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教育中心初三物理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4460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2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庆油田教育中心初三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庆油田教育中心初三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庆油田教育中心初三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庆油田教育中心初三物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庆油田教育中心初三物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庆油田教育中心初三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庆油田教育中心初三物理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庆油田教育中心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 分钟2、全卷共五大题,总分100 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每题2 分,共 30 分)1、下列各物理量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学生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0km/h 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5103mm C、 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20m/s D 、 一只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0.5N 2、翟志刚在太空中走出“神州”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处手举红旗。若说他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球 B、太阳 C、月亮 D、“神州”飞船3、

2、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C、市区内某些路段设置“噪声监测仪”,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4、某天晚上小方在未开灯的房间看电视,拿着一个凸透镜在电视机与对面墙壁间移动,突然看到墙壁上出现了电视机屏幕的放大的画面。那么关于像的性质和这一成像原理的应用判断正确的是()A、正立的像;放大镜 B 、倒立的像;照相机C、正立的像;望远镜 D 、倒立的像;投影仪5、纺织工人在检查纺织品的质量时,要观看纺织品的布纹是否有缺陷,应该使用()A、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

3、的焦点以内B、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与二倍焦点之间C、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二倍焦之外D、凹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上6、彩色电视机的屏幕上呈现的各种色彩是由三种色光混合组成的,这三种色光是()A、红、黄、绿 B、红、黄、蓝 C、红、白、蓝 D、红、绿、蓝7、一般人步行 10min 所通过的路程最接近()A、7m B、70m C、700m D、7 000m 8、在风平浪静、清澈见底的水里,很容易观察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而风起后,在水边不同的位置会看到水面上到处波光粼粼。对观察到的“鱼” “白云”和“波光粼粼”三种现象的几种解释,正确的是()A、鱼和白云都是镜面反

4、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B、鱼是镜面反射形成的,白云和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C、鱼是折射形成的,白云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D、鱼和白云都是折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9、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大庆市个别司机开车不喜欢系安全带。对于交通规则中要求系安全带的理由,你认为正确的是()A、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B、安全带对人的拉力与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安全带可以减小由于惯性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D、安全带比较宽是为了减小对人体的压力10、重为 G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若苹果在空中受到的阻力小于G ,则苹果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A、等于 G B、等于 0

5、C、大于 G D、小于 G 11、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他涉及不少有关摩檫的知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脚踏板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12、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13、将一金属球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以 0.2 米/ 秒匀速直线上升, 此时测力计示数为 10 牛,若金属块又以 0.4 米/ 秒匀速直线下降时,此时测力计示数为()A、等于 10 牛 B、大于 10 牛 C

6、、小于 10牛 D、等于 20牛14、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B、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C、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15、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C、发黄的树叶从树上竖直匀速下落 D、停靠在路边的自行车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 23 分)16、小华同学用一把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一只铅笔的长度分别为16.4cm 16.2cm 16.5cm 16.0cm, 该铅笔的长度是 cm.为减小误差应采

7、取的办法。17、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 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 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 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18、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其中甲的含义是,乙的含义是。19、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声是由琴弦 _产生的, 并通过_这种介质传到人耳的。18题20题 23题20、长笛、箫等乐器,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 从而改变, 图中七个小孔中B应为。(填“1”“ 7”七个音符中的某一个音符)21、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空隙,在地面上形成明亮的光斑; 当太阳光正对凸透

8、镜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 前者光斑的形成说明,后者光斑的形成说明。22、小华站在一个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 米处,如果他沿着与平面镜平行的方向移动,那么他的像相对于小华的距离是 m;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填“变大”“变小”“不变”)23、小红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看到的纸是色,看到的字是色。24、来自远方物体的光, 经小华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他应配戴装有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一个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变了。25、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

9、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物体运动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由图像可知,当 t=ls时,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当 t=3s 时,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26、测珠峰的考察队为抗风 , 搭帐篷时要用 “地钉”将帐篷固定在地面上 , 若运动员用 100N 的压力将重 5N的地钉竖直缓缓插入地面,则地钉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N,若要将地钉拔出,则至少需要 N的拉力。三、作图题 ( 每图 2 分,共 8 分) 27、根据题中的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 S为发光点,试画出经平面镜MN 反射后通过 A点的反射光线和相应的入射光线。(2)完成成乙图中的入射

10、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光路图。(3)如丙图所示, A、B为发光点 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试找出 S 的位置,并完成光路。(4)如图丁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4 牛的重力,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0 cm 1 2 3 4 5 甲乙丙丁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 分,共 27 分)28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由图可知,物体的长度是 cm 。27题 28题29、孙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是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图所示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c、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

11、系d、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请你针对孙悦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 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3) 在其像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 。(4) 孙悦同学实验时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原因是。(5) 孙悦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说明正确做法。30、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调节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与的中心大致在。若调好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 a、b、c、d 和 e 点,如图甲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烛焰放在

12、点时,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人们利用此原理制成了。烛焰放在点时,屏上出现放大的实像;人们利用此原理制成了。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若将烛焰放于距透镜15cm处,调整光屏将成(填“正”或“倒”)立的(填“实”或“虚”)像。(4) 如果把烛焰从 a 点移到 d 点, 则像到透镜的距离 _ , 像的大小 _。 (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5) 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乙所示,为使像清晰地呈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移动。(填“上”或“下”)29 题(甲)(乙)31、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把木块放在(选填“光滑”或 “粗糙” ) 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

13、码, 当两盘砝码质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 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果,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32、物理课上,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给小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放学后,他用盒装牛奶和弹簧测力计在家重新做了实验,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在实验时,小明先提醒自己应该使盒装牛奶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_ 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_力。(2)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一盒、两盒、三盒

14、牛奶,在水平桌面上按要求运动,如图所示,并记录数据如表1 所示。表 1(水平桌面)表 2(水平水泥地面)压力 F/N 滑动摩擦力f /N 压力F/N 滑动摩擦力f /N 一盒牛奶3 0.6 一盒牛奶3 0.9 两盒牛奶6 1.2 两盒牛奶6 1.8 三盒牛奶9 1.8 三盒牛奶9 2.7 小明对表 1 中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了结论: 在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_ 有关。(3)小明同时发现在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每次实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比值是 _(填“变化”或“不变”)的。(4)为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小明仍按图所示的方法,在较粗糙的水平水泥地面上又进行了一次

15、实验, 记下了表 2 中的数据。 综合分析、 比较两次的实验数据和接触面的情况, 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的大小可能反映了物理课上讲的另一个影响因素 _ ,从而小明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5) 综合上述发现,小明推测:要使五盒叠放在一起的牛奶在上述水平桌面上按要求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为_N 。五、综合题(解题时要有必要的说明并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其中第 33 小题 4 分,第 34 小题 4 分,35 小题 4 分,共 12 分)33、苏州至上海的距离约为100km ,某客运汽车的发车时间为08:45,到达上海的到站时间为 09:25,试求该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时,合多少米每秒?(保留一位小数)34、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音的倍数 (声音在15的传播速度)。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5 ,那么它飞行的速度是多少 m/s?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为1.7 106m ,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秒?35、质量是 3.5kg 的木块,放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