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IS-IS学习笔记-sq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39KB
约3页
文档ID:5143716
IS-IS学习笔记-sq_第1页
1/3

IS-IS 产生CLNP 时 ISO 标准组织提出的 OSI 第三层协议,类似于 IP 协议IS-IS 最早是用于 CLNP寻址的路由协议后来加入了对 IP 的支持,发展成为集成 IS-ISIS-IS 起源于 ISO 协议,是CLNS (Connectionless Network Service)的一部分,包括三个协议: CLNP(Connectionless Network Protocol)是面向无连接的一种网络协议,类似于TCP/IP 中的 IP 协议 IS-IS 是中间系统间的路由协议,类似于 TCP/IP 中路由器间的路由协议 ES-IS 是主机系统和中间系统间的路由协议,类似于 IP 中的 Discover 协议,如:ARP、ICMP、 IRDP 等IS-IS 直接运行在数据链路层上,链路层头固定使用 0XFEFE,IS-IS 固定报文头第一字节0x83,其余采用 TLV 格式,便于协议扩展DIS:类似于 OSPF 中的 DR,但与之不同的是,IS-IS 所有路由器均建立邻接关系,而OSPF 只是 drother 和 dr/bdr 建立邻接关系IS-IS 中 DIS 只负责对 LSDB 的同步,另外 IS-IS也没有备份 DIS 概念。

DIS 的选举时抢占式的,根据优先级和 mac 进行选举,由于 DIS 的hello 时间是正常的 hello 间隔 1/3,因此 DIS 的失效能够快速被检测到NET(Network Entity Title):Area ID 部分来标识区域号,本区域的所有 L1 路由器必须有相同的 Area ID,L2 路由器则没有此限制报文类型: HELLO:分为 IIH,ISH 和 ESH,分别对应两段不同的角色负责发现、建立、维护邻居关系,纯 IP 环境只用到 IIH也分三种:L1 LAN IIH(15),L2 LAN IIH(16),P2P IIH(17) LSP:链路状态 PDU,用于交换链路状态信息 LSP 分为两种:L1 LSP(18)和 L2 LSP(20 )L2 LSP 由 L2 路由器传送,L1 LSP 由 L1 路由器传送,L1L2 路由器则可传送以上两种 LSP SNP:(Sequence Number PDUs) ,时序报文,通过描述全部或部分数据库中的 LSP 来同步各 LSDB,从而维护 LSDBSNP 包括 CSNP(Complete SNP,全时序报文)和PSNP(Partial SNP,部分时序报文) ,进一步又可分为 L1 CSNP(24)、L2 CSNP(25)、L1 PSNP(26) 和 L2 PSNP(27 )。

CSNP 包括 LSDB 中所有 LSP 的摘要信息,从而可以在相邻路由器间保持 LSDB 的同步在广播网络上,CSNP 由 DIS 定期发送(缺省的发送周期为 10 秒) ;在点到点链路上,CSNP 只在第一次建立邻接关系时发送PSNP 只列举最近收到的一个或多个 LSP 的序号,它能够一次对多个 LSP 进行确认,当发现 LSDB 不同步时,也用 PSNP 来请求邻居发送新的 LSP在点到点(p2p)链路上路由器用来相互交换作为 Ack 应答以确认收到某个 LSP;在广播网络中用来请求发送最新的 LSP,当路由器从近邻接收到 CSNP 时,注意到某些 LSP 本地数据库中没有的(或自己的比较旧),路由器发送 PSNP 请求新的 LSP分层结构: L1 路由器L1 路由器负责区域内的路由,它只与属于同一区域的 L1 和 L1L2 路由器形成邻居关系,维护一个 L1 的 LSDB,该 LSDB 包含本区域的路由信息,到区域外的报文转发给最近的 L1L2路由器 L2 路由器L2 路由器负责区域间的路由,可以与其它区域的 L2 和 L1L2 路由器形成邻居关系,维护一个 L2 的 LSDB,该 LSDB 包含区域间的路由信息。

所有 L2 路由器组成路由域的骨干网,负责在不同区域间通信,路由域中的 L2 路由器必须是连续的,以保证骨干网的连续性只有 L2 路由器才能直接与路由域外的路由器交换数据报文或路由信息 L1L2 路由器同时属于 L1 和 L2 的路由器称为 L1L2 路由器,可以与同一区域的 L1 和 L1L2 路由器形成 L1 邻居关系,也可以与其他区域的 L2 和 L1L2 路由器形成 L2 的邻居关系L1 路由器必须通过 L1L2 路由器才能连接至其他区域L1L2 路由器维护两个 LSDB,L1 的 LSDB 用于区域内路由,L2 的 LSDB 用于区域间路由接口类型:对于类型是 L1L2 的路由器,可能需要与某个对端只建立 L1 的邻接关系,与另一个对端只建立 L2 的邻接关系可以通过设置相应接口的线路类型来限制接口上所能建立的邻接关系,如 L1 的接口只能建立 L1 的邻接关系,L2 的接口只能建立 L2 的邻接关系对于L1L2 的路由器,通过将某些接口配置为 L2,还可以防止将 L1 的 Hello 报文发送到 L2 骨干网上,从而节省带宽LSP:链路状态数据单元用于交换链路状态信息,三个标识唯一标识一个 LSP:SourceID:(产生该 LSP 的节点或 DIS 的 sysID) ,Pseudonode ID:(普通节点为 0,DIS 生成则非 0) ;LSP number:(LSP 分片号)例如:00c0.0040.1234.01— 00 表示 sourceid 为 00c0.0040.1234 的 DIS 产生的 LSP,分片为0。

LSP Sequence Number:LSP 序列号,每产生一次则加 1,序列号越大则表示越新;LSP 生存时间:用于老化刷新 LSP,初始为 1200 秒,倒计时为 0超时后将清除,在 15 分钟时主动更新并洪泛(ospf 为 30 分钟) 新的 LSP 产生条件:(1) 相邻路由器发生状态变化(up/down )(2) 本路由器的接口发生状态变化(up/down )(3) 接口被分配一个新的度量(metric)(4) 足以引起路由信息变化的配置改变(5) 老的 LSP 的超时时间到(定期刷新)路由渗透:L1 路由器只包含区域内拓扑,L2 路由器包含 AS 所有路由信息,L1 路由器通过指向最近的 L1L2 路由器的缺省路由访问区域外部这样 L1 路由器并不知道本区域外的路由信息,可能导致次优路由的出现通过路由渗透技术,使 L2 路由器可以将己知的其他 L1 区域以及 L2 区域的路由信息通报给指定的 L1 区域路由渗透环路避免;TE 特性的应用及原理;广播网及点对点网络的洪泛特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