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氧化铝制备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439854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细氧化铝制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超细氧化铝制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超细氧化铝制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超细氧化铝制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超细氧化铝制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细氧化铝制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细氧化铝制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三章 高纯超细氢氧化铝的生产 第四章 物料平衡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第一章 前言 自从纳米固体材料(nanometer sized materials)于1984年 由法国Gleiter教授及其合作者制备出来后,由于纳米微粒和纳米 固体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 效应等特征,使其表现出许多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诸如:优良的机 械力学性能、特殊的磁性能、高导电率和扩散率、大的比表面积 和很高的反应活性、吸收电磁波等性能。这引起各国政府对此广 泛的关注,都将其列为重大科研项目。根据美国商情通信公司对美国精密陶瓷粉末的制备市场需求 的调查(如

2、表1-1、1-2),可以看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超细粉末的 制备是一个重要的、有前途的发展方向。表1-1 1995-2000年美国精密陶瓷市场的需求量 1995 (单位:百 万美元)2000 (单位:百 万美元)年增长率% 1995-2000结构陶瓷5008009.9电子陶瓷421565739.3环境/工业 陶瓷24040010.8陶瓷覆膜57594010.2合计553087139.5表1-2 1994-2000年美国精密陶瓷粉末的市场需求1994 (单位:百 万美元)2000 (单位:百 万美元)年增长率 1994-2000氧化物662.01051.57.4碳化物6.912.610.3氮化物13

3、.321.28.1硼化物1.11.44.1纳米粉末0.35.060.0总计683.61091.78.1第二章文献综述 2.1超细氧化铝的用途 2.2 超细氧化铝粉末制备的研究现状 2.3粉末硬团消除的方法 2.4本实验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2.1超细氧化铝的用途 氧化铝用途很广如: 1、微电子工业发展的需要:在不降低质量、可靠性和价格的前提下,电子元件微 型化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作为多成电容器的电子陶瓷元件的尺寸 小于10m,多层基片应小于100m,要保证元件要有良好的物理结构,1m大小 的常规结构就难以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常规粉末不能用于制造10100m的陶 瓷元件。还有,常规粉末成

4、份的非均匀性与颗粒的尺寸成正比,而且粉末的大小 影响着陶瓷元件表面的粗糙度,进而影响着陶瓷表面金属化导体层的连续性和均 匀性。2、弥散强化材料的要求:Al2O3常作为结构材料的弥散相以增强基本材料的强度、 硬度和提高结晶温度等性质。材料屈服应力与弥散相粒子间距离成反比,粒子距 离越小,材料的屈服强度越大:当弥散相含量一定时,粒子越小,则粒子数也就 越多,因而离子间距也就越小,对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也就越有利。例如、把超 细氧化铝粉末分散在金属铝中,可提高铝的强度。3、低温塑性氧化铝陶瓷的要求:研究多晶材料在低温下的蠕变形率时,发现蠕变 形率随晶粒度的下降和扩散系数的加大而显著增大,因此可以通过陶

5、瓷微晶化来 提高起其变形能力。因此超细氧化铝的制备,对微电子工业和材料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光明的应用前景。2.2 超细氧化铝粉末制备的研究现状 超细氧化铝粉末制备法一般可分为三类: 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1.气相法:是直接利用气体或者通过各种手段将物质变成气体,使之在气态下 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在冷却过程形成超细粉的方法。气相法的优点在于: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物易于精制,易于控制反应气 氛,对氧化物和非氧化物超细粉的制备都适用,只要控制反应气体足够稀薄,就 能得到少团聚甚至不团的超细粉。气相的缺点在于:要得到少量的超细粉的产率 低,且其设备操作复杂,成本太高,不能高产,不适合作

6、大量生产。2.液相法:制备超细粉末,目前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其基本方法是选择一种或 多种可溶性金属盐,按成份计量配成溶液。使各元素呈离子或分子态,再用另一 种沉淀剂,将所需物质均匀沉淀,结晶出来,经脱水或加热等而制得超细粉。液相法的优点在于:设备相对简单,操作温度较底;粉末收集比较容易;化 学组成控制准确;粉末粒径与气相法相当,产率高于气相法;可制备在微观尺寸 上成份均一的复合粉,其他方法很难做到这一点。液相法的缺点在于:如果液相 是有机物,则有机物用量很大,而有机物很溶液挥发且有毒,不利生产;如果液 相是水,则粉末在干燥时易于产生硬团聚,恶化粉末性能,但超零界流体和冷冻 干燥可克服这一缺点。虽

7、然如此,由于超零界流体法的成本较高和设备的复杂性 ,也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另外,冷冻干燥法还没有制备出超细氧化铝粉末。 3.固相法:一般都是通过物理方法来制取固相法制得超细粉比较简单,但生成的粉末容易产生团聚,且粉末粒度不易控制。2.3粉末硬团消除的方法 不管用那种方法制取粉末,都会碰到团聚的问题,为了消除粉末的硬团聚,人们做了大 量的工作,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反团聚应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在成胶过程中,即由第 一次颗粒形成二次颗粒的团聚为一次团聚;第二步,在干燥过程前,采用一些方法控制凝胶 的二次团聚。目前,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有机物洗涤法,该方法是目前人

8、们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采用无水乙醇等有机剂多次洗 涤湿凝胶,烘干后即制的干凝胶。 2、共沸蒸馏,采用沸点比水高的丁醇与湿凝胶混合,进行共沸蒸馏,使胶体中包裹的水 分以共沸物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脱除,从而防止在随后的胶体干燥和煅烧过程中形成硬团聚。 3. 冷冻干燥10,在低温下凝胶中的水冻结成冰,然后迅速抽真空降低压力,在低温压力 下使冰直接升华成蒸汽,实现液固分离。 4、表面活性剂消除团聚,表面活性在水溶液中有两种基本的物理化学作用:其一是吸附和 降低表面张力;其二是胶团化作用23,采用表面活性剂主要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 的吸附作用,形成一层分子膜阻碍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同时表面活性剂还可以

9、降低表面张力 ,从而减少毛细管的吸附力。 5、液体干燥法,该法是将盐的水溶液加以喷射试雾化,使其旋转进入脱水液体的涡流池 中,脱水液体快速排除盐液滴中的水,得到基本上是干燥的金属盐粉末,然后将这种粉末加 热使之分解,即可得到流动性好的单一氧化物超细粉末。 6、喷射干燥法,目前该方法在国外以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喷射干燥就是使陶瓷料液雾化 成细小颗粒,然后与热空气接触,迅速干燥。 2.4本实验的思路及主要内容本研究是中和法制备高纯超细氧化铝的扩大试验。中和法制备氧化 铝陶瓷粉末在小试验已取得成功,得到产品的粒度达到几十个纳米且粒 度分布比较均匀。所以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在小实验条件下成立的 条件能

10、否在扩大实验条件下成立,及如何优化工艺参数。试验是以工业 氢氧化铝和浓硫酸为原料进行反应,得到溶液经过离子交换柱中进行交 换除去主要杂质,然后再加氨水中和得到胶体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再经 过过滤、烘干、煅烧得到成品氧化铝。简而言之,该工艺可分为四 个工段:溶出工段、离子交换工段、中和工段和煅烧工段。中和法的原 理很简单,它的化学反应可表述如下:Al2(SO4)3 + 6NHH2O +(n-6)H2O Al2O3nHO + 3(NH)2SO4 该方法如下几个优点:1. 流程简单,容易控制。2.原料便宜,生产成本低。3.纯度容易控制,通过洗涤,粒子表面可实现比较清洁。中和法同样遇到硬团聚的现象,但通

11、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加适当的分 散剂可有效的消除硬团聚的现象。 第三章 高纯超细氢氧化铝的生产 3.1 引言 3.2 溶出工段 3.3离子交换工段 3.4 中和工段 3.5分散工段 3.6小结 3.1 引言 要得到高纯超细氧化铝粉末,首先要制取高纯超细氢氧化铝粉末,而要制取高纯超细氢氧 化铝粉末就必须除去因工业氢氧化铝和浓硫酸所带来的杂质,以及在中和和分散等一系列工序中要严格控制条件。3.2 溶出工段 3.2.1 实验原料、设备及操作1、主要原料工业氢氧化铝(二级):Al2O3 64% Fe2O3 98%氨水:4mol/l2、主要设备体积为2 m3反应釜;直径为3m、高为1.2m的聚丙烯过滤槽;

12、离心泵; 体积为 1 m3的聚丙烯的高位槽 3、实验操作开硫酸泵,往反应釜中加浓硫酸,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地加入氢氧化铝(反应釜用蒸汽加 热),同时加少量的去离子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加水稀释且调整pH值到2左右,最后溶液稀释 到2 m3左右,然后过滤,把滤液用泵送到高位槽中。 本次实验,共进行了四次溶出,表2-1为个次溶出实验数据。 表3-1 四次溶出数据次数 硫酸(l) 氢氧化铝(kg) 时间 溶液状态 1 200 75 4 全部溶解 2 120 90 4 未全部溶解3 110 85 2 全部溶解4 110 100 2 全部溶解3.2.2 实验现象及结果讨论 1.实验现象 2.结果讨论1)从上面四

13、次实验中可以看出,第三、四次溶出比较成功。按小实验所得规律 知(见表2-2):要想Al(OH)3 完全溶解,N Al(OH)3:N H2SO4=1:1.9,而不是理论 的1:1.5。同时也发现硫酸很稀时,溶解时间要很长,甚至根本不溶解,若一次 性加入过多的Al(OH)3,以后无论怎样长时间的搅拌和加热都不会溶解。同时发现 加入Al(OH)3的量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温度过低,反应不完全,所以反应时用蒸 汽加热。而第一、二次溶解不理想的原因就在于过早地加去离子水进行稀释,导 致不溶解效果差。所以溶出时,要分批加水,以确保硫酸在每阶段的浓度尽可能 的高。当然每次加水量不能太少,否则溶液将会凝结成固体

14、,主要原因是1个硫酸 铝要结晶18个水分子 表3-2 N Al(OH)3:N H2SO4与溶解情况 N Al(OH)3:N H2SO4 1:1.5 1:1.8 1:1.9 1:2.3溶解情况 未完全溶解 未完全溶解 完全溶解 完全溶解2)溶出的溶液pH值要调到2左右,原因有两点。其一,因为溶液中含有很多金 属离子,而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随着pH升高而减少,所以当pH值到2左右时, 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可能会析出,如Fe3+ ,但pH不能过度的上升,因为氢氧化铝在 pH=3左右时将会析出。其二,溶出的下个工段就是离子交换,而pH在2左右时树 脂除杂效果最好。3)溶液的硫酸铝浓度不能太高,因为硫酸铝的

15、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急剧下 降(见表142-3)。溶出后溶液的温度一般在50左右,所以刚开始在高位槽中 的溶液一般不会结晶。但过一段时间后,当温度下降时,高位槽中的溶液在经过 细长、弯曲的管道时将会结晶而堵死管道。Al2(SO4)3溶液的温度不能太高,如果 温度超出60就会使树脂吸附能力失效,由此可见Al2(SO4)3的浓度最好控制在 36.4/136.4%,即26.7%(如果高位槽中的加热装置很难控制温度时)。表3-3 Al2(SO4)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溶解度 33.5 36.4 40.4 46.1 52.2 59.2 3.3离子交换工段 3.3.1 实验原料、设备及操作 1、 实验原料:硫酸铝溶液 2、 实验设备:直径为0.6m、高为2.5m的聚丙烯离子交换柱;交换树脂;体积为0.2m3储槽 ;离心泵1.实验操作:通过阀门控制离子交换柱的进出流量,保持其平衡。流出流量应控制在 0.52l/m之间。各次的流量及除杂见表3-4表3-4 不同交换流量下的除铁情况 溶出次 数离子交换 次数交换前溶 液Fe3+含 量,mg/l交换后溶 液Fe3+含 量,mg/l交换柱的 流出量, l/min1 125.17 24.60 222 7.5 4.5 23 8.75 5.31 0.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