页共 5 页另一大体内的小题。 如果都做,则按所答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一( 4)题。 (25 分)在遥远的海岸上秦牧中国有一千几百万华

15、侨散布在世界各地,这一千几百万人和国内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脉搏是一同跳动着的。在这方面,我常常想起无数动人的事件,使自己像喝过醇酒似地进入一种感情微醺的境界。虽然我离开海外回到国内来已经很久很久了。波兰古典作家显克微支有一个短篇小说叫作灯塔看守人。里面讲的是十九世纪流浪异国的一个波兰老人的故事。这老人因为反抗压迫,在国外流浪了大半生,到他衰老的暮年,异常困倦地渴望获得一个安定的位置度过他的余生。在意外的机会中他找到了一个看守灯塔的职业。这工作是异常寂寞孤独的,整天和潮汐海鸥为伍,在偏僻的岩礁上,连人影也不见一个。唯一的工作就是每天按时燃着灯火,使来往的船只不致失事。这工作很轻便,但绝对不容许疏忽。

16、只要有一次的错失,他就得失掉位置,重新去做无所归依的流浪者了。老人是很喜欢这工作的,他按时点燃灯塔,从不误事。但有一次他收到了一个邮包,有人寄给他一本波兰诗人的诗集。他翻读着书籍,和祖国的千丝万缕的感情使他沉浸于一种如醉如痴的境界,他回忆、沉思、激动、神往,像喝醉了酒似地一连躺了好几个钟头,忘记燃点灯火。于是,他被撤职了。许许多多华侨眷念祖国的故事,那情景,是和这个小说中的波兰老人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宋庆龄副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回来叙述过她在巴厘岛上见到的一桩事情:“ 我们国内已不易看到的铜钱,在巴厘岛上家家都能找到,这种铜钱被停止流通还是不久的事情。现在人们把铜钱结成一串一串的吊起来,当做宗教仪式上不可缺少的神器。在一家银器店里我们发现一串串的铜钱中有开元年号的,有万历年号的,也有清朝各种年号的” 这种表面上看起来很细小的事象,里面蕴藏着的人们眷念祖国的感情却是多么的强烈啊。和这种事象相仿佛,我记起了华侨许多保持祖国古老的风俗习惯的事情。这种情形意味的决不是普通意义的“ 保守” 。他们正是以这来寄托他们永不忘本的家国之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