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导论试题-标题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43779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教学导论试题-标题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学教学导论试题-标题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学教学导论试题-标题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学教学导论试题-标题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学教学导论试题-标题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教学导论试题-标题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教学导论试题-标题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大学教学论测试题第一章大学教学论1大学教学作为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是大学育人功能与服务功能的集中体现。2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意义建构活动。大学教学属于教学活动的高级阶段,具有从正式的学校教育向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阶段过渡的性质。3一般教学的含义:A 教学是教育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高级形态表现,是人类传承自身文明成果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B 教学是一种人类重要的公益性活动,是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C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通过以传递和发展人类经验为己任的专门性社会交往活动,生成生命意义与社会价值的协同

2、过程D 教学从一个侧面说是一种认识活动,从另一个侧面看则是一种实践活动E 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4教学过程的实践离不开:教师、学生、课程三要素5大学教学的含义:A 大学教学是基于通识教育的专业教学B 大学教学不仅传递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具有研究性 、开放性、 创新性的特点C 大学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和发现相结合的过程D 大学教学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6大学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7高校已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成长的摇篮。8大学教学过程有两方面的特征:A 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控制信息传递B 教学的双方在整个体系中

3、的比重发生较大变化,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的自学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9大学的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10教学的发展价值是其社会价值的前提,没有教学的发展价值就没有其社会价值,同时教学的社会价值是教学发展价值的归宿。11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具有开放的意识、进取的精神与健全的人格。12美国阿历克斯英格尔斯针对人的现代化提出12 条现代人的特征(P5 中上部)13大学教学的发展价值:A 大学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科学与文化成果,同时受到科学与人文精神

4、的熏陶,养成一定的学术研究兴趣和志向B 大学教学通过对社会问题与学术问题的广泛讨论与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与人格特征,把课堂建构成联系知识与社会、学术与思想、学习与生活的桥梁C 大学教学通过对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辐射、指导与引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性品质。14英国阿尔弗莱德诺斯怀特海德认为大学是教育和科研的场所,但是大学存在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或者为教师提供科研机会。因为保存了知识追求和生活热情之间的联系,把不分老少的求知者聚集到充满想象力的学习中。15大学的责任就是将想象力和经验结合起来。16大学教学的社会价值:A 具有文化传播、文化创

5、新价值B 具有经济增站价值C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7在现代大学教学中,教师对作为教学内容的文化素质,不是机械照搬,而是根据时代需要和学科发展态势对文化素材进行再创造。18 1995 年,世界银行公布国家财富的新的统计方法,将国家财富分为三项:人力资源、创造的资产、自然资源。19现代大学教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这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20爱因斯坦通过自身的体验与长期的观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观点,他反对把学校看作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反对把学生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他认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21现代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欧洲。22

6、 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大学先后经历了英国大学传统、德国大学传统 、美国大学传统和苏联大学传统。(考顺序)23中世纪大学教学传统:自治(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与国际性(都用拉丁语);英国大学教学传统:自由教育和心灵训练;德国大学教学传统:研究和发展知识;美国大学教学传统:从象牙塔到服务站24 中世纪大学与宗教联系, 12 世纪曾依附于寺院和教堂,此后才形成教师与学生组合的学术性的“基尔特”一种类似于今天行业协会性质的组织25大学在创办伊始就表现出了教学上的自治性、国际性、综合性26英国大学教学传统:A 英国大学教学传统具有浓郁的人文教育理念,牛津学者纽曼1852 年大学的理想 B 大学是一个教学机构和

7、“心灵的训练”的场所C 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自由、公平、沉着、稳健和智能”生活习惯的绅士27 1809 年,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学,并系统地形成和提出了自己的大学观:“大学自由”“学术自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28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研究和发展知识的场所29在 19 世纪,德国通过制度创新,逐步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30德国的大学制度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初始模版311917 年,蔡元培执掌北大,由他主导的北大改革具有德国大学的烙印,为中国打开了一个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成为中国大学的精神标尺32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大学的先驱者佛兰斯纳的努力下,英国和德国大学的

8、传统在美国得到了系统的阐扬,为美国大学在20 世纪下半叶的崛起奠定了思想基础331825 年,美国杰弗逊创办弗吉尼亚大学,强调州立大学应成为建设各州个智囊团和人才的策源地341862 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进一步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融合35威斯康星大学首倡大学要为农业、工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3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继德国之后世界大学发展的中心371952 年下半年我国开始院系调整,以大学为工具的精神38春秋战国时期,在齐国出现了一所著名学府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思想重镇。39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从大儒董仲舒之请,创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40宋代出现了书院,

9、意味着中国民间高等学校的诞生。41官学与私学是中国古代大学的两种形式42属于中国官学的是:太学、国子监和鸿都门学。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东汉末年出现了古代最早的艺术大学鸿都门学;南朝政权设立的儒学、史学、文学、玄学四个学馆的分馆授业制度是大学分科教学的开端43按程度分,私学有蒙养教学和经师讲学,后者相当于大学44唐宋的私家经馆发展为书院,到清朝时期书院官学化越来越严重,绝大部分书院成为准备科举考试的场所45古代大学教学传统具体体现在:A 学习儒家经典,注重修齐治平B 注重辩难讲会,提倡学术交流C 注重因材施教,长于启发诱导D 学而优则仕,学思行合一46博士既是太学的专职教师,又

10、是朝廷的学术顾问,参加朝廷举办的所有重大学术活动47中国古代的大学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修身与政治教育。48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远近明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王守仁在濂溪书院,并奔波于各地讲学,形成我国书院史上的“讲会制度”49孔子首创实施了因材施教;孟子吸取了孔子的教学思想认为“教亦多术矣”,注意了教学方法的变化;先秦时期儒家总结性论著学记主张“长善救失”,因材施教50古代高等教育预设了“学而以居”“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从汉代开始分科目举人才,尤其是隋唐设立进士科举,高等教学的办学目的就是“储才以应科目”51在实行科举制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和科举考试这

11、种世界上独特的选拔人才方式紧密结合,形成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521912 年,蔡元培作为教育总长主持制定教育部大学校令,确定了大学“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的宗旨,形成所谓的“教授治校”制度531917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大力主张学术研究“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和大学管理的“教授治校”54第一批庚款赴美国留学的梅贻琦,1928 任清华大学代理校长,提出了通才教育、教授治学和学术自由思想,并在办学中付诸实施5520 世纪 20 年代的北大、 30 年代的清华、 40 年代的西南联大集中反应了当时的办学成就,其教育教学经验至今弥足珍贵56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全

12、面学习苏联,强调大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第二章大学课程体系与表现形式1大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问题,在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对大学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大学课程体系是大学教学范畴中具有实质性的组成部分,这些实质性内容是教育实现其预期目标的中介,是教育对学生的直接影响源,合理的课程结构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3课程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概念4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我国最早使用课程)5在西方课程一词由英国斯宾塞在1859 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提出6对课程理解:A 课程即学科, B 课程即经验, C 课程即活动7课程即学科,这种课程的一般特点有:

13、A 课程体系按照科学的逻辑进行组织;B 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表现;C 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D 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并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必须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扮演接受者的角色。8课程即经验,这种课程的一般特点表现为:A 课程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的;B 课程是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C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9课程即活动,A 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学习者作为课程主体的能动性;B 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来实施课程;C 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教学;D 强调活动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

14、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10从体系上讲,课程包括: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C 学校课程11隐性课程研究的萌芽,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121968 年,美国学者杰克逊在课堂中的生活首次提出“隐形课程”13我国教育大辞典隐形课程的定义: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可见,隐形课程不在培养方案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却可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主要特点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14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

15、,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15在我国最早提出分科教学的孔子,在欧洲最早提出分科教学的是亚里士多德16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前苏联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17学科课程的优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18 学科课程的缺点 :A 学科知识是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核心组织起来的,容易忽视学生的现实需要、经验和生活B 学生的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被人为分解为不同学科领域C 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讲授式教学方法19经验课程的特征: A 以学生活生生的直接经验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点B 学生是一

16、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教育存在 C 学生是一种总体性的教育存在,是智力过程与情绪过程的统一,是思维与行动的统一D 经验课程重视学生在能力倾向、情绪特征等方面的个性差异20经验课程的优点: A 强调学生当下直接经验的重要价值B 主张把当代社会现实与学生的直接经验融为一体 C 主张把人类文化遗产与学生的直接经验融为一体21经验课程的不足之处:A 经验课程过于强调学生直接经验的作用B 经验课程存在着活动至上主义倾向 C 经验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22大学教育包含三个有机层次:A 通识教育 B 专业教育C 选修教育23衡量通识课程的三个标准:A 其目的是非专业性质的(教育目的)B 开课通常面向全校学生(开课对象) C 在修读方式上实行必修和限制性的选修(修读方式)24必修课程是指由国家、地方、学校所规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25必修课按其结构层次分为:A 基础课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