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1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1438784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现代文阅读1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1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1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1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1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现代文阅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现代文阅读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阅读复习现代文阅读复习一、现代文阅读训练的方向及方法二、现代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文阅读训练的方向及方法现代文阅读 最基本最基本 比重在不断增加比重在不断增加 最没把握最没把握 得分率低得分率低 区分度大区分度大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评价作品 谈论启示 表达感悟 自由赏析 联想迁移 调动积累 补说证据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主观题为主,重在整 体内容的理解把握, 多要求概括性表达 。开放题,鼓励个性化 阅读,突出鉴赏评价 和探究能力考查。给女儿的一封信 水葫芦之灾 水性江南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宛如英雄 在节日里徜徉 城市农夫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田野上的白发 重文学味

2、道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重地域色彩 在节日里徜徉 水性江南 田野上的白发考查内容:(1)重整体感知。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13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城市农夫 16、如果把本文标题改为“我的 舅舅”好不好?为什么?(3分)(2)重综合运用,轻文体特点。2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 A四合木主要分布在我国,大都生长在生存条 件恶劣的地区。 B四合木存活期长,它的遗传多样性超过130多 种长寿多年生植物的平均水平。 C四合木是固沙效果很好的植物之一,对我国 沙漠治理具有突出的意义。 D在人们的努力下,四合木人工繁殖成功,发 展前景广阔。13阅读段中的画线句,

3、按要求回 答问题。(4分) 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 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1)分别写出句中隐含的历史故事和 传统习俗。(2分)历史故事: (1分)传统习俗: (1分) (2)从两处划线词语中任选一处 ,作简要品析。对()处简要品析: (2分)(3)重能力训练,轻机械记忆 。阅读能力考查重点: 整体感知 把握文意 理清思路 捕捉信息 概括要点 品味语言 感受形象 体验情感 质疑评价11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 下表。(3分)(3)重能力训练,轻机械记忆 。现代文阅读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应对策略: 审题的第一步:看清看全要求。第一、审题能力不强。

4、看清题干的要求,不能漏答, 或不按照顺序答题;看全条件的制约,不能“越雷 池一步”,不能答非所问。其次,看清看全题干后面说明 性文字。14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来说明 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 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 春寒叹?(3分)15“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 漂亮的领结。”下列选项中。不能体 现这句话意思的一项是 ( )(2分)应对策略: 审题的第二步:审出显性要求。如:题目“每一个善意都值得尊重 ”,从文中来看“都值得尊重的善 意”具体指什么?应对策略: 审题的第三步:审出隐性要求。水性江南 20请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入合适的内 容,要能体现刚柔相济的江南美。(4 分) 答

5、: 江南的水,既又; 江南风物,既风姿绰约又雄伟挺拔; 江南的人,既又。 17.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对他的 客人说:“听我心里的音乐!”本文的音乐 老师从命运第一乐章的“休止”中听出 了贝多芬心里怎样的音乐?(用本文中的语句 回答)(3分)音乐老师听出了贝多芬心里“_”的音乐。 音乐老师听出了贝多芬心里“_ _”的音乐。 原句: “虽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着 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 和抗争”11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 下表。(3分)应对策略: 审题第四步:读懂题干术语。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 借代、反问、设问、引

6、用、对比写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对比、衬托( 正面衬托、反面衬托)、欲抑先扬 、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托物言志 、借物喻理、借物喻人、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等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 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另一类比较常见的就是题干中的一些 要求类的术语:概括、理解、感悟、探究、品析 、赏析、建议概括:归纳,总括。在叙事性阅读材料中,“概括”是抓 住记叙的要素对内容进行简要重述。火柴天堂19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妈妈匿名拜“我”为师参与网络 游戏,帮助“我”戒掉网络游戏的 习惯。 妈 妈:人物 匿名游戏:起因和经过 帮助习惯:结果

7、在说明文、或议论文中,“概括”通 常是归纳事物或道理的共同特点,并 简明地叙述。23四合木为什么会成为濒危植物? 请概括说明原因。(2分)四合木不易繁殖,更新速度缓慢, 生长环境恶劣,人们砍伐四合木当柴烧 ,环境的污染,动物的啃食一是四合木的自身因素一是四合木的自身因素( (四合木不 易繁殖,更新速度缓慢) )二是外力的破坏二是外力的破坏( (生长环境恶劣, 人们砍伐四合木当柴烧,环境的污染, 动物的啃食) )应对策略: 树立整体意识。第二、答题能力不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整体意识缺乏什么是整体意识? 在文章阅读和题目解答的过程中 ,从全文整体出发为思考、探究 、直至做出结论。思考: 一是文章主

8、题是什么? 二是文章思路是怎样?爸爸的花儿落了 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 床上不起床的毛病。夏天的早晨 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 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 教我跳舞的。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选文段的主要 内容。(2分)答案1:文段记叙了“我”因为赖床 不肯上学遭到父亲毒打的经过。 答案2:文章写了“我”经历了很多 事情,在爸爸去世时,终于体会到 自己长大了。正确答案:“我”由于赖床不肯上 学被父亲教训了一顿,后来我成了 到校较早的学生之一。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 文本主旨的整体感受。最完美的礼物(在沙漠中行走 ,突遇沙暴,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 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 “第

9、段画线句恐惧袭上队员们 的心头,联系上下文,队员们 恐惧的是 。”亲近自己的双腿(我坐一个独 腿残疾人的三轮车去朋友家) “从全文看,题目亲近自己的双 腿的含义是 。 ”应对策略: 树立要点意识。第二、答题能力不强。18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 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1)段:舅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 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 舅舅“丰收的希望”有哪些?(2分)参考答案每月收获近千元的现钞;使孩子在 知识面前拥有尊严;使他自己和家 人的生活更好一些。(意对即可)17段写道:“他们一边在课堂 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 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孩子们为 什么会在读背影时想到自己的 父亲?(3

10、分)参考答案: 背影中家境的艰难,(1分) 父亲尽心尽力支撑家庭(1分) 以及对子女的关爱(1分)引发孩子 们想到自己的父亲。(意对即可)应对策略: 树立文本意识。第二、答题能力不强。应对策略: 树立文本意识。一是答案尽可能用原文语句回答 。如: 11.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 三大特点。(3分) 答案: (1)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1分) (2)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1分) (3)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1分)18.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 含义。(2分)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 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答案:贝多芬的音乐能让人汲取到 精神的力量,使人获取悲壮美与幸 福感,使平

11、凡的人能够超出平常的 自己,得到升华。(2分)宛如英雄结尾:多年以后,我逐渐明白,沉默并不 是死寂,无言并不代表无心,命运坎坷 的小人物也许更能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汲 取到精神的力量。今天,我还远不能说 已经听懂贝多芬的音乐,但我读懂了我 那平凡老师的内心,他在贝多芬的命 运中获取了悲壮美与幸福感,仿佛是 一位凯旋的勇士。这正如贝多芬本人所 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 超脱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应对策略: 树立文本意识。文本意识的第二层含义是回答主观 性较强的题目也应结合课文内容。21阅读段中下面这句话,结合链 接材料揣摩舅舅当时的心理,完成后 面的填空。(3分)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

12、子 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 不禁流下了泪水。 【链接材料】略 舅舅流下了 的泪水,因为 他 应对策略: 树立规范意识。第二、答题能力不强。应对策略: 树立规范意识。一是概念要明确,表述要到位。二是语言要干净,格式要正确。 如 “表现手法”不能答成“表达方式”, “ 论证方法”不能答成“说明方法”文章的 “结构”不能答成文章的 “顺序” 又如概括内容时记叙文一般用“记叙了 ”描写了来表述, 说明文一般用”说明了”“介绍了 ”来表述 而议论文一般用“阐述了”论述了 ,三种文体不同,表述各异。 记叙文一般用“生动”来概括, 说明文通常用“准确”概括, 而议论文则多用“严密”概括。1. 比喻、拟

13、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 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 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 特性 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修辞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 的注意和思考 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修辞规范: 这个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效果 +对象。 该词效果对象。句子的表达效果13阅读段中的画线句,按要求回 答问题。(4分) 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 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 (2)从两处划线词语中任选一处 ,作简要品析。对()处简要品析: (2分) 答: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

14、而含蓄地 写出端午习俗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 “染”字准确传神地表现出端 午习俗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意对即 可) 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 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 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 结上文;呼应前文。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 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言有 尽而意无穷。分析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规范: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 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 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 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 ,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鉴赏人物形象文学作品: 生动、形象、有表现力、感染力。 科技作品: 准确、严谨、简明。来评价语言 议论作品: 鲜明、有力、概括、有说服力。评价语言特色整体阅读,了解内容; 找准语句,领会主题; 仔细审题,筛选信息; 组织语言,落笔答题。 阅读能力不是知识,不可能一听就会,也 没有什么包打天下的绝招,能力只能在实践 中增长。如果学生自己不能体验阅读的思考 过程。老师再怎么订正答案,阅读能力是不 可能得到提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